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代中國,民族聲樂藝術作為我國的特色音樂體裁,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民族聲樂應更加被重視。本文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為例,從幾個方面論述如何將這首歌以更好的方式、情感、技巧演唱出來,并希望通過此例能使更多的地方民歌得到更好的表現(xiàn)、傳承。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方法
一、對民族聲樂的理解
民歌,是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鏡子。從古到今,每一個時代、地域、民族、國家,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都會產(chǎn)生一種有別于其他地區(qū)所獨有的東西,而當?shù)厝藭圆煌男紊珎鬟f他們的歷史文化,用傳唱來記錄生活的方式被稱之為民歌 。中國的民族聲樂是在漫長歷史中形成的以漢族的聲樂藝術為主體,以少數(shù)傳統(tǒng)藝術作品為補充的音樂體裁,也是以近現(xiàn)代漢族民間原生態(tài)唱法形態(tài)及審美為輔助和對比性參照對象的音樂體裁 。
中國的民歌和中國的民族聲樂相比,中國的民歌更注重教化作用,更具有功能性;中國的民族聲樂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多用在課堂教學等方面,有明確的記譜,也有一定的民族風格和教學方法;而中國的民歌的傳承方式基本都是口傳心授,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民歌更是如此,很少有人記譜,自由性更強。
二、走進《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是彌渡的一首放羊調,但它不是云南單一民族的民歌,而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晶。因為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不是單一的,這首歌曲體現(xiàn)著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匯,被西方音樂界譽為“東方小夜曲”。音樂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小河淌水》的魅力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云南彌渡這個肥沃而又神秘的民歌土壤,另一個是在第二條戰(zhàn)線斗爭中形成的音樂激情。彌渡是滇西古地,是云南花燈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其中的歌詞用語很多都是彌渡方言,“阿妹”是白族的常用的稱呼,“郎”在彌渡山歌中也有很高的使用頻率。歌中有情,情中有歌,從遠古中走來,彌渡人總是用《小河淌水》抒發(fā)著心中漫長的期望,美好的追求,正是這個緣故,彌渡人與《小河淌水》也結下了解不開的情緣 。
三、分析及演唱《小河淌水》
這是一首來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的云南民歌,歌詞質樸自然,主要描寫熱戀中的人對自己心愛之人的思念之情。全曲是C羽五聲調式,是完整的“起承轉合”結構,布局精簡完整,呈兩段體,一共有五個樂句,曲式結構為“引子+a+b+經(jīng)過句+b”。
核心音調在首句,主要描寫月亮高掛在天上的景象,同時表達了演唱者的平和的心境,也借助景色表現(xiàn)阿妹對阿哥的一往情深,以自由長音的呼喊方式切入,在第一句中由弱漸強的“哎”展現(xiàn)出了地方民歌的特點。第二樂句則是在第一樂句的基礎上進行的五度自由模仿,歌詞中也寫出了演唱者的睹物思人的情感,阿妹看到了天上亮汪汪的月亮想到了自己心愛的阿哥,這兩個樂句一氣呵成為一個完整的樂段,精練簡潔。第三句“哥像月亮天上走”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將演唱者的情感升華,和前兩句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思念之情更加飽滿。最初的曲子是通過呼喚而導入的,旋律的展開更加直接,通過三次的呼喊,巧妙地表現(xiàn)了表演者對所愛之人的思念和愛戀的想法,使整個歌曲的情感飽滿起來。第四句回歸景色,借景抒情,情緒也通過最后的“哎,阿哥”逐漸回歸平靜。
全曲速度稍慢,以從容舒展、比較自由的節(jié)奏和回環(huán)起伏、清新優(yōu)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深遠意境:在銀色的月光下,山下的小河有時發(fā)出潺潺流水的聲音,美麗的阿妹,望著月亮,把對哥哥的一片深情,注入優(yōu)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聲,深厚的感情,隨著小河里的流水,漂向哥哥所在的地方。
面對如此情真意切的一首云南民歌,在演唱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準確把握作品的音準、節(jié)奏
每首音樂作品都是由最基本的音符和節(jié)奏組成,二者缺一不可,這也是音樂的兩個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演唱《小河淌水》時,雖然其強調自由的演唱發(fā)揮,但是在這基礎上,也要注意節(jié)奏的準確性。在音準方面,由于這首作品音區(qū)較高,音域較寬,所以全曲自始至終應以情感帶動氣息,氣息支持聲音,在強調頭腔共鳴的同時,還應該加強胸腔和整體共鳴的運用,適當在高音區(qū)加入假聲,和真聲相互配合,才是歌曲完整詮釋和音高準確的關鍵基礎。
(二)情感的表達及吐字發(fā)音的處理
演唱時感情要真摯、飽滿,歌聲要向小河中的水那樣流暢,音色圓潤甜美。全曲的音量由弱漸強,再由強漸弱,情感也是由弱到強再逐漸收回,創(chuàng)造一種歌聲由遠及近,逐漸流向遠方的意境。“哎”一聲遙遠的呼喚般的聲音,仿佛從天邊飄來,把人帶到了美妙的意境中去?!案绨 钡暮魡臼侨叱钡牡胤?,是飽含真心的呼喚,在這一句中,演唱者的情緒一定要加劇,為了表現(xiàn)少女的純情,聲音要明亮圓潤,發(fā)音親切清晰,表現(xiàn)歌曲內的豐富感情,悠然縹緲,思念無限情境。
這首歌在大家的印象里基本都是以女聲獨唱的形式來呈現(xiàn)出來的,女聲獨唱時體現(xiàn)的是阿妹對阿哥深深的思念,同時,還有更多的演唱形式,比如男女對唱,女生重唱等等。在男女對唱中,雙方更要注重情感的表達以及歌曲的表現(xiàn)力,相比之下,也是男女對唱的演唱形式更容易引導演唱者抒發(fā)感情。
(三)正確劃分氣口
在歌唱時,有一點和平時說話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斷句、換氣,人們在日常交流溝通時,需要斷句換氣,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而在歌唱時也一樣需要。一般在樂譜中,出現(xiàn)連線的地方不可以換氣,在休止符、切分、連線末等地方是可以換氣的,樂句很長時,要在盡可能不影響歌曲整體韻律的情況下?lián)Q氣?!缎『犹仕愤@首作品在ab兩句的重復部分以及三個連續(xù)的“哥啊”的地方盡量不換氣,以保持樂句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結語
中國的民族音樂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國音樂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藝術性極高。伴隨著多元文化的傳入,我們更應重視本民族傳統(tǒng)民歌,充分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同時,摒棄落后腐朽的音樂文化,并將本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并發(fā)揚。
參考文獻
[1]朱海芳《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J].《黃河之聲》,2020
[2]朱琳,《民族聲樂藝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價值》,[J].《音樂時空》,2015
[3]朱小松,《有一種歌你初聽以為是民歌》,[J],《中國藝術報》,2020.06
[4]朱小松,《有一種歌你初聽以為是民歌》
[5]朱琳,《民族聲樂藝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價值》
[6]互聯(lián)網(wǎng)文檔資源(http://ruiwen.com),《西方音樂界譽為“東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歌詞》
作者簡介:李佳杞,女,漢族,1998.06.18生,河北承德人,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專業(yè)在讀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中國古典詩詞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