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蓮蓮
摘要:當今社會發(fā)展快速,教育改革也在不斷的加強,在高中教育上更加重視初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因此在地理課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地理教師開始重視地圖教學,將抽象、邏輯性強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簡化,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更好地理解,打下扎實的地理根基,本文主要對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地圖教學進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地圖;高中地理;地圖教學
高中地理是高升中必須學習的一門科目,由于高中生之前的地理教育比較淺顯,加之,地理知識的復雜和抽象,很多高中生不感興趣。為此,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新課程要求教師采用地圖教學,運用地圖的作用,以模型的形式去感受地理關系,去引導學生學習地理。地圖教學會讓高中生在學習地理過程中加深對地理環(huán)境的印象,之后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正確的運用地理知識解答生活問題。
一、將教材跟地圖緊密結合起來
地理教材使用文字和插圖組成的,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學會地理,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地圖、教師的講述跟課本插圖,三者結合起來,教師要向學生講述有關地圖的知識,鍛煉學生識圖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知,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更牢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常見的地貌類型”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地理大掛圖來給學生講解常見的地貌類型以及地貌成因,比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風沙地貌、海岸地貌等,教師在介紹完之后,可以利用大掛圖進行拓展,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每一種地貌在世界上的哪一個位置廣泛分布,并根據教材分析該地形成這種地貌的具體原因,最后對教材當中所有關于地貌類型與成因的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 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隨教材的內容和知識以及地圖資料是有限的,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高中地理課堂上融入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從而讓學生更生動直觀的學習地理。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帶領學生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識和地圖素材。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產業(yè)轉移——以東亞為例”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東亞地區(qū)的地圖,讓學生明確的了解到東亞主要包含哪些國家和地區(qū),然后借助互聯(lián)網搜集一些東亞地區(qū)的衛(wèi)星圖,在課堂上,將這些衛(wèi)星地圖不斷放大,結合教材與教師口頭的講解,幫助學生了解東亞地區(qū)的產業(yè)分布以及產業(yè)轉移對東亞地區(qū)造成的影響等等。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科普東亞地區(qū)的歷史底蘊,并請學生一起暢想東亞地區(qū)今后的發(fā)展道路。
三、以圖設問 導入新課
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前,可以將時事熱點和地圖結合使用,有效進行地理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生了解了時事熱點之后,教師再根據設計好的問題,讓學生觀察地圖,深入分析和理解圖表的內容和意義,找到答案。從而逐漸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當中,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夠縮短教材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可以直觀的了解地理知識。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地質災害”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以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發(fā)生的8.0級特大地震地質災害為例,讓學生根據地圖來分析,并給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四川省是地震的多發(fā)區(qū)特別容易發(fā)生地震?有的人說南方地震比北方多是真的嗎?最后學生得出“四川容易發(fā)生地震的原因是地處大陸斷裂地震帶”“第二個結論不成立,地震發(fā)生是看地形的,地震多發(fā)地帶是在板塊交界處,北方在亞歐板塊內部,內部地震比較少,而南方大多數(shù)位于板塊交界處,又是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以地震多,所以不能單純認為南方比北方多”利用時事熱點引導學生進入本節(jié)課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的學習當中。
四、結合地理實際進行舉例教學
新課改要求地理教學要綜合發(fā)展,要將教材與實踐相結合,不要在局限于教材上的內容,要走出去,從生活中找到地理。因此地理教師可以利用課余事件帶領學生去當?shù)貙ふ冶容^有特點的地理知識,并與地圖進行結合教學。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海水的運動”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地球海洋分布圖進行教學,為學生講解海水運動的基本形式,即洋流、潮汐、海浪。然后逐個為學生講解形成每一種海水運動形式的原因,以及海水運動對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氣候等帶來的影響,不僅如此,還可以結合一些耳熟能詳?shù)暮K\動景觀,如“錢塘江大潮”等,為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月剖析,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和地圖的運用自繪地圖從而深入地理教學。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逐漸被重視,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地圖教學,將地理文化知識一個一個的呈現(xiàn)給學生,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從而,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豐富地理課堂,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利于學生的地理根基也越打越扎實。
參考文獻:
[1]卞陳余.高中地理教育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yǎng)[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1):116.
[2]劉煥君,胡亞軍.高中地理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