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霖
摘要:新課標倡導初中英語教學應引導學生多接觸、學習不同類型的語篇,培養(yǎng)學生語篇意識,促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語篇進行交流和表達。傳統(tǒng)只注重詞匯與語法講解的碎片化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诖耍恼禄谡Z篇分析理論,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展開積極探索,以期能夠為廣大同仁提供思路借鑒與實踐參考。
關鍵詞:語篇分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是初中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與關鍵內容。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由于文本篇幅較長、生詞較多,教師往往習慣將閱讀文本分為若干部分進行處理,雖然這種教學處理方式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所掌握的大多是碎片化、淺表化的知識信息,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層理解與宏觀把握。而通過開展基于語篇分析的閱讀教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從語篇角度對閱讀材料進行整體研讀,學生通過分析、理解語篇的各個構成要素及其在語篇中的不同作用,能夠更加深入、全面地認識文章,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思路與結構。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接觸和學習不同類型的語篇,熟悉生活中常見的語篇形式,把握不同語篇的結構特征、文體特征以及表達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語篇意義的理解,還可幫助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各種類型的語篇進行表達與交流?!币虼耍诔踔杏⒄Z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樹立語篇意識,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深層研讀—整體把握閱讀文本,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整體質量。
一、初中英語閱讀語篇分析關鍵步驟
(一)找出關鍵句,體會中心思想
英語閱讀理解的關鍵在于找出文本中的關鍵句,并就此總結概括出全文主旨。在理解主旨、把握中心思想后,學生便可以此為導向,去猜測、想象文本的走向,理解作者想要傳遞的思想與情感?,F(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中編排的很多文章都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與中心思想,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段內容。也能夠幫助我們站在一個制高點上去理解文章含義,對答題有所幫助。而且這個關鍵句不僅指的是整篇文章的關鍵句,也包括每一段落的段落關鍵句。通常情況下就是每段中的第一句話,把第一句話讀透、讀明白,就能夠很好地掌握全段的含義。而且在正式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通常是一道題目對應一個段落,所以充分了解段意更有利于幫助我們做對題目。
(二)搜索轉折詞,抓住文章本意
我國學生在做英文閱讀理解、在閱讀英文文章時,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詞匯的不理解。由于我們掌握的詞匯數(shù)量有限,有時候很難去理解每個單詞的意思。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對整句話、整個段落、整篇文章的理解。在閱讀英文文章時,我們要注意的是“轉折同”的重要性,像“但是”“然而”“結果”這種表示轉折意義或因果連接關鍵同。這些詞匯后面的內容往往就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出題人在題目設置時也喜歡用這些轉折同后的句子作為答案選項或者迷惑選項內。所以,在閱讀時我們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一大長串的英語句子所欺騙,把重點放在轉折同后面的句子上,判斷出作者寫這句話的主要意圖。
(三)優(yōu)化理解,統(tǒng)籌文章脈絡
初中英語相對來說還比較簡單,沒有太多復雜的句子成分,也沒有太多高難度的單詞。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做閱讀題目,包括日常閱讀英文文章時,重點并不是讓他們認識文章中的每一個英文單詞。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脈絡統(tǒng)籌”的閱讀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完全可以跳過這個單詞,并不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甚至我們可以根據(jù)上下文作者的情感趨向與寫作內容判斷出這個單詞的意思,這也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法。學會省略或者大膽判斷是英文閱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學生可以閱讀每一段落的第一句話,以此理清文章的脈絡,從而理解整篇文章作者的寫作目的。往往最后一段是總結段,學生閱讀最后一段就能夠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所以統(tǒng)籌文章脈絡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篇分析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二、基于語篇分析理論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開展策略
初中英語在載體和文章內容上都與小學英語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其脫離了簡單的對話式內容,結構多是以段落式的結構呈現(xiàn)。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多進行語篇分析,為學生打好基礎,使得學生在閱讀理解與學習中能夠熟練分析閱讀步驟,為后續(xù)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整理陌生單詞,夯實基礎
英語閱讀理解并不是單純的讀,在閱讀、解題的過程中都存在一些技巧、方法,語篇分析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教師同樣應該將詞匯擺在極為重要的位置,而陌生單詞則是閱讀這座“高樓大廈”的“地基”。只有將地基打好,閱讀的開展才會更加穩(wěn)健。因此,教師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課本上的單詞,還應該在課外英語閱讀時有意識地對陌生單詞進行整理,讓學生的詞匯量得到拓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生詞本”,將平時閱讀中遇到的陌生單詞匯總到本子中,定期開展交流分享會。最后,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找到生字詞的記憶掌握方法,夯實英語閱讀的基礎。
