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姜亮夫與章太炎師承關(guān)系述論

        2021-01-31 22:59:20
        昭通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唐 靖

        (昭通學院 人文學院,云南 昭通 657000)

        章太炎是辛亥時期與孫中山、黃興齊名的三大革命領(lǐng)袖之一,魯迅稱其“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并世亦無第二人”。民國建立后,章氏轉(zhuǎn)而投身于國學研究,在學問方面卓有成效,終成一代國學宗師。為了培養(yǎng)國學傳人,章太炎還十分欣賞中國傳統(tǒng)的私人講學方式,為此他曾拒絕清華國學研究院的聘請,中意“學在民間”的私學立場,追求一種講者與聽者的對話和溝通,因而吸引了一批真正潛心向?qū)W的學者參與,他們中的不少人后來都成了各自領(lǐng)域的文化重鎮(zhèn),“章門弟子”也隨之名揚四海,能名列其中者其學術(shù)身價無形間陡然倍增。昭通籍國學大師姜亮夫,即是“章門弟子”之一員,本文以姜亮夫與章太炎先生之間師承關(guān)系淵源及教學互長為主線,探討姜亮夫?qū)W術(shù)軌跡之一隅。

        一、姜亮夫早年求學與章太炎的淵源

        1922年9月,姜亮夫自云南省立第二中學畢業(yè)后,隨即考入成都高等師范學校,受學于林山腴、龔道耕等川中名師。巴蜀學風較云南為盛,而章太炎在當時的四川學界同樣具有不小的影響力。據(jù)姜亮夫晚年的回憶,林、龔二人在教法上各有風格,其中龔道耕給學生講授《經(jīng)學史》和《國學概論》,他認為坊間流傳的《經(jīng)學史》書籍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瑕疵,因而自編講義供學生使用,只有《國學概論》一課則采用章太炎《國故論衡》作教材,而且“一句話一句話講得清清楚楚”,要求學生認真記下。龔道耕不僅逐句講解文句,重點還在分析章太炎前后思想的差異,以及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有時對某個觀點某句話他覺得不對,他就批評。他說:‘我自己為什么不編這課講義呢?我直率地說,我編這講義不會比章太炎先生這個講義高明,我也會有錯誤的,哪個沒有錯誤呢?問題在于我們要知道錯誤是為什么產(chǎn)生的。’他講,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中有些錯誤就是太炎先生思想有矛盾。太炎先生一方面在反對滿清,反對專制,要傾向民國,但是另一方面又覺得民國的故障多得很。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民國十三四年了,太炎先生已經(jīng)是在不得已的困難時候了,所以他的文章已經(jīng)開始回頭講經(jīng)學、講史學這些東西,同他在寫《馗書》的時候大不相同了。所以龔先生教導我們,讀書應該將著書的時代背景弄清楚。”[1]

        因為有在成都高師就讀期間的這段基礎(chǔ),姜亮夫在1926年8月選擇到北京繼續(xù)求學,最初考入的是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科。當時在北師大擔任教職的學界名流有黃侃、錢玄同、朱希祖等人,恰好都是后來學界戲稱所謂章門“四大天王”的幾個大弟子。雖然姜亮夫在北師大讀書時間不長,但某種程度上也算得上是與章太炎先生的一種間接學緣。

