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軍 陳茜圓 任卓超 金興
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死亡率高達42.9%,是重癥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1-2]。感染性休克過程中,誘發(fā)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炎性介質釋放,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發(fā)生,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多系統(tǒng)器官功能衰竭[3]。感染性休克會導致嚴重的肺損傷,發(fā)生急性呼吸衰竭。大量研究顯示,氧化應激在感染性休克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4-6]。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是還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前體,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7-8]。本研究擬評價NAC 能否通過抗氧化應激、抗炎作用,起到減輕感染性休克小鼠肺損傷的作用。
1.1 實驗動物 6~8 周雄性SPF 級C57BL/6 小鼠30只,由江蘇集萃藥康生物公司提供。在屏障環(huán)境下飼養(yǎng),室溫20~25 ℃,12 h 光照/12 h 黑暗交替,均自由攝食攝水。操作均嚴格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
1.2 實驗試劑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2880)、NAC(A7250)均購自美國Sigma 公司;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試劑盒(A003-1-2)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試劑盒(KGT001100-2)、TNF-α 試劑盒(KGEMC102a-1)及IL-6 試劑盒(KGEMC004-1)均購自南京凱基生物科技公司。
1.3 動物分組及模型制作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小鼠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和NAC 干預組3 組,每組10 只。模型組和NAC 干預組腹腔注射LPS(25 mg/kg,溶于0.2 ml 0.9%氯化鈉注射液)制備內毒素誘發(fā)感染性休克模型[9],對照組則腹腔內注射等量0.9%氯化鈉注射液。NAC 干預組注射LPS 后即刻腹腔注射NAC(300 mg/kg,溶于0.2 ml 0.9%氯化鈉注射液)[10],而對照組和模型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鈉注射液。6 h 后處死小鼠,并立即取出肺組織。
1.4 肺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觀察 取部分右肺組織,10%甲醛固定后,經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處理后,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HE 染色,光鏡下觀察肺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根據(jù)肺泡腔及間隔炎癥細胞滲出情況(0~3 分)、肺泡間隔增寬情況(0~3 分)、肺泡腔出血情況(0~3 分)、肺泡纖維蛋白滲出情況(0~3 分)進行評分,4 項總分為肺組織病理損傷評分[11-12]。
1.5 肺組織中IL-6、TNF-α 水平、MDA 含量、SOD 活性測定 取左肺組織制備10%組織勻漿,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采用ELISA 法測定肺組織中炎癥介質IL-6、TNF-α 水平,采用比色法測定肺組織中氧化應激產物MDA 含量和抗氧化酶SOD 活性。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方差齊時,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 檢驗;方差不齊時,多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H 檢驗,兩兩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肺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 光鏡下,對照組肺組織結構清晰,肺泡間隔無增寬,可見少量炎性細胞浸潤;模型組肺組織損傷明顯,肺泡間隔增寬,肺間質及肺泡腔可見大量炎性細胞;NAC 干預組相對模型組肺損傷程度減輕,見圖1。對照組、模型組和NAC 干預組肺組織病理損傷評分分別為(1.07±0.30)、(7.31±1.10)和(5.57±0.88)分,3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和NAC 干預組肺組織病理損傷評分均升高(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NAC 干預組肺組織病理損傷評分降低(P<0.05)。
2.2 3 組小鼠肺組織中IL-6、TNF-α 水平、MDA 含量和SOD 活性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和NAC 干預組小鼠肺組織中IL-6、TNF-α 水平、MDA 含量均升高,SOD 活性降低(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NAC 干預組小鼠肺組織中IL-6、TNF-α 水平、MDA 含量均降低,SOD 活性升高(均P<0.05),見表1。
本研究以腹腔注射LPS 制備內毒素誘發(fā)感染性休克模型,該模型已很成熟,筆者也在前期的研究中反復證實了該模型的可靠性。本研究通過NAC 干預感染性休克小鼠模型,結果表明,NAC 可減輕LPS 誘導的感染性休克小鼠肺損傷的嚴重程度,可使肺組織中SOD 活性升高,IL-6、TNF-α 水平、MDA 含量均降低。SOD 是一種抗氧化酶,它可以清除氧化應激過程中產生的過多ROS,對機體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MDA 是氧化應激過程中產生的高細胞毒性物質,MDA 對機體的危害極大,它與蛋白質、酶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而影響其功能。說明NAC 可以通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起到保護感染性休克小鼠肺損傷的作用。
圖1 3 組小鼠肺組織病理切片所見[a:對照組;b:模型組;c: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預組;HE 染色,×200]
表1 3 組小鼠肺組織中IL-6、TNF-α 水平、MDA 含量和SOD 活性比較
NAC 作為祛痰劑應用于臨床多年。近年研究表明,NAC 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去除自由基作用。NAC 的抗氧化應激作用在國內外許多研究中均得到了證實。Hegab 等[13]在“NAC 和金雀異黃素對吲哚美辛誘導的胃損傷模型的保護作用”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NAC 預處理可明顯改善潰瘍指數(shù),增加NO 水平和SOD 活性,同時明顯降低MDA、TNF-α 水平和髓過氧化物酶(MPO)活性。Maheswari 等[14]在“評估NAC 對卡馬西平引起的肝毒性的肝保護作用”研究中觀察到,NAC 可使GSH 升高,脂質過氧化反應水平降低,并逆轉卡馬西平誘導的組織病理學異常。Hu 等[15]研究表明,NAC 可降低非肥胖糖尿病/嚴重聯(lián)合免疫缺陷小鼠骨髓中的ROS 水平。
感染性休克是重癥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雖然現(xiàn)今的醫(yī)療手段已有很大的提高,但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研究表明,感染性休克中機體產生的過多ROS 在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認為感染性休克是一種高氧化應激疾病[3]。肺是機體通氣和氧氣交換器官,肺組織氧含量高,因此肺臟也是最容易受到ROS 損害的臟器。感染性休克會導致嚴重的肺損傷,發(fā)生急性呼吸衰竭。轉錄因子NF-E2 相關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在機體抗氧化應激中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正常生理情況下,Nrf2 同胞質蛋白伴侶分子Keap1 偶聯(lián),Nrf2 的生物活性受到抑制;當機體產生大量ROS,處于氧化應激狀態(tài)時,Nrf2 會從Keap1 解離出來并進入細胞核,激發(fā)細胞內抗氧化反應元件調控的相關抗氧化和抗炎基因的表達,從而起到對機體的保護[16-17]。NAC 對感染性休克小鼠的肺損傷保護作用可能與其激活Nrf2 有關[18-19],NAC 通過上調Nrf2,激活相關抗氧化基因的表達,使肺組織中抗氧化指標升高,氧化應激損傷指標和炎癥介質水平降低,從而起到減輕感染性休克小鼠肺損傷的作用。
綜上所述,NAC 可通過抗氧化應激及清除氧自由基相關物質,從而對內毒素誘發(fā)感染性休克小鼠肺損傷起到保護性作用。但感染性休克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以導致肺、肝、腎、心臟等多臟器功能異常。NAC 能否對其他臟器產生保護作用、改善感染性休克總體預后有待進一步研究;如何優(yōu)化NAC 的用藥方式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