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紅英
每個語文教師,都參加過甚至主講過許多次教研課,在這些教研課上,教師的語言精妙絕倫,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如行云流水,學生的回答積極踴躍。可是,這樣的教研課往往是許多同仁共同磨課的結果,是執(zhí)教者反復試講的結晶,它與教師常態(tài)化的語文教學相去較遠。那么,如何構建精彩的語文常態(tài)課?如何在有效的準備時間內(nèi)(比如要上一節(jié)課,只給你一小時準備時間)把語文課上得對學生富有吸引力?這里面有哪些一般規(guī)律可循?長期以來,筆者對此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謹將這些探索和作法寫出來,希望對廣大同仁構建常態(tài)化的語文高效課堂,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一、精彩的語文常態(tài)課,應該是以廣泛閱讀為底色的課堂
現(xiàn)在的語文課,有一種以考定點的傾向,考試要考什么,課堂上就互動探究什么。這種過度的技術主義傾向,在短期內(nèi)固然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可它卻是與語文教學的本質背道而馳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展現(xiàn)自己廣泛地閱讀功底,這是展示語文教師魅力的名片。
學習林海音的《竊讀記》,這篇課文描寫了兩種閱讀場景,一是藏身于眾多顧客中竊讀,一是下雨天在書店中竊讀。文章生動地描寫了自己竊讀時的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展現(xiàn)了竊讀的快樂和收獲。文中兩次描寫飯香,是為了展示竊讀的吸引力,為揭示中心“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鋪墊。教師如果能給學生分享林海音的另一篇作品《爸爸的花兒落了》里面的父女相處場景,理解結尾句“爸爸的花兒落了”的多種含義,以廣泛的閱讀為底色,那這節(jié)常態(tài)課將會變得分外精彩。
這就要求教師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不是直接閱讀教材教法、教學設計之類的專業(yè)書籍,而是進行與專業(yè)無直接關系的公共閱讀,培養(yǎng)人文主義氣質。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泓湖,而堅持閱讀,擠時間閱讀,就是擁有這一泓湖的重要手段。
精彩的語文常態(tài)課,也要給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如學習白居易的詞《憶江南》后,教師一般都會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寫江南美景的詩詞,如《江南春絕句》等,這時,我們?nèi)绻粌H讓學生朗讀這些詩詞,而且能指導學生思考它描述了江南怎樣的畫面,這幅畫面還能讓學生想像到哪些內(nèi)容,那么這節(jié)常態(tài)課的學生閱讀底色打得較濃了,學生也能逐漸領悟中國詩歌言簡意豐、意內(nèi)言外的神韻了。
二、精彩的語文常態(tài)課,應是師生和諧平等的課堂
師生在課堂上的平等,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要真正做到和諧平等,并非易事。大家都知道一種現(xiàn)象,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堂發(fā)言爭先恐后,十分踴躍,想像力天馬行空,十分活躍,可進入五六年級后,發(fā)言的踴躍度、想像力的活躍度大不如前,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師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權、表達權和評價權,忽視了學生思維的童趣性,較多的條條框框、參考答案禁錮了學生的頭腦。要做到課堂的和諧平等,我們就要尊重學生的思考權、表達權和評價權。如學習《竊讀記》后,有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我到書店多次竊讀,是否侵犯了書店老板的知識擁有權,竊讀算不算偷?對于這個問題,我們?nèi)绻е黝}先行論一味駁斥學生的想法,那就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力。正確的做法是,首先肯定學生思維的獨到和創(chuàng)新,并告訴學生,老師不給學生所謂參考答案,等學生初中道法課學習法律常識后,自己得出正確答案。
三、精彩的語文常態(tài)課,應該是高效,至少是有效的課堂
高效課堂,至少是有效的課堂,是目前教學研究的熱門詞匯之一,它包括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教學過程的有序和教學效果的達標,它強調(diào)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生成,它反對在師生互動中的表面熱熱鬧鬧而實際收效甚微。對于高效課堂,相關專著頗有論述,這里只談談實現(xiàn)有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手段:勾劃圈點批注習慣的養(yǎng)成。
“不動筆墨不讀書”,作好筆記是語文高效課堂的要素之一,也是學生復習的有效依據(jù)。指導學生作好筆記,要給予學生記筆記的時間,要指導記筆記的要點和方法,要訓練學生聯(lián)結關鍵詞成為句子的能力。如果能堅持指導學生作筆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如學習葉圣陶的《記金華的雙龍洞》,要求體會“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正確體會是:這句話分析了溪流樣子變化的原因,運用排比方法,從形狀、水的流速、聲音三方面描繪了溪流的變化,也烘托了作者游覽時愉快的心情。如果學生口述后不作筆記(我們的一些公開課就是這樣做的),那么這種課是效果甚微的,如果要求學生全文抄寫筆記(我以前就是這樣做的),那么,學習會變?yōu)樗烙浻脖?,課堂是低效的。較有效的作法是:指導學生記下關鍵詞:排比形狀、水速、聲音,烘托心情,并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連詞成句的訓練。
四、精彩的語文常態(tài)課,是師生都會進行自我反思的課堂
提起自我反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講課后的反思,但僅僅有教師的課后反思是不夠的,《論語》中說:思而不學則殆,這里的思,我認為不僅僅指思考,也指反思。
1、學生要學會反思,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上完一節(jié)新課后,我會給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自我反思,反思課堂學習中的不足,包括知識的遺漏和上課走神的情況,也反思腦子中那些一閃而過的創(chuàng)新想法,這樣能較好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學完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后,一位學生說:“我想,我們?nèi)绻椅鍌€同學,分別扮演白發(fā)夫妻、大兒、中兒、小兒,邊表演邊背誦,也可以邊表演邊播放《經(jīng)典詠流傳》中的歌曲,大家就可以開心快樂地學習詩詞了。”你看,這位同學的想法是不是對老師教學頗有裨益,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
2、教師要學會進行教學反思。實現(xiàn)自我反思有兩個途徑,一是對照教學設計,進行自我反思,看是否完成了規(guī)定的教學流程,是否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應變地對教學設計進行了調(diào)整,教師的課堂其實跟體育比賽一樣,學生情況瞬息萬變,教師的教法也要相應調(diào)整。二是對照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自我反思。通過學生作業(yè)情況,通過個別談心,問卷調(diào)查了解自己教學的效果,讓學生情況成為照亮自己前行的一面鏡子。限于篇幅,這里不再舉例。
上好精彩的語文常態(tài)課是小學語文教師的永恒追求,也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過程。愿筆者的這些體驗能對你實現(xiàn)這一永恒追求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