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晨,劉煒妮,黃莉莉,肖美蘭
(廣東省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66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為配合疫情防控,教育部出臺《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1],我校也積極響應,開啟“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活動。這既是抗疫的應急舉措,也是“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應用展示。護理實訓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互滲透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是臨床各科護理的基礎。通過護理實訓能提高學生的護理操作能力,將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語言溝通、團隊協(xié)作等能力集中調動并靈活運用起來。臨床護理操作能力的強弱是衡量一名護士是否合格的標準,護理操作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因此護理實訓在護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2]。本文以2020年春季學期護理線上實訓課程為例,對線上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初步探討,旨在完善今后的護理實訓教學,并為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過對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基于護理實訓實踐性很強的特點,將護理實訓課程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大綱等進行分章設置,再將每一章節(jié)所含實訓項目分節(jié)列表。每一節(jié)內設置多個任務點供學生學習。例如:(1)文檔:文檔內明確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及學習重、難點,使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提升學習效率。(2)PPT:PPT可以以錄播或微課等形式呈現(xiàn),便于學生學習。(3)教學視頻:網(wǎng)上下載或實訓室自行錄制的操作視頻。為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增加其感性認識,可在相應的學習章節(jié)發(fā)布相應教學視頻。(4)搶答和章節(jié)測試。(5)作業(yè):以書寫實訓報告或拍攝模擬操作視頻的形式完成。
授課內容是教學質量的保障,教師對教學內容需要進行精選,可從MOOC、愛課程等資源庫上篩選出需要的教學資源,再根據(jù)學情及教學目標進行整理修改,而非各種網(wǎng)絡資源的隨意堆砌。對于比較難的護理操作可將其分成多個知識點,做成重、難點突出,內容精彩有趣的微課,既保證知識的完整性,又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上課前一周在超星學習通和學生微信群內同時發(fā)布下周課程安排,同時在學習通相應課程內發(fā)布學習任務、需要準備的用物、作業(yè)等通知,并根據(jù)學習通顯示的閱讀人數(shù)與學委溝通,確保所有學生都通知到位。上課前一天,在學習通上發(fā)布明天上課內容及簽到時間,提醒學生及時簽到。
教師提前進入學習通,先組織學生簽到,然后通過學習通直播的方式帶領學生瀏覽教學文檔,讓其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然后讓學生帶著任務自主學習學習通上的護理實訓教學PPT和教學視頻,告知其在學習過程中可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發(fā)送至討論群,多名授課教師隨時在線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根據(jù)學習通上顯示的學生任務完成情況,課中針對重、難點內容設置搶答和章節(jié)測試,以多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根據(jù)測試結果,利用學習通直播或騰訊會議進行試題講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運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師生或生生討論解決。布置課后作業(yè),例如鋪床法、床上擦浴、生命體征測定等,可以讓學生利用家中已有物品進行實訓操作練習,而各種注射法等,可讓學生購買注射器、生理鹽水,將茄子、冬瓜等當作人體肌膚練習持針手法、抽吸藥液、注射等技術[3]。學生可將操作過程拍成小視頻上傳學習通作為作業(yè)。
學生課后完成實訓報告,進行操作練習后拍照,與實訓報告一并上傳學習通作為作業(yè)。教師批改實訓報告,觀看學生操作練習圖片并給予指導和評價,針對學生操作中常見的問題,總結歸納后上傳學習通。
由于線上教學教師難以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保證學生按時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及課后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用學習通的學情統(tǒng)計及成績管理來監(jiān)督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對章節(jié)學習、作業(yè)、章節(jié)測驗等進行權重設置,系統(tǒng)會自動量化打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
為了解學生對課程構建及線上授課是否滿意,在課程結束后,在微信群發(fā)布自制在線問卷調查,97名學生提交了問卷。問卷統(tǒng)計分析顯示,對課程構建評分90分以上的學生占92%,對線上授課評分90分以上的學生占95%,但91%的學生認為護理實訓線上教學無法取代線下教學。同時,學生認為護理實訓線上教學缺乏代入感,對操作的練習缺乏連貫性,物品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格等。學生的評價為改進線上教學提供了方向。
疫情期間護理實訓線上教學在保證教學進度的同時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一方面線上教學不局限于特定的時間、地點,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位學生的知識儲備、理解能力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有重點地學習,能把控學習節(jié)奏。同時,線上教學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同,難以保證每位學生的教學質量;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同,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學生缺乏規(guī)范的實操環(huán)境和操作用物,實操動手受到很大程度局限,教學效果較難提升等。針對以上問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決。
針對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采取課前簽到、課中提問、教師和家長督促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線學習。同時在課程內容構建上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從視、聽等多種感官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中設置思考題或案例情景導入,設定學習目標,明確學習重、難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針對學生易錯點設置討論,在討論中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的突然性,多數(shù)學生家中沒有課程配套教材,2020年2月線上教學伊始,我校采取教材郵寄到家的舉措,保證了學生的線下學習。此外,也要求教師合理設計和開發(fā)線上教學資源。對于網(wǎng)上眾多的教學資源,從MOOC、愛課程、優(yōu)酷視頻、百度文庫等多個網(wǎng)站篩選出需要的教學文檔、視頻等,通過錄屏、剪輯等制作成符合教學需要的教學資源,上傳學習通。
我校前期組織教師進行了超星學習通使用方法的培訓,且每年舉行信息化教學能力比賽,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將信息化教學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疫情前,好多教師的信息化教學還處于學而未用的狀態(tài),而疫情將全面檢測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為更好地做好護理實訓線上教學,教師在專業(yè)培訓之余,網(wǎng)上自學提升信息化能力,學習微課制作。
護理實訓課程的設置是為讓學生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其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而實訓線上課程的開展,讓學生脫離了學校的模擬病房、操作設備及環(huán)境,難以提升其護理操作能力。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操作能力,采取在家模擬實訓操作演練,如床上擦浴,讓學生利用家中的臉盆、毛巾等在家人充當模擬患者的情景下進行操作演練;皮內注射練習,學生可在藥店購買注射器、生理鹽水、安爾碘、棉簽等操作用物,在家中自行練習。但有些操作如導尿法、無菌技術等對用物、環(huán)境、模型等要求較高,學生難以在家操作練習。并且學生在操作練習時身旁缺乏專業(yè)教師指導,難以發(fā)現(xiàn)操作中不規(guī)范的地方??傮w而言,對于護理實訓線上教學很難達到線下教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