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摘要:比較法是二外法語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法語教學實踐,對學生感到難以理解和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法語與英語的對比分析,利用其異同點,提高法語教學成效。
關鍵詞:法語 英語 對比分析
為了改善教學效果,達到外語教學的目的,外語教學界對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一直未曾停止。而在眾多的教學法中,比較教學法在二外法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
選擇法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生大多是以英語作為第一外語的,他們都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法語和英語同屬印歐語系,由于歷史、文化等原因,二者之間相互滲透影響,具有共同性。這有助于學生對法語的理解。但在接觸法語之前,英語的語言思維形式在學生心目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在學習法語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先入為主的英語的影響。而法語又具有與英語不同的特點,有時這種影響反而對法語的學習與理解增加了困難。
一、時態(tài)
法語的時態(tài)比較復雜,其中尤其以復合過去時與未完成過去時為語法中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常感到難以區(qū)別其用法。以下就這兩個時態(tài)與英語中的相似時態(tài)進行比較分析:
1.法語的復合過去時相當于英語的現(xiàn)在完成時或一般過去時
如:我完成了我的作業(yè)。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復合過去時:Jai fini mes devoirs.
用英語表達,采用現(xiàn)在完成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這兩個時態(tài)在此處的用法都是表示到現(xiàn)在為止動作已經(jīng)完成,但這個動作產生了目前的結果或對現(xiàn)在有影響。
又如:今天早上我和皮埃爾談話了。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復合過去時:Jai parlé à Pierre ce matin.用英語表達,采用一般過去時:I spoke to Pierre this morning.這兩個時態(tài)在此處的用法都是表示在過去確定的某個時間里所發(fā)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tài)。
法語的復合過去時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相當于英語的現(xiàn)在完成時或一般過去時。但也有特例,如:Ive been very sad for a month.這個現(xiàn)在完成時的句子,用法語表達,一部分同學會采用復合過去時:Il y a un mois que jaiété très triste.但這樣表達是錯誤的?!皞摹边@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并有可能繼續(xù)持續(xù)下去,因此,應該采用直陳式現(xiàn)在時:Il y a un mois que je suis très triste.
2.法語的未完成過去時相當于英語的過去進行時或一般過去時
如:他敲門的時候,我正在洗澡。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未完成過去時:Quand il a frappé à la porte, je prenais une douche.用英語表達,采用過去進行時:When he knocked at the door,I was having a bath.這兩個時態(tài)在此處的用法都是表示一個過去的動作正在進行時,另一個過去的動作發(fā)生了。
又如:她常常拉小提琴。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未完成過去時:Elle jouait régulièrement du violon.用英語表達,采用一般過去時:She played violin regularly.這兩個時態(tài)在此處的用法都是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經(jīng)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
當然,這種可比性也不是絕對的。
二、虛擬式
法語和英語都有虛擬式。表示說話者的某種愿望、假設、懷疑、猜測和建議等,表示的是純屬假設或實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的情況,也可以表示主觀愿望或表示某種強烈感情。法語和英語的虛擬式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
1.在法語和英語中,都有表示建議、要求、愿望、遺憾、拒絕等動詞或詞組
如:proposer-propose,demander-demand,désirerdesire,regretter-regret,refuser-refuse等。這些動詞決定了名詞性從句要使用虛擬式。但在法語和英語中并不具有一致性。
如:我害怕他錯過火車。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虛擬式:Jai peur quil manque le train.而用英語表達,則不采用虛擬式:I fear that he is going to miss the train.
在狀語從句中使用虛擬式,法語和英語也具有不一致性。
如:在我去學校之前他想見我。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虛擬式:Il veut me voir avant que jaille àlécole.而用英語表達,則不采用虛擬式:He wants to see me before I go to school.
2.在英語中使用虛擬式的非真實條件句,在法語中用條件式來表示
如:如果我不忙,我就和你們一起去。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條件式:Si je nétais pas si occupé, jirais avec vous.用英語表達,采用虛擬式:If I were not so busy,I would go with you.又如:如果明天下雨,他們就不出去了。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條件式:Sil pleuvait demain,ils ne sortiraient pas.用英語表達,采用虛擬式:If it should rain tomorrow,they couldnt go out.
3.在法語中,關系從句中先行詞帶有最高級形容詞或le premier, le dernier, le seul, lunique, ne…que等詞或短語,表示個人主觀的看法,從句采用虛擬式。而在英語中則沒有這種用法
如:這是唯一理解我的朋友。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采用虛擬式:Cest le seul ami qui me comprenne.而用英語表達,則不采用虛擬式:He is the only friend who understands me.
總之,法語和英語在相似的情況下,虛擬式的使用并不具有一致性,因此在學習時要注意加以區(qū)別。
三、部分冠詞
部分冠詞的學習,對于初學法語的中國學生來講比較難于理解,這主要因為中法兩種文
化之間存在著差異,加之英語中也沒有對應的概念。法語部分冠詞常用在不可數(shù)名詞之前,通常表示從總體中“提取”一部分。對于部分冠詞,英語中有相對應的表達方式。
1.部分冠詞用在具體的不可數(shù)名詞前,表物質
在這種情況下,英語用some或any。
如:她買了一些蔬菜。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Elle a acheté des légumes.用英語表達為:
She bought some vegetables.又如:您把錢落在桌子上了。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Vous avez laissé de largent sur la table.用英語表達為:You left some money on the table.
2.部分冠詞用于抽象名詞前
在這種情況下,英語一般不用限定詞。
如:她喜歡閱讀小說。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Elle a du plaisir à lire des roman.用英語
表達為:She takes pleasure in reading some novels.
