米慧平
摘要:誠信是一個人立身之本。擁有誠信品質,能夠提升人格素質、融洽人際關系進而實現(xiàn)社會和諧。儒家誠信思想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理論根基、方法來源和動力支持。當前高校誠信教育仍然面臨著教育不全面不系統(tǒng)、教育機制不健全、自我教育意識不足等問題。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誠信教育要通過優(yōu)化誠信教育環(huán)境、完善誠信教育機制和強化自我教育意識等方式為儒家誠信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以發(fā)揮其獨特的德育功能。
關鍵詞:儒家誠信思想 大學生 誠信教育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也高度重視誠信問題,曾多次強調要加強誠信建設。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也對公民誠信建設作出了具體要求。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其誠信思想的的培育尤為重要和迫切。儒家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誠信內容與教育方法,深入研究儒家誠信思想能夠為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重要參考。
一、儒家誠信思想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的重要價值
誠信是完善人格的必備條件之一,實現(xiàn)個人全面發(fā)展需要不斷提升自我品格,尤其是要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誠信素養(yǎng)。而儒家誠信思想“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它能夠為當代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基本的教育方法以及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一)為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思想資源
大學生誠信教育意在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鍛煉等方式來提高學生誠信意識,踐行誠信行為,培養(yǎng)誠信習慣,進而達到完善人格的重要目標。儒家誠信思想則為實現(xiàn)這一具體教育任務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資源。儒家誠信思想中“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明誠信是個人提升品德素質的必備條件;“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說明誠信是與人相處時的基本遵循;“民無信不立”,說明誠信是國家實現(xiàn)有效治理的重要原則。這些思想資源在現(xiàn)代依舊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價值,是我們進行誠信學習的理論來源和支撐。
(二)為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基本方法
儒家誠信思想中不僅有豐富的誠信內容,而且也包含一系列誠信學習方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素質就是一種潛在的教育素材。教師的率先垂范作用能夠吸引學生進行仿效,進而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反身而誠”是說要經常性地進行反思與記錄,不斷修正自身行為舉止,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不論是榜樣示范、自我反思,又或是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等,這些誠信學習方法都為新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指引了基本方向,提供了基本方法。
(三)助力大學生誠信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主要代表的儒家誠信思想的教育目標都指向約束規(guī)范個人行為,提升道德素質,最終通過人人向善、追求善,以實現(xiàn)社會教化的作用。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不斷提升個人素質,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誠信道德素質的時代新人,這與儒家誠信思想中的教育目標基本契合??梢哉f,儒家誠信思想與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教育目標上是一致的。有效接受儒家傳統(tǒng)誠信思想的滋養(yǎng),能夠增強大學生誠信意識、提升誠信素質,進而為實現(xiàn)大學生誠信教育目標增強助力。
二、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新時代背景下,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誠信教育仍然面臨許多問題。比如教育不全面不系統(tǒng)、教育體制的不完善以及自我教育重視程度的不足,都對大學生誠信教育提出巨大挑戰(zhàn)。如何有效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提升學生誠信素質是新時代條件下大學生誠信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誠信教育不夠全面和系統(tǒng)
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活動缺乏完整系統(tǒng)的教育體系和方案,社會、學校、家庭的誠信教育活動也因缺失了相關方案指引,多呈現(xiàn)碎片化、短暫性的誠信教育,教育效果欠佳。主要表現(xiàn)在:學校缺乏統(tǒng)一全面的誠信教育方案,對高校誠信教育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程度不夠,缺乏誠信思想傳播和學習的系列活動,導致誠信教育產生的影響力也不持久;家庭方面沒有設定全面有效的教育內容,還是以提升學業(yè)成績?yōu)橹鳎狈洺P?、生活化的誠信教育。總之,系統(tǒng)全面的教育機制和方案是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前提和基礎?;谶@樣的方案引導,家庭、學校、社會才能更好地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形成三大教育合力,促進誠信教育扎實推進。
(二)誠信教育體制不健全