        20 世紀20年代,清華大學在全國率先設(shè)置國學研究院,先后聘請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人組成“四大導師”的黃金團隊,為民國學界留下一段佳話,并吸引全國有志學子紛紛進京趕考。正因為有“四大導師”坐鎮(zhèn),清華國學研究院除有超強的號召力之外,其門檻自然也高,因而在眾多考生中流傳“入學考試極難”的感嘆,這卻反過來激發(fā)了姜亮夫挑戰(zhàn)和嘗試的愿望。其時,清華入學考試的日期已過,已經(jīng)在北師大就讀的姜亮夫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提請補考,并意外得到允許,參加由梁啟超和王國維分別主持的考試。王國維的面試題目是“小學”,姜亮夫后來回憶當時情景說,此前他已經(jīng)把章太炎的《章氏叢書》反復研讀,內(nèi)心頗有一些感悟,所以當王國維先生出題考試相關(guān)問題時,他都能按自己的理解應對如流。王國維“看了我的卷子以后,便說:‘你可是章太炎先生的學生?’我說:‘不是,我是四川來的?!f:‘四川來的,怎么說的都是章太炎先生的話呢?’我說因為假期要升學,所以我突擊看了一部《章氏叢書》?!墩率蠀矔纺憧吹枚畣幔俊艺f:‘只有一二篇我看不懂,別的還可以看得懂。’”[2]隨后王國維便通知助手趙萬里,讓他向梁啟超轉(zhuǎn)告:“姜亮夫可以被錄取”。由這段回憶可以看出,在當時盛名卓著的王國維眼中,章太炎的學術(shù)地位依然不容忽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姜亮夫敲開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大門。

        二、姜亮夫成為章太炎入門弟子的緣由與時間

        1927年,王國維蹈昆明湖死,梁啟超離京赴津,清華大學的國學研究院一時間“群龍無首”,難以為繼。畢業(yè)后的姜亮夫也離開清華,輾轉(zhuǎn)到無錫、南通兩所中學任教。因為王國維投湖事件的影響,他對屈原身世情有所感,遂收錄楚辭材料,為之后寫作《屈原賦校注》作資料方面的準備。此后,他又到上海擔任了大夏、暨南、復旦等學校的教授,并在當時號為進步的北新書局任編輯。在此期間,“受余杭章太炎先生影響最大”,“一面教書,一面大量剪貼了唐宋以來的筆記、說部、文集等,成了中國經(jīng)濟、社會兩史資料輯?!盵3]

        在孫虹所著的姜亮夫傳中,曾提及姜亮夫列名章門的緣由:“章太炎先生最早知道姜亮夫的名字是因《國學商兌》(后改為《國學論衡》)上刊登的姜亮夫的七八篇學術(shù)研究論文。姜亮夫和章太炎先生的真正相識是在1931年,當時蘇州公園有個學術(shù)演講會,邀請章太炎先生、陳石遺先生、唐文治先生等人來講學,而姜亮夫也被邀請去講《易經(jīng)》,于是在演講會上認識了章太炎先生。1934年在云南老鄉(xiāng)李根源的介紹下,姜亮夫正式成為章太炎先生的學生。于是在章太炎先生的指導下,姜亮夫的學術(shù)道路上又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盵4]

        姜亮夫之得以列名章門,系經(jīng)由李根源的介紹,這一點并無問題,但上文所述的時間卻與事實稍有出入。據(jù)姜亮夫《自訂年譜》1932年12月條下明載:“請列余杭先生門墻。李印泉丈為商之,先生欣然許諾,遂及曲室執(zhí)贄三鞠躬之禮。先生知曾從廖、梁、王學,規(guī)以專家,且以顧、王之學勵之?!盵5]章太炎在近一年后的1933年11月14日《致潘承弼書五》的書信中也追述:“亮夫亦及吾門……亮夫既執(zhí)摯于我”。[6]

        由此可知,姜亮夫在1932年底且不晚于1933年11月,就已經(jīng)正式成為章太炎的弟子,并非1934年。至于內(nèi)中緣由,一方面固然因姜亮夫仰慕章太炎先生已久,一旦有當面接觸的機會,即請托云南同鄉(xiāng)且曾做過北洋時期國務(wù)總理的李根源從中說項,從而獲得允準;另一方面,從章太炎角度顯示,他在考察姜亮夫所著文章后,既愛其才,又惜其未得正確指引,因而慨然將其吸收入門墻,加以規(guī)范指引。

        章太炎最早知道姜亮夫的名字,是因《國學商兌》(后改為《國學論衡》)上刊登的姜亮夫的幾篇研究論文。而二人的真正相識,即在1931年。當時蘇州公園舉辦學術(shù)講習會,邀請章太炎、陳衍、唐文治等先生講學。姜亮夫因為也被邀請講《易經(jīng)》,于是在演講會上認識了章太炎。章太炎之所以認為姜亮夫“誤入歧途”,是因為在創(chuàng)辦國學講習會的宗旨上,他與陳衍等人存在原則分歧,而姜亮夫此前又向陳衍主編的《國學商兌》經(jīng)常投稿的緣故。

