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曲珍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重視語文教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就要改進語文的教學方法。:微課以短小精致的視頻為載體,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時空限制,是我國信息時代的迅速發(fā)展與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有機融合。微課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有重要意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基于微課的內涵特點,充分挖掘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運用微課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聚焦課堂教學重難點,有效擴展教學內容,不斷優(yōu)化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課;教學策略
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具備適應時代的教學能力,能夠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融入教學過程,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促進教育信息化目標的實現(xiàn)。微課,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實體教室型授課方式,通過數(shù)據(jù)化的方式還原課堂,拓寬了教育的渠道,將話語權和主動權交給學生,是目前應用范圍較廣、推廣度較高的信息教學平臺和信息教學手段。本文對教師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進行論述。
一、利用微課進行課文預習
利用微課進行有效的預習,可以方便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內容,梳理知識點,提高學習效果。利用微課進行預習的時候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方面,要注重微課內容的有趣性,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對語文課文的預習就更加不感興趣,所以教師應當對要復習的內容進行趣味化的編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專注能力,達到預習的效果。第二方面,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不要脫離預習課文的主題,要對文章的作者介紹和文章寫作的背景等進行編輯,著重于點明文章的人物關系和故事背景,這樣才能達到預習的效果。以人教版高中語文一年級必修1《荊軻刺秦王》為例,它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在首次閱讀時很難理解故事梗概,把重點放到詞語解釋方面而忽視了故事情節(jié),所以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要重點介紹文章的故事背景及人物關系,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了解歷史人物形象,體會文章的主旨思想。
二、運用微課導入課堂教學內容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成功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效地導入新課能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大有益處,而通過微課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導入目標。例如,在講授《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提前將這首詞的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制作成微課,讓學生觀看后就能從“知人論世”的角度初步感知這首詞,為之后理解詞的重難點打下基礎。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課上時間,而且可以彌補學生基礎知識的不足。再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前,教師可以將原文的選段和視頻的選段結合起來導入教學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具體內容的理解,方便他們接下來對本節(jié)課重難點的討論,有效提高教與學的實際效果。
三、利用微課深化互動教學
語文課堂傳統(tǒng)模式下,除非教師有意提出問題,否則學生一般不會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而語文教學除了理論知識的內容外,作為交流工具的實用性卻不能缺少充分溝通才能得以提升。因此,利用微課深化互動教學非常必要。
微課在出現(xiàn)伊始就在輔助設計和教學內容基礎上配置了測試練習的附加功能,目的就是通過短小緊湊的課后小測試引導學生主動驗證自主學習的成果。比如,結合教材上已有的諧音和歇后語,在微課課件小測試環(huán)節(jié)增加更多與諧音相關的內容,既可以是從現(xiàn)有漢字發(fā)音延伸出去,填寫更多音同字不同的漢字,也可以只給出漢語拼音,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寫出發(fā)音相同或相近的漢字等。此外,通過增加更多字謎或笑話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漢字發(fā)音的規(guī)律和特點也是可以嘗試的方法。
四、利用微課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利用微課資源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如果文章的內容足夠豐富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學習效果就會很好。因此,教師在制作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入視頻、照片、動畫等,讓語文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更有趣味性??梢姡⒄n的加入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很多有利的影響,不僅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途徑,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人教版高中語文一年級必修2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為例,利用現(xiàn)在網絡科技手段搜索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剪成簡短的視頻,視頻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作者的親身經歷及寫作背景等,還可以播放流行歌曲《荷塘月色》,增加學習語文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運用微課有效擴展教學內容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有效的課外拓展延伸,從而達到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將課堂引向縱深。例如,在教學話劇《雷雨》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影《雷雨》的內容提前制作微課,讓學生了解話劇的基本常識和主要內容,進而讓學生認真地思考《雷雨》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積極主動的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雖然這些內容并不是教材規(guī)定的內容,但是其作為課堂上學習內容的延伸與補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微課對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更加直觀,大大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信息獲取量。再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教師可從課文散文的體裁出發(fā),引導學生通過課外拓展查閱作者相關的資料,并讓學生對比散文與小說的區(qū)別,查閱朱自清的其他散文,總結行文特色,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結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有效轉變傳統(tǒng)授課模式,是教育事業(yè)與時代同步的重要表現(xiàn),能夠改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培育學生的工具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曉亮.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2):131+133.
[2]齊兵.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