3.部分冠詞和il fait, il y a等無人稱短語連用,表示氣候、天氣
在這種情況下,英語多用it is+形容詞來表示。
如:刮風了。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Il fait du vent.用英語表達為:It is windy.又如:
下雨了。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Il y a de la pluie.用英語表達為:It is raining.
4.在法語的絕對否定句中,直接賓語中的部分冠詞du,de la,de l,des由介詞de代替
在這種情況下,英語使用any或不用冠詞。
如:我不喝咖啡。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Je ne prends pas de café.用英語表達為:I dont take any coffee.
四、代詞式動詞
代詞式動詞是指由自反代詞se加一部分動詞構成的一類特殊動詞。所以代詞式動詞由
兩部分構成:一是自反人稱代詞se,另一部分是動詞。英語中沒有代詞式動詞,只有反身代詞。因此對于法語初學者來講,代詞式動詞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代詞式動詞在法語中被廣泛使用,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涉及到配合問題,情況比較復雜。
1.法語的代詞式動詞在表示自反意義時,與英語的反身代詞在某些情況下意義相同
如:這個孩子看著鏡子里的自己。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Cet enfant sest regardé dans la glace.用英語表達為:The child looked at himself in the mirror.
2.法語中有些代詞式動詞,如:se passer, se lever, shabiller等,在英語中有對應的動詞來表示
如:我每天早上七點起床。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Je me lève à sept heures tous les matins.用英語表達為:I get up at seven oclock every morning.又如:我女兒快速穿好了衣服。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Ma fille sest habillée rapidement.用英語表達為:My daughter dressed herself quickly.
3.當主語動作的對象為自身的一部分時,法語使用表示自反意義的代詞式動詞,英語使用形容詞性物主代詞
如:她梳理自己的頭發(fā)。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Elle se peigne les cheveux.用英語表達為:She brushes her hair.
4.法語的代詞式動詞可以表示相互意義,表示動作發(fā)生在主語之間,主語用復數(shù)或復數(shù)含義的名詞或代詞。在這種情況下,英語則要使用each other來表示相互意義
如:我們彼此經(jīng)常通信。這個句子用法語表達為:Nous nous écrivons régulièrement.用英語表達為:We write to each other regularly.
5.代詞式動詞在復合時態(tài)中的過去分詞的配合情況很復雜。以下分別舉例說明:
表示被動意義和絕對意義的代詞式動詞,過去分詞的性、數(shù)永遠與主語的性、數(shù)一致。如:今年蘋果賣得很貴。Les pommes se sont vendues cher cette année.(被動意義)又如:鳥兒們逃離了籠子。Les oiseaux se sont enfuis de leur cage.(絕對意義)
表示自反意義和相互意義的代詞式動詞,過去分詞的配合有兩種情況:
自反代詞se是直接賓語時,過去分詞的性、數(shù)與直接賓語的性、數(shù)一致。
Les deux amis se sont rencontrés à Paris.(相互意義)
這兩個朋友在巴黎相遇。
Elle sest lavée toute seule.(自反意義)
她獨自洗澡。
自反代詞se是間接賓語時,過去分詞無性、數(shù)變化。
Ils se sont téléphoné hier.(相互意義)
他們昨天通了電話。
Elle sest lavé les cheveux.(自反意義)
她洗了頭發(fā)。
五、代詞
法語代詞種類繁多,用法復雜。有主語人稱代詞、重讀人稱代詞、直接賓語人稱代詞、間接賓語人稱代詞、中性代詞、主有代詞、指示代詞、關系代詞、自反代詞等。其中大多數(shù)代詞有陰陽性、單復數(shù)之分,還有某些性質不同的代詞詞形卻相同,這就使得法語初學者難以理解和掌握。比如以代詞le為例:le作為直接賓語人稱代詞時,是第三人稱陽性單數(shù)形式,既能代替人,也能代替物。如:-Vous connaissez Pascal?(您認識帕斯卡爾嗎?)-Oui,je le connais.(是的,我認識他。)又如:-Est-ce que Paul regarde la photo de Fanny?(保爾看法妮的照片了嗎?)-Non,il ne la regarde pas.(不,他沒看照片。)但le作為中性代詞時,無陰陽性、單復數(shù)變化,可以代替表示身份或職業(yè)的名詞,代替形容詞,代替一個句子(所包含的內容)。如:-Vous êtes acteur?(您是演員嗎?)-Oui,je le suis.(是的,我是演員。)又如:-Etes-vous contents?(你們高興嗎?)-Oui, nous le sommes.(是的,我們很高興。)再如:-On ne réussit pas à un examen,si on ne travaille pas assez.(人們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在考試中取得成功。)-Je le sais bien.(這我知道。)要深入理解和記憶,才能清楚區(qū)別、正確使用法語的各類代詞。
六、介詞
法語和英語的介詞,用法有很大的差別。法語初學者在使用介詞時,容易犯以下錯誤:
把She is angry with my children.譯為Elle est fachée avec mes enfants.用法語介詞avec與英語介詞with相對應,但在法語里,此處是不能使用avec的。正確的用法為:Elle est fachée de mes enfants.(她生我孩子們的氣了。)類似的情況還有:把“我身上沒帶錢?!边@個句子譯為:Je nai pas dargent avec moi.這個句子是錯誤的。正確的句子應該是:Je nai pas dargent sur moi.
在二外法語教學中,由于學生都有英語學習的經(jīng)驗,這就使得教師采用比較分析法來引導學生對這兩種語言的相似和差異之處進行歸納與總結具有了一定的基礎和可能性。不但能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英語對法語學習所起到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在學習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提高法語水平。而且也進一步提高了二外法語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陳振堯.新編法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2]牛勝玉.高中英語語法全解[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胡新宇.英、法語比較分析法在公共法語教學中的應用[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