        蘇州國學講習會創(chuàng)辦后,以《國學商兌》作為會刊,陳衍出任總編輯。陳衍字石遺,福建侯官人,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湖廣總督張之洞幕府,后任學部主事兼禮部禮學館、北京大學等南北各大學教職,講學40 余年,著書數(shù)十種,被唐文治譽為“詩文學大名家”。并應唐文治邀請主持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講席。[7]陳衍既重考據(jù),又重詞章,講究“通經(jīng)致用”[8]。

        章太炎與陳衍對國學會“宗旨不合”,但在相當長時期內(nèi)卻都一直不公開言及內(nèi)情,只是在隱忍多年后,終于在1935年于蘇州錦帆路的個人居所,另外開辦章氏國學講習會,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國學人才”為宗旨,并得到段祺瑞、宋哲元、馬相伯、吳佩孚、李根源、馮玉祥等社會名流的贊助。[9]其中的李根源,既是原蘇州國學講習會的發(fā)起人,又列名章氏國學講習會董事會名錄,襄助章太炎。

        從《國學商兌》第一期開始,章太炎就一直對刊名和載文頗不滿意。他在給潘景鄭的信中指出:《國學商兌》用“商兌”一詞不妥,因為它與方東樹《漢學商兌》高度重合;而方氏為今文經(jīng)學家,本身排斥漢學,而國學會的《國學商兌》刊名取字相同,無疑就成了笑話,不如將“商兌”改稱“商榷”,以避其嫌。除刊名不妥之外,章還認為陳衍的學識修養(yǎng)不足以擔任主編,導致收錄文章多有 “憑虛不根之論”,如果不加以刪除,“非徒損害學會之名,亦且貽誤閱者?!盵10]

        為此,章太炎進一步認為陳衍徒為人師,誤人子弟,使姜亮夫等“誤入歧途”,因此不避姜亮夫已為陳衍、金松岑弟子之嫌,接納姜亮夫為弟子,以便引導。他在1933年11月14日《致潘承弼書五》中明言:“亮夫亦及吾門,始未知其深淺,今觀《商兌》中所錄二篇,其人誤入歧途,較仲琪更甚,一方當以正言督戒……亮夫既執(zhí)摯于我,亦非金(按指金松岑)、李(按指李根源)二君所專有?!盵6]從書信文字可以看出章太炎對陳衍的不滿,以及對門下弟子的高度責任感,姜亮夫的學術(shù)路徑也由此經(jīng)歷從不完全成熟到成熟的轉(zhuǎn)變。[11]

        三、章太炎對姜亮夫?qū)W術(shù)路徑的影響

        姜亮夫與章太炎真正相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從列入門墻到去巴黎游學為止,不過三年有余,但這卻是影響姜亮夫人生治學的關(guān)鍵時期。中年后的姜亮夫,計劃為平生受教益最大的廖平、梁啟超、王國維以及章太炎等四位先生撰寫年譜,他自承:“余草《四先生合譜》,實以太炎先生為中心……四先生中,章公文雖深篤,而政治、學術(shù)之交叉最大?!彼凇蹲詡鳌分幸不仡櫿f:“此時接觸了些學人,一些新知識,受余杭章太炎先生影響最大?!盵3]通常認為,姜亮夫治學的方向,“大抵以小學立根基,以史學致宏大,而尤湛深于楚辭學與敦煌學?!盵12]《自傳》中所說的“影響”,在這幾方面都有表現(xiàn)。

