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父母不渴望自己的子女成才。父母的心愿是一樣的,但是因為不同父母的教育觀不同,呈現出的教育效果也千差萬別。《園丁與木匠》一書形象地將父母比作園丁和木匠。木匠式父母把孩子按圖紙打造成一個工藝品,但是,圖紙設計得再精妙,父母的手藝再精良,都只是在塑造孩子的外表。為了把這個工藝品雕琢得毫厘不差,工匠式父母必然會傷害到孩子的特質和心理。而園丁式父母則致力于為孩子提供一個溫暖、有愛、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只有孩子發(fā)展出現了偏差,他們才會剪裁,但基本上是支持孩子隨著本性發(fā)展的。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心理更健康,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怎樣才能成為園丁式父母呢?書中說,進化讓我們更享受、更喜歡,也更擅長做園丁式父母。翻開書,“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幾個大字躍入眼簾,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帶我們看懂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學習規(guī)律,用大量經典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向我們描述了孩子在看的時候,在聽的時候,在玩的時候,在做的時候,都是怎么學習的。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成人
“空間是什么?”女兒剛學話時曾問過我這個問題??墒牵绾巫屢粋€還在牙牙學語的幼兒明白這么抽象的概念呢?還記得當時,我靈光一現,指著周圍空曠的地方告訴她:“天地之間都是空間?!迸畠河辛舜鸢?,不管有沒有聽懂,還是點了點頭。幸好女兒沒有再追問我“空間到什么地方為止”,否則,我只能以公式化的抽象語言解答了。因為我是一個成年人,有著一顆成年人的心,習慣了成長,向上看,卻沒有想到有一天還需要蹲下來,向下看,以兒童的視角去看問題,以兒童進化的角度想問題。
最近聽了幾節(jié)一年級的課,我很驚奇,一個月前還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的小朋友,現在已經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上完一整節(jié)課,并學會了舉手。但是,每一節(jié)課上都會出現這一幕:孩子們還在高舉小手、躍躍欲試,老師卻以一句“這個問題我們就交流到這里”強制性地結束對某個問題的討論,孩子們于是失望地放下小手。可以想象,孩子們若是經常經歷這樣的失望、失落,便會很快失去舉手的興趣。
書中還提到“孩子不應該被培養(yǎng)得像成年人一樣,而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和不可預測性”。作為老師和家長,特別是孩子還處在童年的家長和小學老師,我們一定不要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不要把孩子培養(yǎng)得“老成”。以進化的視角看待孩子的成長,我們首先應該永葆一顆童心,設身處地想孩子之所想,才會贏得孩子的真心,才會成為“園丁式父母”,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多彩、變化、充滿活力的成長環(huán)境。
為孩子創(chuàng)設成長生態(tài)
一位朋友把孩子打扮成紅孩兒,用呼啦圈代替乾坤圈,搟面杖代替火尖槍,溜冰鞋代替風火輪,然后拍攝視頻發(fā)在朋友圈。很久之后,當他再次回憶當時和孩子玩耍的情景時,還是會禁不住嘴角上揚,孩子也覺得很有意思。每個孩子都希望有這樣有趣的父母,那些和父母一起干的趣事一定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最深的回憶。
我教了多年初中,再回頭教小學,開始很不適應。當初,我看到鄰班的老師讓孩子幫她吹吹不小心被桌角碰紅的手指時,渾身起雞皮疙瘩。但我自顧自地用與初中生相處的模式與小學生相處時,發(fā)現經常無法溝通,對付初中生的那一套不管用了。于是,我也試著放下身段,用幼稚的語言和小學生交流,沒想到效果非常好!
《園丁與木匠》這本書帶我們走出傳統(tǒng)“讓孩子成才”的教養(yǎng)誤區(qū),告訴大家養(yǎng)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體的教養(yǎng)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你與孩子的關系怎么樣。高明的父母與普通父母之間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是否懂得為孩子創(chuàng)設成長生態(tài)?!拔釔弁由恚徎ú蝗緣m。罵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對鏡心常定,逢人語自新??煽昙乳L,物欲蔽天真?!必S子愷先生在步入老年時還羨慕兒童的天真,認為只有兒童才能保住天真,獨具慧眼。是的,孩子天生聰慧,家長千萬別把這份聰慧強制地抹殺掉。
做一座溝通過去和未來的橋梁
書中談到“為人父母是成為一座橋梁,溝通起過去和未來”。閱讀無外乎是這座橋梁最堅固的底座。每位家長都知曉閱讀的重要,可是真正做到有效引導的只有少數。
在女兒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為她準備書籍:從看圖認物到看圖識字,從簡單的古詩到國學經典,從小故事到名人故事,從童話類書籍到兒童文學類書籍……每天晚上陪孩子讀書的時間是我和孩子最放松的時候,女兒小時候聽著我的讀書聲入眠時,嘴角總是掛著微笑,可能在睡夢中還在繼續(xù)和書中的主人公相會吧。書不但豐富了女兒的見聞,還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樂趣。學校舉行“分享閱讀分享快樂”親子共讀活動時,我和女兒合作與大家分享了《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女兒雖然當時才上一年級,語言表達算不上精彩,但當她站在舞臺上從容地朗誦時,那份自信讓我欣慰。這就是閱讀的魅力。
書中說,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最重要的一個禮物,不是拼命送他去上早教班或開發(fā)大腦、灌輸知識,而是給他一個溫暖的家和充滿愛的環(huán)境。隨著孩子的成長,唯有閱讀能讓家保持這份溫馨。
孩童的世界是美好、新奇、生動、有趣的,想要教養(yǎng)好孩子,就要懂得他們的語言,并以進化的視角看待孩子的成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