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廣
一天中午,我去學校食堂吃飯,看到我們班上的幾個學生圍成一桌。忽然,我看到平時樂觀開朗的小雪淚水漣漣,啜泣不止。于是,我走過去問她怎么了,她也不說話,我只好向旁邊的同學打聽。同學告訴我,是因為小薇說話傷到了她。我一看,小薇就坐在小雪斜對面。
小薇說了什么話讓小雪如此傷心呢?我把小薇喊到旁邊問,她坦率地承認:“我說她這么胖還不知道減肥?!甭犃怂脑?,我大吃一驚。女孩子不是最忌諱別人說自己長得胖嗎?何況是當面說。
我再問小薇:“你為什么要這么說小雪,傷害她的自尊心呢?”
小薇說:“她也經(jīng)常說我呀!”
我問:“她怎么說的你呢?”
小薇想了一下,說:“有一次,我找她借文學名著,她說:‘我的書你看得懂嗎?這不也是傷我的自尊心嗎?”
我知道小雪的性格,平時大大咧咧的,于是安慰小薇:“小雪是開玩笑的?!?/p>
小薇說:“她不是開玩笑的。”看來,她們積怨還比較深。
我又問:“你說小雪經(jīng)常說你的壞話,你怎么知道的?”“小燃告訴我的。”她答道。
小燃自由散漫,不管什么事情,她都要摻和。我的腦子里馬上出現(xiàn)了一個三角模型。
分別安慰了小薇、小雪之后,我草草吃了中飯,馬上找到小燃。小燃承認在小薇面前說了小雪的壞話。
想到她們還要一起學習,事情如果不處理好,將來還會有更大的麻煩。于是,我針對這件事情專門開了一次班會。班會分下面幾個步驟。
第一步,讓她們?nèi)齻€分別陳述事情經(jīng)過。因為事實清楚,三個人的陳述倒沒有什么出入。
第二步,我安排了一個“我對某某說”的活動,要求全班同學對他們各寫一句話。我想通過這個“我對某某說”的活動,讓每個同學都站在第三方的立場,客觀、公正地評價這件事。一方面可以幫助同學,另一方面可以警醒自己,三個當事人則可以感受到輿論的壓力。很多同學寫得非常好。如:
1. 我對小雪說
同學1:口無遮攔,容易傷人。說話請注意方式。
同學2:我欣賞你的心直口快,但并不代表我喜歡聽。
2. 我對小薇說
同學1:道聽途說的話不可信。
同學2:寬容別人,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3. 我對小燃說
同學1:做人只有坦蕩,才能不管什么時候都無愧于心。
同學2:真誠和尊重,勝過一切謊言。
同學3:故意制造矛盾,是不友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三名同學看到一句句評價,都陷入了沉思,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于是,我趁熱打鐵,開始了下一步。
第三步,三名同學各自反思:“我的問題在哪里?”
小薇認識到自己“以牙還牙”是不對的,小雪也認識到了自己大大咧咧、口無遮攔的不足,小燃低著頭,羞愧得無地自容,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再三保證以后不搬弄是非了。
第四步,處罰。我把這個權(quán)利交給同學,同學們一致認為:小雪和小薇同學相互口頭道歉。對小燃的處罰是:給小雪和小薇各寫一封道歉信,抄錄并背誦關(guān)于“友情”“真誠”和“善良”的名人名言各10句。
我最后總結(jié),一方面要求同學們原諒小燃,另一方面希望三名同學冰釋前嫌,和好如初。從他們后來的表現(xiàn)看,班會達到了預(yù)期效果。(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州市沙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