        (一)語言文字學更加精細

        姜亮夫在《自訂年譜》中說:1932年12月列章太炎先生門墻,“先生知曾從廖、梁、王學規(guī)以專家,且以顧、王之學勵之。”[5]他在晚年談及個人治學方法時回憶說:章太炎先生三讀《廣韻》、九?!墩f文》,“根柢之學益精博”,才能寫出《新方言》《文始》這樣“總結(jié)三百年大成”的論著。[13]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在研究漢語方言的方法、理論與材料諸方面,就多有直接學習和繼承章太炎《新方言》之處。盡管《昭通方言疏證》的前身《昭通方言考》完稿于1925年,本身寫作時間跨度長達六十余年,但仍然可以明顯看出在方言詞匯材料方面和研究理論方面與《新方言》之間的繼承關(guān)系。有學者抽取《昭通方言疏證》第1 ~1 021 條詞匯(占《昭通方言疏證》總數(shù)的50%)與《新方言》對比,發(fā)現(xiàn)這部分《昭通方言疏證》就有130 條與《新方言》所論詞語音義相同或相通,約占抽查總數(shù)的12.7%,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情形: 一是《昭通方言疏證》明確引用《新方言》的材料,并以“師(按:指章太炎)曰”加以標識;二是《昭通方言疏證》引證了《新方言》的內(nèi)容,但礙于表述不便而沒有明確標明,如《疏證》第731 條與《新方言》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就相差無幾;三是雖然《昭通方言疏證》沒有直接引用《新方言》的材料,但二書所討論詞語音義相同或相近,所征引文獻也相同或相近;第四類則是由于《新方言》所論不能概括昭通方言的內(nèi)容,《昭通方言疏證》雖參考了《新方言》相關(guān)材料,但更多只能在《新方言》的基礎(chǔ)上進行較為獨立的探索。[14]

        此外,20 世紀30年代姜亮夫講授古文字學時所撰講義《文字樸識》,也是結(jié)合王國維先生的古文字研究與章太炎先生的聲韻學研究成果,考察文字孳乳演變軌跡的結(jié)晶。其《中國聲韻學》一書,則如陳新雄教授在《幾本有價值的聲韻學要籍簡介》中稱道的那樣:“敘述頗為簡明,編排也頗有秩序,立論多本章炳麟、黃侃的說法,參以語音學原理,是一部值得推薦的聲韻學要籍”[15]。

        (二)楚辭學研究具有更宏闊的視野

        研治楚辭需要有宏闊的視野,能夠把觸角伸展到楚辭之外,以經(jīng)治騷,以史證騷,而不是就騷論騷,這是章太炎、姜亮夫兩代學人共通之道。

        研究楚辭學的難點之一,在于名物考證無確切和直接的證據(jù),只能在其他領(lǐng)域加以印證。章太炎考證《離騷》“蹇脩”一詞,就采用了以史證騷、以經(jīng)治騷的方法?!峨x騷》“吾令蹇脩以為理”句,王逸認為其中的“蹇脩”乃是“伏羲氏之臣”。章太炎則在考察《漢書·古今人表》之后,發(fā)現(xiàn)上古人物中并無“蹇脩”之名,從而用“以史證騷”的方法推翻了王注。章氏進一步通過《爾雅·釋樂》 “徒鼓鐘謂之修,徒鼓磬謂之蹇”的記載,論證“蹇脩”實為聲樂,其證據(jù)堅實,解決了兩千余年來的一個文字懸案。[16]這一結(jié)論得到楚辭學界普遍的贊譽,湯炳正評價其“當為不易之論”[17]。姜亮夫?qū)φ绿紫壬毦呋垩鄣陌l(fā)現(xiàn)表示欽佩,稱“此說最為有致”[18]。但他對《爾雅·釋樂》的記載仍然表示懷疑,因而將“蹇脩”一詞改以通假釋之。章氏師生所作的認定,實是以經(jīng)學治騷的一大創(chuàng)獲。治國學要有宏通的視野,僅限于楚辭的純文學研究固然有其價值,卻很難有大的突破。有鑒于此,姜亮夫、聞一多等楚辭學者,都能以宏通的視野研治楚辭,在這個流派的學者身上即隱約可見章氏實證之學的遺風。[19]

