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樂
【摘要】有效的學生評價機制是班級高效管理的重要保證。巧用“小組積分”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群體的積極性。從“在校常規(guī)、學習表現(xiàn)、活動參與、學習互助”四個方面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予以“量化”和“亮化”的考核。此方法以激勵為核心,以積分為載體,通過實踐證明可以有效實現(xiàn)班級自主管理。
【關(guān)鍵詞】小組積分;班級管理;自主管理
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曾經(jīng)說過“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實質(zhì)上是學生的自主管理。班級自主管理,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理想模式。實現(xiàn)自主管理,方法很多,巧用“小組積分”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積分制管理是指把積分制度用于對學生的管理,以積分來衡量學生的自我價值,反映和考核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將各種精神獎勵和物質(zhì)獎勵與積分掛鉤,從而達到激勵同學進步的目的。筆者在班級管理中采用“小組積分”的方法,即可促進班集體健康發(fā)展,又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
一、動員激勵,合理分組
班主任可利用班會課向同學們闡述“小組積分”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整體氛圍。希望同學們提高認識,正確對待,積極參與,化壓力為動力,小組合作,在比拼趕超的積分激勵下,大家獲得全員進步。像這樣,統(tǒng)一了思想認識,是開展“小組積分”的思想基礎(chǔ)。
“小組積分”,公平、公正地分組就是活動開展的基本前提。班主任可根據(jù)全班的學期初的測試水平,從高到底依次評為A、B、C、D四個檔次。例如筆者所帶的班級只有28人,則每組4人,劃分為7個小組。每組的四人的學習水平基本按照“ABBC”或“AACC”的原則進行分組設(shè)置,在后期的活動執(zhí)行過程中,可以再適當調(diào)換。在座位安排上,可將同組學生的座位相對聚攏靠在一起,方便課堂互動中的組內(nèi)交流討論和組長收發(fā)本子。在小組中選擇比較細心的學生擔任組長,他們責任重大,需要嚴格記錄每一筆的加減分。小組積分在每周三和周五會貼在班級前方小黑板公示,一方面便于各組互相對比激勵,一方面也避免組長包庇組員胡亂積分,當然如果記錄有誤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同時為了發(fā)揮小組的凝聚作用和培養(yǎng)團體意識,衛(wèi)生值日也是按照一組包一周進行分配任務(wù)。
二、建立制度,明確細則
從全面綜合育人的角度出發(fā),設(shè)定“在校常規(guī)”、“學習表現(xiàn)”、“活動參與”、“學習互助”四大板塊。學生們在校的一切表現(xiàn)都對應(yīng)適當?shù)目己朔e分。
第一個板塊“在校常規(guī)”,包含學生在校一日常規(guī)的各個要素,例如:自習、兩操、穿著打扮、行為舉止,衛(wèi)生保潔等。
第二個板塊“學習表現(xiàn)”,包含課堂表現(xiàn)與作業(yè)表現(xiàn)。前者激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表現(xiàn);后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個板塊“活動參與”,包含學生的各種競賽,文娛展演,主題演講,家?;?。目的在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敢于表現(xiàn),鍛煉自我,為班集體爭光添彩。
第四個板塊“學習互助”,包含常態(tài)性的“師徒結(jié)對考核”和臨時性的“當小老師講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們學會合作互助,共同進步;同時“講題”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加強對知識的深層理解。
建立了總體的制度框架之后,師生共同討論交流,形成一套全員認可,且操作性強的積分細則(詳見表格)。該細則張貼于教室宣傳欄里,方便大家查閱和對照。各小組在平時也會暗暗較勁,爭先意識強烈,“積分”成為學生們積極表現(xiàn)的內(nèi)在動力。對于每一位小組成員而言,只要通過努力,人人都可以進步,人人都可以優(yōu)秀!
三、獎罰分明,激勵進步
“小組積分”按照每周一小結(jié),每期(四周)一次總體清算。積分最高的小組說明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行為表現(xiàn)方面,都表現(xiàn)得最棒,自然可以獲得獎勵。他們可以獲得優(yōu)先借閱讀書角的權(quán)利,可以獲得由班費提供的實物獎勵,還可以獲得免一周的值日,同學們都非常激動和自豪!
每一期的積分最低的小組,將連續(xù)承包兩周衛(wèi)生值日。因此各個小組即使知道本組沖刺最高分無望,但仍然也會不斷努力著,因為不想落到最后一名加一周的辛苦值日。
該積分每四周一次匯總并清零,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積分高的小組,促其再接再厲,激勵他們不驕傲,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而對于表現(xiàn)暫時落后、積分低的小組,也不會灰心,激勵他們努力進取,給他們迎頭趕上的機會和平臺。為了體現(xiàn)學期的綜合考評,將每階段的個人積分予以記錄,并一學期結(jié)算,將幾次的積分情況進行匯總,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一學期的總積分,并將這個總積分,作為學期“三好學生”的評選提供依據(jù),體現(xiàn)出評選的公平性、公正性。
四、比拼趕超,同伴激勵
每個小組內(nèi)部總有些比較積極的孩子,他們在學習表現(xiàn)各個方面都會積極做到最好,他們還會督促班里那些相對比較落后的孩子。這樣部分“困難戶”礙于小組成員的監(jiān)督,也會積極表現(xiàn),盡量不給所在的小組扣分,既有助于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也形成比拼趕超的良好班級氛圍。
以第三組為例,組長是小王同學,組員有三個,分別是小馮同學、小楊同學和小睿同學。該組四名組員中,小王和小睿學習優(yōu)秀,各種活動也都積極參加,對小馮、小楊發(fā)揮著帶動、督促、激勵的作用,小組的積分中,他們倆的貢獻較大。小馮雖然成就不夠優(yōu)秀,屬于班級中下等的學生,但是性格溫和,遵守紀律,默默努力,內(nèi)心期待著進步,期待著成功。而小楊,是典型的“困難戶”,活動消極,學習缺少積極性、自主性,作業(yè)和值日等也懶散成性。為了小組的榮譽,為了讓小楊不斷克服缺點,不斷超越自己,組長小王安排小楊和自己同桌,和小睿對面,這樣小睿和小王兩位同學全方位地觀察、督促、影響小楊,同伴的榜樣作用,組員間的關(guān)愛,讓小楊逐漸逐漸克服了缺點,樹立了自信,學會了自我管理。
在“小組積分”的制度下,人人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積極發(fā)展。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通過“學習互助”、“榜樣帶動”而實現(xiàn)合作共贏;學習上暫時較弱的學習,通過積極參與而獲取組員的認可,提升自身的滿足感;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通過“小老師制”鍛煉膽量;粗心的學生,通過“扣分”,意識到不足,針對性得加以改正……“小組積分”,促其人人參與到自主管理中,“自主管理”,讓班主任的“管為了不管”、“教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是新時期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一張張積分單,不僅是全班同學日常的點點滴滴,更是他們成長的最好見證。經(jīng)過一學期不斷地磨合與激勵,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同學之間團結(jié)友愛、刻苦學習、互相幫助,班級氛圍融洽,班級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何秀麗.積分制,為小組合作插上翅膀[J].天津教育,2020(27):126-127.
[2]楊潔.運用小組積分制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J].甘肅教育,2020(04):54.
[3]張玲.“積分激勵”在班級管理中的積極作用[J].班主任之友,2008(1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