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 030006)
“琵琶”二字,是由其特有的兩種彈奏手法被定義。向左下方彈奏的音色通“琵”的發(fā)音,向右上方挑起的音色通“琶”的發(fā)音,這兩種發(fā)音決定了琵琶的名字。早在公元5、6世紀(jì)琵琶是橫抱用撥子演奏的,到了隋唐時期,琵琶已發(fā)展到由橫抱變?yōu)樨Q抱,撥子彈奏變?yōu)槭种笍椬唷r代在進步,琵琶演奏技法在演奏家們的手中得以不斷傳承發(fā)展,現(xiàn)已經(jīng)形成一套豐富的演奏技法了。輪指也已成為琵琶的常用演奏技法了。
1.輪指,是琵琶演奏中右手重要的技法之一,它是由右手的五個手指連續(xù)撥弦發(fā)聲的一種音線類的演奏技法,“輪指”亦稱“輪”,它是彈挑技法的延伸技法。一個全輪,是由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彈出,拇指挑進,共得五聲。
2.輪指技法的演奏。輪指屬于音線類技法,那么在琵琶演奏過程中,臂的重量(重力)作用不能夠中斷和分割的,即在演奏過程中,不管時值多長或多短,音量是大還是小,臂重始終在弦上作用。演奏時,右手是自然的半握拳狀、使虎口形成橢圓形,像握雞蛋的感覺,手腕可以微勾,小臂放松,手心、小臂和面板呈平行,大臂自然下垂,肩胛骨下沉。指甲用正鋒較多,一般來說觸弦要淺,觸弦速度要快,觸弦角度于面板方向約呈40度左右。觸弦位置大約在復(fù)手上方6厘米處。在這個位置上面彈奏出的聲音自然、明亮、柔和,在復(fù)手上方約6厘米這個位置下面彈出來的聲音較尖銳、剛硬。因此,在不同的樂曲中具體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因為五根手指長短、粗細和運動方向有所差異,所以五根手指奏出的聲音也會有所差異,實屬正常。但我們訓(xùn)練的時候,在控制力、獨立性、靈活性和力量上力求平衡,讓這種差異減少到最小。
大體分為兩種:上出輪(兩種彈法;a、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依次撥弦。b、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大拇指依次撥弦),下出輪(小拇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依次撥弦)。如今的琵琶演奏中大都是上出輪較多,上出輪還可以演變?yōu)殡p弦輪(兩條相鄰的弦作輪)、三弦輪(三條相鄰的弦作輪)、三指輪(食指、中指、大拇指依次撥弦)、四指輪亦稱半輪(大拇指或小拇指不參與撥弦)、四指長輪(兩個以上四指輪連綴演奏)滿輪(四條弦上作輪),長輪(兩個以上的輪指連綴在一起演奏)。
輪指演奏技法通常運用在,音樂中旋律性較強或者使用在長音節(jié)演奏中。以下是幾種輪指的匯組指法。
(1)劃輪
食指先從纏弦向一弦劃過得一琶音,緊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指的順序彈撥一弦。這是結(jié)合兩種指法而形成的一種琵琶復(fù)合輪指指法。大多在舒緩、清雅的曲目中使用,在“劃輪”的演奏時,要注意把控力度,手指手腕靈活調(diào)配,自然劃動其四條弦,使得四條弦的入弦深度從纏弦向子弦逐弦加深,同時還要注意弦與指甲間的角度。
(2)掃輪
食指按從纏弦至子弦順序掃過四根弦后順著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大指的順序彈奏輪指,從食指掃到第一根弦時候就相當(dāng)于輪指中第一根手指的開始。這種指法是掃弦和輪的有機結(jié)合,更加豐富了輪指的表現(xiàn)力?!皰咻啞倍嘤糜趬蚜?、氣吞山河的曲調(diào)中。在演奏“掃輪時,要注意掃弦要使四根弦發(fā)音同聲。輪指與掃弦間的銜接時間要快,以達成“渾然一體”的感覺。
(3)拂輪