        此外,對于《楚辭》的成書問題,傳統(tǒng)觀點認為是由劉向纂輯而成,王逸《離騷后敘》就說:“逮至劉向,典校經(jīng)書,分為十六卷?!盵20]所以,《四庫全書總目》肯定“裒屈、宋諸賦,定名《楚辭》,自劉向始也?!盵21]不過這個觀點一度被現(xiàn)代學界所否定。朱東潤就認為“《楚辭》出于后漢王逸”,所為“劉向所集”,不過是“王逸假以自重”而已。[22]湯炳正以《楚辭釋文》排序為據(jù),認為世傳十七卷本的王逸《楚辭章句》,“乃先秦到東漢這一較長的歷史時期中積累而成,并不是劉向一人所纂輯的?!盵23]客觀上講,學界質(zhì)疑劉向最早纂輯《楚辭》有其道理,因為在劉向之前的文獻中早有“楚辭”之語。金開誠就推測在劉向編定十六卷本《楚辭》之前,應該有更早版本的楚辭選集,因為“漢時之書無非是聯(lián)簡成冊、束帛成卷而已?!盵24]

        基于這樣的事實,章太炎圍繞《楚辭》成書問題,提出“《楚辭》傳自淮南”的觀點[25],姜亮夫則在章氏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認為:“自《離騷》至《招隱》為書,必劉安之所為”;“淮南都壽春,本楚之舊壤,屈子放江北,必曾流浪其地,則民間必多傳屈子作品,安得與招致之賓客,從事搜集,故今傳屈原作品,皆已在楚辭的藝術(shù)形態(tài)及其傳播研究此事中矣。此可謂漢人所傳屈子文集之最早傳本云?!盵26]至此,在歷代學者前后相繼的合理推測下,學界才逐漸趨于定論,認為楚辭作品最初是以單篇形式流傳,至淮南王劉安時始因封地之便,纂輯成書。[27]

        (三)以歷史學的宏大為學術(shù)歸宿

        章太炎晚年學術(shù)日益趨于史學。日軍進逼,他預感國家將遭遇沉淪,因而當有人問及:可有永久寶貴的國粹?他回答:“有之,即其國以往之歷史也?!睂Υ耍X穆沉痛寫道,章太炎“僅此一言,足以百世矣”[28]。

        這樣的學術(shù)心態(tài)影響到他對弟子的言傳身教。姜亮夫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后,即傾心于對歷史學的探討。曾立志仿裴松之《三國志注》之體例為《宋史注》,為此閱讀了大量的唐宋別集及筆記。因種種原因,《宋史注》后來未能完成,但另外成就了1933年上海民族月刊社出版的《夏殷民族考》、1937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歷代名人年里碑傳綜表》等書,成為姜亮夫研究歷史學的開端。[29]

        姜亮夫自述說:章太炎先生曾切實指示他“從杜佑通典入手”讀史,他自身也覺察到歷史乃民族之大根大本,切實研讀史學,才能使文字學、聲韻學擁有堅實的基礎(chǔ)。當時他一方面教書,另一方面為了生計而兼職編書,章太炎告誡他要做一個向著真正學術(shù)道路前進的人,并把“文章合為事而著,歌詩合為時而作”這兩句話提得很高,既透徹發(fā)揮“甚深微妙”之義,又緊貼民族興亡,使姜亮夫深感“這是合于父親影響我的愛國思想的,使我座上發(fā)大冷汗,誓本先生之言做去”;“章先生以歷史為基礎(chǔ)的教導,給我以勇氣和信心”,“不要作空疏之學、嘩眾取寵之學”,從而實現(xiàn)姜亮夫繼成都高師、清華國學研究院后求學路上的“第三變”[30]。

        (四)明了剪裁與選擇為學術(shù)基本之道

        在經(jīng)歷學術(shù)生涯第三變之后,姜亮夫?qū)v史學的意義有了新的領(lǐng)悟。但正如他事后追憶:“當時我又有些發(fā)腦熱,狂想遍注二十四史。大家批評《宋史》最蕪雜,于是我就想從《宋史》著手,把宋人文集盡量看過,作為每個人物的碑傳材料。要仿裴松之《三國志》注例為之注,抄了三百來種的宋人文集,同時也看了些宋、元、明人的筆記,覺得可貴材料很多,每天扣足兩冊,作了記號,分類剪貼,成為社會、經(jīng)濟史料兩類。”[30]

