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以天下為己任”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廉潔奉公,忠貞于國,而且治家嚴整,教子有方。
“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边@是《宋史·范仲淹傳》中的一段話。說他富貴以后,若非招待賓客,日常菜肴絕無兩種以上的肉食,妻子、兒女只是滿足基本的溫飽而已。
范仲淹常以儉約訓(xùn)導(dǎo)兒子,他說過這樣的話:“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你等安享父官的富貴俸祿?!?/p>
他的第二個兒子純?nèi)式Y(jié)婚時,計劃請匠人以高貴的綺羅制作帳幕。范仲淹知道后十分生氣,把兒子叫來,厲聲斥責(zé):“吾家素清儉,安得亂吾家法!”并警告說:如敢將羅帳拿到家中,“當火于庭”。兒子純?nèi)适∥颍辞凶载?zé),將制作羅帳之事作罷。
范仲淹對子女不嬌慣,不放任,而是從嚴要求。任職蘇州知府時,他曾首創(chuàng)郡學(xué),把“師道”確立為教育的中心,聘請名儒胡瑗為首席教授。胡瑗到任后,出于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渲诺目紤],制定了一套良密學(xué)規(guī)。學(xué)生中多有非富即貴者,他們不遵從教導(dǎo),甚至逃學(xué)。
《宋史·范純祜傳》記載:身為地方官的范仲淹,把兒子純祜送去就讀,并鄭重告誡他必須尊敬師長,遵守規(guī)制,不得有絲毫怠慢。純祜年未滿二十,是學(xué)生中年齡最小的,他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盡行其規(guī)”。同學(xué)們見知府之子如此尊師重教,紛紛收斂行跡,專注于學(xué)業(yè)??W(xué)面貌為之一新。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位于山東鄒平。該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系知縣韓澤倡議并主持修建的,此后歷經(jīng)朝代更替,時壞時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范仲淹在這里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先憂后樂”的民本思想,發(fā)源于此。
《宋史·范仲淹傳》評價他“好施予”“泛愛樂善”。其言傳身教對后輩影響很大,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中記載:范仲淹在睢陽任職時,指派二兒子范純?nèi)嗜ス锰K運五百斛麥子。純?nèi)蚀降り?,恰遇好友石曼卿,得知石因親人病故無錢運柩回家,便將麥子連船贈送,助其還鄉(xiāng)。純?nèi)驶厝ズ?,向父親稟報了石曼卿流落丹陽的困境,范仲淹急切而言:“何不以麥舟付之?”兒子回答道:“已付之矣?!狈吨傺吐牶笮牢康攸c頭稱許。后人遂以“麥舟之贈”表示助人喪葬費用,亦泛指助人于危難之中。
又據(jù)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卷三記載:“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彼乃膫€兒子始終記著父親的教誨,入仕后廉儉如一,得賞賜或有多余的俸祿,即捐贈給義莊,贍養(yǎng)族人。其孫范正平學(xué)行甚高,注重操守,年輕時在城外二十里的社學(xué)就讀,與同學(xué)徒步往來,夏天則以破扇子遮擋烈日,沒有人知道他是宰相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