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晨曦
【摘要】《導游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機制包含運行機制、評價機制和保障機制,只有三方面互為基礎、互相補充、配合協(xié)調,才能力爭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關鍵詞】《導游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機制
“課程思政”這一概念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于2014年提出,并陸續(xù)在上海的一些高校進行試點,成效卓著。思政教育、三全育人、立德樹人,思政元素、教學設計、教學模式等成為課程思政研究的重要內容和落腳點?!秾в螌崉铡纷鳛楦咝B糜喂芾韺I(yè)的核心課程,對整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本文探究了《導游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機制,以提高學生的導游技能和綜合素質。
一、《導游實務》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導游實務》課程育人效果不盡人意,一是該課程多以模擬導游的形式代替校外實踐,但是這種替代僅僅是對流程的替代,實踐帶團中的突發(fā)問題、現(xiàn)實環(huán)境等是無法模擬的,所以學生感覺真實度不夠,導致對教材的育人功能理解不夠透徹。二是課程思政教育往往是以案例的形式進行的,案例的陳舊性、雷同性或者創(chuàng)新性差,導致案例的吸引力不夠,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三是教師的企業(yè)實踐機會有限,無法對案例的不足之處形成很好的補充,導致課程教學中育人功能的減弱。所以,該課程思政建設機制的構建勢在必行。
二、《導游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機制的構建
(一)運行機制
建立健全思政課程與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的協(xié)同機制。旅游管理專業(yè)需要重視思政核心課程(馬哲類)、思政選修課程(航空概論類)、綜合素養(yǎng)課程(溝通禮儀類)、專業(yè)課程(導游實務類)四個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性,因此,要做好四方面課程的運行機制建設。
建立健全《導游實務》與旅游管理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協(xié)同機制。《導游實務》可以結合《旅游法規(guī)》《導游基礎知識》以及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其他課程,形成“1+2+X”協(xié)同育人的局面。其中“1”是《導游實務》,“2”是《旅游法規(guī)》和《導游基礎知識》,要積極挖掘《旅游法規(guī)》和《導游基礎知識》兩門課程中蘊含的思政資源,強化教師進行思政教育的主體意識,打造考證科目課程思政建設體系。待這三門課程階段性成果出來后,繼續(xù)發(fā)揮擴散效應,將《旅游學概論》《飯店管理》等課程納入到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的大體系中,形成協(xié)同聯(lián)動機制。
(二)評價機制
課程思政在建設過程中,需構建科學配套的評價機制。評價既是對課程思政育人成果的檢驗,同時根據(jù)評價結果也可以對課程思政建設進行動態(tài)調整,更好地提升課程思政效果。評價機制和運行機制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服務課程思政建設。
1.加強《導游實務》課程思政的過程評價。課程思政評價機制建立的基礎是確保課程思政在教學過程中的連續(xù)性,包含時間的連續(xù)性和內容的連續(xù)性。《導游實務》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教材需要進行重新編排,挖掘每一章中的思政資源,并進行歸納提煉,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課程思政資源庫。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樹立潤物無聲的傳授理念,要提升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意識。另外,要在課程考試中加入課程思政的內容,讓課程思政不能僅僅停留在老師講的階段,必須融入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有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2.完善《導游實務》課程思政的考評機制。建立《導游實務》課程思政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應包含學生評價、自我評價和同行評價三個部分。學生評價應主要側重于學習的感受和效果,教師的自我評價主要是對授課過程、手段、方法、內容、擴展等方面的自我認知,總結授課中的經(jīng)驗和不足,這對后面的工作補充和改進是一個非常好的引導。同行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跟聽、說課以及比賽等形式進行。三部分的二級指標確定之后依據(jù)訪談、調研等多種形式,確定各二級指標的權重,形成細化的量化表。課程結束后,把相關指標的數(shù)值錄入表格即可生成結果。另外,可以積極利用學習通、釘釘、雨課堂等技術平臺的數(shù)據(jù)信息,對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進行及時的跟蹤反饋,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整合。
3.建立授課教師的激勵機制。建立授課教師的激勵機制可以將教師的積極性充分激發(fā)出來,使社會、行業(yè)、個人對課程思政建設的需求與教師的積極供給達到最佳的匹配狀態(tài),將課程思政建設和教師的個人成長緊密結合起來,使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付出的心血、獲得的成績以及所做的有效探索和積極實踐能夠得到肯定和認可,進一步提升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主動性。
(三)保障機制
保障機制的構建是課程思政開展的又一基礎,保障機制應包含人才保障和制度保障。
人才保障主要針對一線授課教師隊伍而言的。一是要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教師素質的高低與課程思政的開展程度、課程育人的效果息息相關。二是選派現(xiàn)有教師參加培訓和進修。積極選派教師參加相關課程的培訓和交流,或者積極邀請專家到學校講課、介紹經(jīng)驗,為教師在進行課程思政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把脈問診。三是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內部交流,對教師的想法進行歸納、匯總,形成系統(tǒng)性的資料,組建課程思政的素材庫。四是構建課程思政建設團隊,可圍繞《導游實務》課程建設目標,吸納思政課、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背景的教師,搭建多學科、多結構團隊。五是督促教師積極提升自我,《導游實務》課程實踐性強,簡單的照本宣科缺乏針對性和說服力,所以教師要基于這門課程的特點,融合理論于實踐,切實提高課堂的話語權,使課程思政成為組織教學的又一個視角。
制度保障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支撐力。目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大多數(shù)由學校的教務部門規(guī)劃設計,確定建設方案。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課程思政建設的全校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協(xié)同推進,形成不同專業(yè)共同發(fā)展的合力,同時也可以通過經(jīng)費控制、考核等方式監(jiān)管督促二級學院課程思政建設的不斷推進。二級學院在學校方案的基礎上,應根據(jù)具體的學科特點,形成更加細化的實施方案,以保證每一門課程的思政建設落到實處。
三、結語
構建課程思政建設機制是課程思政產(chǎn)生效用的重要保障,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作,需要每一位授課教師的協(xié)同聯(lián)動。加強《導游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既可以使學生學到知識,又能提升他們的素養(yǎng),從而促進其全面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支德娟,王欣,李洋,等.生物技術制藥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0(26):72-74.
[2]董欣.當前思政理念下機械設計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探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16):229-230.
[3]王曉梅,歐陽博文,陳泓冰.立德樹人視閾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探索[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55.
[4]李東坡.“課程思政”建設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與運用研究[J].高校輔導員,2020(04):19-23.
[5]段塔麗.“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校MSW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J].中國社會工作,2020(19):20-21.
[6]羋嵐.西方文化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及課程設計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5):67-68.
【本文系2020年鄭州航院教改項目“《導游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研究”(9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