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針對性的解釋,結合具體的文本,在文章中針對一些生詞的概念或者詞匯做解釋,例如在學習“aslo”和“too”的兩者過程中,教師可以為什么列舉“They like to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nd we? ? ? ? ? ? like to learn by reading?!薄癝he is a? nurse,and Im a nurse,? ? ? ? ? .”并引導讓學生結合具體情景,這兩個詞的區(qū)別與具體用法。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jù)內在邏輯關系,包括對比關系、因果關系或者是同義詞等,對陌生的單詞進行具體的分析。
(二)找提示語,統(tǒng)籌脈絡
相對于其他階段的英語學習,初中英語相對簡單,句子成分并不復雜,也不涵蓋太多高難度的單詞。因此,教師在引導開展閱讀教學中,尤其是在日常閱讀的過程中,不能過于注重讓學生了解、認識文本中每一個英文單詞。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掌握“脈絡統(tǒng)籌”這種方法,跳過一些不認識的單詞(這些單詞往往并不會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尋找提示語,系統(tǒng)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趨向、寫作內容,對單詞的意義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每一個段首句(即提示語)把握文章脈絡,理解后續(xù)的寫作目的。
在Go for it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Its raining!”的閱讀部分,這部分是書信的形式。在每個段落都有提示語,第一封信以“Hows it going?”為提示語,對朋友Jane進行了簡單的問候;在第二封信中,則是以“Hows your summer vacation going?”為提示語,然后向朋友介紹了自己和家人去歐洲旅游的見聞。每一個段落的提示語、連接詞都有助于整篇文本的脈絡梳理,對文本閱讀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三)開展模仿練習,形成常態(tài)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書本中的課文雖然重要,教師需要把握好每一次講授課程的機會,積極開展語篇分析工作。但是,教師也需要認識到,初中英語的課文總體數(shù)量并不多,學生無法通過短短幾篇文本,深入體會語篇閱讀分析的技巧。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練習題的機會,讓學生自己模仿練習語篇分析的步驟,引導學生梳理好每一個分析步驟。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也可以節(jié)約教師講解分析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形成閱讀學習的常態(tài)。
在教學九年級Unit2的閱讀部分“The Spirit of Christmas”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模仿分析,先對文本的主題內容進行明確,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圣誕節(jié)的認知,說一說自己了解的圣誕節(jié)風俗、圣誕節(jié)的由來,為后續(xù)的閱讀教學打好基礎。隨后,教師再讓學生尋找與圣誕節(jié)的背景資料,通過視頻、文檔、圖片的形式去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其中也包括一些英文素材的分享,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信息素材。最后,教師再鼓勵學生在語篇分析中開展思考與預測等活動,進一步把握文本的行文思路,從現(xiàn)有的文本內容入手,找到關于奧運會的更多信息,把握作者的寫作主旨。
(四)設計班本課程,培養(yǎng)習慣
通常情況下,班本課程是以班級為單位,師生雙方共同開發(fā)的富有班級特色課程。班本課程相對于一般的文本教學,以學生自主體驗為成長方式,通過全員參與、主動探索、自我嘗試、內心感觸等不同的途徑,感受英語閱讀課程的魅力,在班本課程的帶動下形成良好習慣。因此,教師首先要對班級現(xiàn)有學生的閱讀情況,包括閱讀能力、喜好等進行分析。另外,教師應該對課本現(xiàn)有的閱讀文本、話題內容進行分析,找到專題提煉的點,帶動學生一起豐富閱讀素材庫,運用語篇分析等不同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在七年級下冊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閱讀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在微博、微信等不同平臺,通過圖片、英語素材的分享來展現(xiàn)自己的旅行過程。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文章歸入到班本課程中,讓學生一起開展閱讀活動,分析每篇文章的閱讀思路與整體脈絡。在這種帶動之下,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結語
任何新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落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在不斷探索中逐步推進,英語教學改革更是如此。因此,語篇分析理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我們把握其中的關鍵步驟,引導學生逐步適應這種閱讀教學方法。只有學生慢慢適應,在課堂上與教師做好配合,才能更好地推動語篇分析理論的落實,才能讓學生在語篇分析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才能不斷提升英語教學成效,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娟.語篇分析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28):21-22.
[2]周雯靜.基于語篇分析,滲透3R閱讀技巧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以廣東中考B篇閱讀說明文教學為例[J].校園英語,2021(33):227-228.
[3]王穎婷.基于語篇分析的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試題例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44(07):7-12.
[4]葛婷婷.基于語篇分析的初中英語對話語篇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44(04):50-55.
[5]儲曉燕.淺談初中英語閱讀中語篇分析教學法的應用[J].英語畫刊(初中版),2021(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