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晶
群文閱讀教學是近年新出現(xiàn)的一種閱讀教學,群文閱讀教學改變了閱讀教學格局,成一種教學新常態(tài),推動了語文教學的改革。群文閱讀是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它能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求異、逆向、多向、創(chuàng)新思維,以興趣為先導,使學生喜歡閱讀。它的出現(xiàn)不僅在教師群體中得到了重視和肯定,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什么是群文閱讀?所謂群文閱讀就是圍繞著一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簡單的講,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fā)展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在教材的基礎上,補充2-4組形式多樣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構以一定議題為依托,以粗讀略讀為主法,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fā)現(xiàn)為樂趣的教學方法。群文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把怎樣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老師要依據(jù)教學需要圍繞一個議題或者多個議題選擇的一組文本,一組文本最大的特點是他們之間有共同的議題,圍繞議題可以展開教學;所選文章要有可比性;所選的文章要有發(fā)散性。
小學生正處于語文閱讀積累時期,在小學開展群文閱讀具有重要意義。讓學生閱讀多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能夠有效地改善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的效果,彌補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群文閱讀教學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群文閱讀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
閱讀教學要立足于讀,要給足夠的時間讀,有層次的讀,教師重在引導,搭好腳手架,搭好讀書的梯子,讓孩子一步一步攀登。群文閱讀要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老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可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可能更深、更細、更透地講析文章了;老師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jīng)由句式、篇章結構、內(nèi)容探討進行教學”,你不能將“朗讀”、將“有感情朗讀”等無限放大,教師在面對群文時,很難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完成。群文閱讀要求教師講的話不能太多,問題不可以過細過碎,也不能發(fā)起太多的討論或是感悟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學目標一定要抓住重點,把握難點,一定要學會舍棄。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做到步步扎實。
二、群文閱讀課堂是討論的課堂,忌諱異口同聲
教師要創(chuàng)造和諧氛圍,引導學生分小組閱讀,帶著任務在閱讀中積極思考,推理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群文閱讀必須關注聽、說、讀、寫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具有語文味,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zhì)量,優(yōu)化孩子的思維方式,促進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變革,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中實現(xiàn)集體構建。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以議題學習為任務驅(qū)動,通過多文本的比、對、讀、議,實現(xiàn)問題解決和意義建構的過程和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群文閱讀可以通過群文閱讀來豐富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強化學生的閱讀技巧。新課標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建議是進一步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強化學生的精讀、略讀和瀏覽等閱讀能力,通過群文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并能夠讓學生閱讀到不同風格的作品,并通過比較、歸納、分析、綜合等方式來實現(xiàn)閱讀的多樣化,使略讀和默讀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為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進行深入閱讀提供了可能。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群文閱讀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
1.抓關聯(lián)點,以點帶面
群文閱讀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必須要尋找群文之間的關聯(lián)點,搭建起多篇文章之間的橋梁,做到以點帶面。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同一主題展開閱讀,通過同一主題文章的閱讀,掌握該類主題文章的閱讀方法。教師可以以體裁為關聯(lián)點,將群文按照小說、散文、詩歌等進行組合,以某一篇文章為輻射點,展開同體裁閱讀,把握該類體裁閱讀的閱讀特點與規(guī)律。教師可以將風格相似或者相同的多篇文章組合起來,通過群文閱讀,把握該類文章的語言特點與藝術魅力,強化學生語言品味的意識。教師還可以寫作方法相同的文章進行組合,如將運用對比的多篇文章組合起來,強化學生對對比寫法認識與運用等。群文閱讀的關聯(lián)點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根據(jù)語篇的特點,根據(jù)教學目標,靈活地抓閱讀關聯(lián)點。
2.求同存異,發(fā)展思維
小學生正處于語文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群文閱讀要著眼于小學生語文思維發(fā)展,不僅進行同文閱讀,發(fā)展學生求同思維,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求異,提升文章閱讀感悟能力。群文閱讀中,求同存異將有助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語文閱讀思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求同思維是基于多篇閱讀文章的相同點,進行巧妙的拓展閱讀,實現(xiàn)從單篇到多篇的拓展,從課內(nèi)到課外的延伸,從單篇到單元比較等。求同巧拓展不僅有助于拓展學生閱讀視野,也有助于學生強化相同文章閱讀思維發(fā)展,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同一類型文章閱讀,發(fā)展學生閱讀思維。
3.讀寫結合,互為促進
語文教學要發(fā)展學生讀、寫、聽、說等綜合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做到讀寫相長,互相促進。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對文章的主題、寫作方法、文體等形成鮮明的認識,如何將閱讀感受與體會及時轉(zhuǎn)化為實際能力,寫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習慣,將閱讀感受與收獲及時記錄下來,強化閱讀成果。
群文閱讀是一種常態(tài)閱讀,是最有利于解決問題的閱讀,是源于目標,基于教學實際的閱讀。群文閱讀展示了它在語文課堂中的魅力,它不僅拓寬了學生閱讀的寬度和深度,而且整體引領語文課堂,授之以漁的學習方法,讀中感悟,深入文本,教師引領恰當,實現(xiàn)了語文課堂的高效性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從一個單篇的文本到一類文章的閱讀理解中,提煉出一個豐富的,理性的,邏輯的一個概念,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升華過程。這種過程最終帶來的是對傳統(tǒng)課文教學痼疾的一種改變,改變教師單位時間內(nèi)滔滔不絕的“講”,將大部分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學會學習,在才符合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