        有見于此,章太炎對姜亮夫刻意旁敲側(cè)擊,借助談及甲骨文研究的問題,便以“食肉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為喻,勸導他不必事事親嘗。同時又諄諄教誨說:“讀書和鬧革命是不同的。鬧革命開始要有一股熱忱,讀書自然也要有一股熱忱,但革命熱忱是爆發(fā)性的,爆發(fā)后不回頭;讀書的熱忱是咀嚼性的,要細細地體會比較?!边@段話深深印在姜亮夫的腦海。

        1934年,章太炎又為姜亮夫親書一副楹聯(lián):“多智而擇,博學而算;上通不困,幽居不淫。”其上聯(lián)語出自《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意指有修養(yǎng)的人雖廣泛學習,還要能夠加以選擇和鑒別。章太炎進一步對姜亮夫說:“亮夫,我老老實實對你說,你的毛病恐怕在‘博學不算’,你什么都要讀,不計算自己有多少精力。‘多智’應有選擇,做學問,不要不加選擇?!盵31]章太炎的教導切中姜亮夫的毛病,他當即叩頭致謝,并立誓引以為戒。

        四、姜亮夫?qū)φ绿讓W術(shù)偏執(zhí)的辯護與糾正

        教學相長,學術(shù)的受益往往都不是單方面的,在文字學和楚辭學領(lǐng)域,姜亮夫?qū)φ率系膶W問就多有延伸和發(fā)展。此外,章太炎治學嚴謹,對當時方興未艾的甲骨學卻一直持不信任態(tài)度。章太炎知道姜亮夫曾隨王國維治甲骨學,頗不以為然,于是就對姜亮夫發(fā)表一段針對甲骨文的看法:其一,對甲骨文的來源保持懷疑;其二,認為搞語言文字研究,重心應在許慎的《說文解字》,適當參照殷周金文即可,不必鉆研不可靠的東西。對于王國維借助甲骨文論證《史記》有關(guān)商代史實,章太炎委婉評價說:“王君證《史記·殷本紀》無虛言,說明史公書之可貴,而《殷周制度論》亦能服人心腹”,但即便如此,也不足以成為后人研習甲骨文的理由,因為甲骨文“真?zhèn)坞y辨”,所謂“食肉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即指此而發(fā)。章太炎又說:“凡大儒之學,以關(guān)族性為圭臬,何必定馬肝?馬肝亦有毒,何必為此雕蟲小技?”對甲骨文的懷疑與蔑視,溢于言表。20 世紀初,中國學界曾因甲骨文、敦煌遺書、秦漢簡牘及明清檔案等新問世材料的運用,而使傳統(tǒng)學術(shù)研究有了重大突破。但作為在學界一言九鼎的章太炎,卻長期對這些新材料存有偏見,后人將其懷疑歸納為四個方面:“以今文疑群經(jīng),以贗器校正史,以甲骨黜許書,以臆說誣諸子”。

        姜亮夫內(nèi)心并不認同這種看法,但他對章太炎先生的初衷仍然予以肯定,認為“凡所勉勖者,皆期望與鼓勵之辭;而所指斥,皆出真誠,有似嚴父,而愛護之實有似慈母?!盵32]但在甲骨學研究方面,他并不打算遵照章太炎的意見去做,而是依然執(zhí)著于甲骨研究,認定“甲文為中國較早之文學,雜證八卦后于甲文及《易》為春秋戰(zhàn)國時術(shù)數(shù)之學”。這一觀點刊布為文,引起章太炎極大的不滿。章門弟子中地位最高的黃侃,也是姜亮夫極其敬重之一人,在其《日記》癸酉四月廿七日丁亥條下記載:“云南人姜寅清來,嘗稱從予講,省記良是。其人蓋用心于龜殼子者,王忠愍(國維)之徒也,非吾徒也”[33],其態(tài)度比乃師還要更顯固執(zhí)。