現(xiàn)實生活中,各大高校對于學生誠信教育體制的建設并不完善。首先是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評價制度不夠科學、不夠合理。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德育成績的評價與衡量往往只是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次數(shù),對于大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與自我反思并不做定性的評價,不利于學生自身的提高與進步。其次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懲罰力度不夠。各大高校對于不誠信行為的懲罰不嚴厲,沒有給出相應的嚴厲懲罰措施,導致大學生在課程作業(yè)、畢業(yè)論文、學期考試等方面的“抄襲”“雷同”等問題層出不窮,產生較壞的影響。同時,大學生誠信行為的監(jiān)督體制不夠完善。高校對誠信行為監(jiān)督不力,沒有設置完善的監(jiān)督和反饋機制,對學生群體監(jiān)督作用也發(fā)揮不足。
(三)學生自我教育意識不足
首先,大學生自身知識體系不完善,仍然處于知識體系的建構和完善的階段。因此導致在出現(xiàn)一些問題時,學生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不能準確認識事件的本質,會出現(xiàn)誠信認知混亂的問題。其次,當今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人們在開放性的社交平臺自由表達、自由評價,一些不當網絡信息也由于網絡監(jiān)督不力的問題趁機進入學生視野,較為隨意地廣泛傳播。最后,大學生作為新時代青年,多接受和使用這些數(shù)字網絡、計算機等信息技術,這也成為大學生易受網絡呈現(xiàn)出的失信行為影響的一個潛在因素。在這樣的形勢下,學生自身的誠信教育意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誠信教育的整體效果。
三、儒家誠信思想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的實現(xiàn)路徑
儒家誠信思想為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和方法,對大學生誠信教育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要有效地實現(xiàn)儒家誠信思想融入高校教育過程,以發(fā)揮其特有的德育功能,必須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不斷優(yōu)化誠信教育環(huán)境、完善誠信教育體制、強化自我教育意識,進而增強誠信教育實效。
(一)優(yōu)化誠信教育環(huán)境,擴大誠信教育感染力
馬克思、恩格斯說:“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鄙鐣⒓彝?、學校作為誠信教育的三大具體環(huán)境,對誠信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學校理應成為主陣地。各大高??梢栽O置專門的誠信教育課程,創(chuàng)新誠信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不斷激發(fā)高校誠信教育活力。除此之外高校還要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為誠信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增強誠信教育的吸引力和持久性。在家庭生活的過程中,家長要重視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日常生活和交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營造誠信家風,善于抓住誠信教育的時機,強化學生的誠信行為。家長也要與學校進行經常性地聯(lián)系和溝通,通過實現(xiàn)家校緊密聯(lián)系,凝聚教育合力,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實效。協(xié)調這些教育因素同向發(fā)揮作用,能優(yōu)化誠信教育環(huán)境,增強教育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二)健全誠信教育體制,提高誠信教育實效性
環(huán)境的影響是無形的,也是難以掌握的,剛性的體制機制能夠有效保障誠信教育環(huán)境影響的持久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社會誠信建設納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之中。在這樣的政策貫徹下,學校教育也應該相應地做出調整,比如制定全面的誠信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學生行為;要建立嚴格的誠信行為考核制度,對教師和學生分別采用相配套的規(guī)章制度;針對具體表現(xiàn)適當予以具體的物質精神激勵或嚴格的懲罰措施,以嚴格的標準來規(guī)范約束行為。此外,還要設定合理的誠信行為評價制度,進行定期的評估鑒定,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給予教育客體具體的反饋,以此推進學生和老師誠信作為。最后要充分發(fā)揮群體監(jiān)督作用,通過大眾監(jiān)督、大眾評價,發(fā)揮教育主客體的積極性,以營造誠信為本的學習和生活氛圍,提高誠信教育實效性。
(三)強化自我教育意識,增強誠信教育持久性
教育環(huán)境與教育體制能夠從外部條件對學生誠信素質進行滲透和完善,但決定事物本質的還是事物的內在矛盾運動,這才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因。所以,要增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實效,必須要強化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一方面,鼓勵大學生通過自我反思、自我總結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自身誠信意識認同,逐步提高大學生誠信素養(yǎng)。另一方面,教育主體也應該關注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選擇在課堂教學、活動組織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引導,通過集體影響的方式傳遞誠信思想,鼓勵大學生在活動中自我接受,增強誠信教育持久性。只有不斷地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他們才能更好地將傳統(tǒng)儒家誠信思想內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從而不斷完善以達到社會的要求;也只有不斷地提高自我反省能力,才能更好地降低不誠信事件的發(fā)生概率,更大程度地從根本上杜絕道德失范事件的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焦循.孟子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7.
[4]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