        章太炎和黃侃對甲骨學的態(tài)度,姜亮夫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卻并未退縮。在赴章門拜謁時,章太炎溫語喻之曰:“凡學須有益于人,不然亦當有益于事。古史誠荒渺難稽,然立說固與前人違異,亦必其可信乎?治小學為讀書一法,偶采吉金可也,泛涉甲文以默契于我心,出之以謹嚴,亦可也,必以此而證古史,其術(shù)最工眇,要近虛造,不可妄作。”在姜亮夫赴歐洲留學前夕,章太炎設(shè)宴款待,席間“復言甲骨不能相信”。姜亮夫一方面為章太炎辯護說:“甲骨出處不明,又無其他有力佐證,當時唱之者如劉鐵云輩,又非篤行純學之士,孫詒讓亦謹嚴無他規(guī)模,以一融通四會之學人,欲其貿(mào)然承認一種新學問,有所不能,亦有所不可,故早年之指陳吉金、甲骨之弊者,宜也”,對章太炎表現(xiàn)出相當?shù)睦斫?。另一方面,姜亮夫并未知難而退,反向太炎師笑以請曰:“倘有的證,足使先生信其為殷商時物,則先生亦將為鼓吹乎?”章太炎笑回:“但恐君輩終不能得的證耳?!睆膶υ捴锌梢?,章太炎對金文及甲骨,并不是為抵制而抵制,而是因其“來歷不明”而疑之。隨著甲骨文研究的日益成熟,成果日益豐富,加之姜亮夫等弟子的宣傳與說服,章太炎的態(tài)度也相應出現(xiàn)松動,“此固治學謹嚴者應有之態(tài)度,世人方以此見詬,蓋不思之甚耳?!盵34]

        五、結(jié)語

        在姜亮夫成為章太炎先生及門弟子之后,雖然二人當面接觸的機會并不太多,但所受影響卻不容忽略,以至姜亮夫事后追憶說:“暇日走同孚里問業(yè),乃昫昫如老嫗,字愛之情,悃直無私,既服其學,亦服其人,十余年馨香以祝者,得一二現(xiàn)實?!薄疤紫壬桃妫刮乙簧苡脽o窮,使我一生不敢稍怠?!闭前ㄕ绿自趦?nèi)的幾位學識宏通的大師引領(lǐng),才為他開啟了迥然有別于世俗人生的學術(shù)殿堂。

        就章太炎方面而言,他門生弟子遍天下,同時行事復雜,缺點與優(yōu)點一樣突出,常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以致于以“瘋子”名之。但他能針對每一位弟子的特長進行因材施教,對弟子的創(chuàng)新總是持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章門弟子之所以能在各自領(lǐng)域有所創(chuàng)新和成就,與其理解與包容有莫大關(guān)系。太炎晚年曾引戴震語云:“大國手門下,只能出二國手;而二國手門下,卻能出大國手”,原因在于“大國手”的弟子,往往在老師的陰影下亦步亦趨,不敢超越雷池。[35]有鑒于此,他鼓勵學生“以能有發(fā)明者為貴,不主墨守”[36],即使是弟子“背離師道”,也寬容待之。對于章太炎晚年沉溺國學的態(tài)度,引領(lǐng)新文化運動風潮的弟子多半都不認同,周作人、魯迅等尤其激烈。周作人干脆公開“謝本師”,宣布與章太炎倡導國學之路劃清界限[37];魯迅也曾說太炎先生“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別人所幫造的墻,和時代隔絕”[38]。盡管如此,章太炎北游時照樣與周作人共宴合影,并為其手書條幅;臨終前的魯迅,則依然對太炎先生懷有深厚敬意。包括姜亮夫在內(nèi)的章門弟子,敢于突破師說樊籬,從而共同構(gòu)筑起近代中國學術(shù)界最具魅力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39]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0| 成人无码h真人在线网站| 中文字幕大乳少妇|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国产短视频的方法|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欧美整片第一页| 成人性生交c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看| av有码在线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亚洲黄色天堂网站在线观看禁18|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欧洲亚洲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二三区中文字幕|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日本丰满人妻xxxxxhd|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av网站国产主播在线|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国产AV边打电话边出轨|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真人做爰试看120秒|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1000| 中国男女黄色完整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奥田咲| 久久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