拇指從右方自子弦挑向纏弦后接輪指,既先拂后輪,它和“掃輪”同樣注重重頭音,以渲染烘托氛圍?!胺鬏啞焙汀皰咻啞痹谇榫w上的用法大致相同,大多用于慷慨激昂的曲調(diào)上。由于“拂”和“掃”在演奏中所用的手指不同,所以他們在音色上還是有著不同之處的。演奏“拂輪”時,要注重拂弦的角度,四根弦發(fā)音如同一聲,“拂”和“輪”間注意銜接緊密,不能有絲毫斷層。
(4)掃拂輪
“掃拂輪”是“掃、拂、輪”的一種復(fù)合指法。在現(xiàn)代文化曲庫中,部分曲目單用“掃輪”或是單用“拂輪”,對樂曲有氣氛的表達有一定的欠缺?!皰叻鬏啞鼻∏〖訌娏藢非鷼夥盏谋磉_。運用“掃拂輪”時,要注意“掃、拂、輪”在演奏中的銜接緊密流暢。
(5)挑輪
“挑輪”是一種拇指挑里面弦其它四指緊接著撥外面的弦做輪,相互配合形成的一種指法。使用“挑輪”的旋律,拇指挑里弦具有伴奏效果,極大加強了琵琶的表演力。
(6)勾輪
“勾輪”是一種拇指先勾里弦其它四指緊接著撥外面的弦做輪,相互配合形成的一種指法。和“挑輪”意思差不多,不同的是在伴奏效果中不強調(diào)里弦的時候用勾輪。
由于音樂作品的速度不同,節(jié)奏有快有慢,輪指可以根據(jù)樂曲的需要,奏出慢速輪、中速輪和快速輪。有些樂曲還需要用到定速輪和定數(shù)輪等。
一般兩拍以上的長音,比較抒情的音樂都可以用長輪來演奏,使時值保持,《春江花月夜》,第8至10小節(jié),第二段至第六段,每段的開始都是長音,用的都是長輪?!蛾愃濉返?01小節(jié)、104和105小節(jié)的輪指是下出輪,為了在一個輪里奏出弱漸強。
一般來說,中速輪用的比較多,大多抒情的地方都用中速輪,《彝族舞曲》第43小節(jié)至第54小節(jié),這段抒情的音樂用的是中速輪,一拍四個輪??焖佥喴话阌迷诜e極的、歡快的、輕松的音樂當(dāng)中,《天山之春》第45小節(jié)至第59小節(jié),《彝族舞曲》第100小節(jié)至111小節(jié),這兩段音樂就是一拍一個輪,而且速率還比較快?!栋酝跣都住贰皠e姬”就運用了慢速輪,加上左手推拉等技法表現(xiàn)項羽與虞姬訣別的不舍、無奈、悲痛之感?!栋酝跣都住贰俺枰欢巍庇杏瞄L輪,而且是大指起板,這段音樂運用的輪指既要定數(shù)還要定速,慢速輪,一拍兩個輪,表現(xiàn)出風(fēng)聲傳來,隱隱約約,心煩意亂,聲音時兒遠時而近,在演奏中強弱也隨之變化?!墩丫鋈返?0小節(jié)就用了三指輪,表現(xiàn)昭君除了剛毅、豪放,還有俏麗、秀美的一面?!兑妥逦枨返?5小節(jié)至第38小節(jié)都是雙輪既奏出了激情,也奏出了和音?!稙憸娲簳浴返?2小節(jié)至第55小節(jié),用長輪奏出輕快的音樂,經(jīng)反復(fù)試驗,這段長輪用小指不參與運動的四指輪長輪比較合適?!短斐亍返?5小節(jié)運用了勾四弦的勾輪,就是為了有個不一樣的聲音,但不突出?!栋酝跣都住贰ⅰ妒媛穹愤@兩首樂曲引子都有滿輪,有掃輪?!按荡颉币欢巍伴L輪”,節(jié)奏性要強,表現(xiàn)古代行軍時的威嚴(yán)、步發(fā)整齊,嚴(yán)肅,由遠而近,有模仿吹管的聲音,這段長輪中間夾有挑輪和拂輪?!独茄郎轿鍓咽俊烽_頭就運用了掃拂輪,模仿號角聲,但此時的號角聲低沉、悲壯,預(yù)示著慘烈的戰(zhàn)斗即將來臨,表現(xiàn)五壯士的英勇壯舉。《陳隋》中第25小節(jié)第二個音是七指輪奏出重音感?!洞航ㄔ乱埂芬拥谌渚陀昧恕皠澼啞?,江上賞月之美,秀麗的夜景,有安靜輕松之感?!蛾柎喊籽愤\用四指輪很典型的一首樂曲,《紫竹調(diào)》也是很多地方有半輪的演奏,這兩首樂曲有很多處的四指輪是有節(jié)奏的,王范地先生稱之為“節(jié)奏輪”。具有靈性、活潑的音樂特性。這樣的彈奏技法,可以使演奏突出了顆粒感的清晰和音色的明亮。
在一首作品中無論哪種指法的運用,都不是獨立或孤立的,經(jīng)常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演奏當(dāng)中無論哪種輪,都要奏到每個手指之間時值相等,力度相近,音色相對統(tǒng)一。由于每個手指長短粗細都不一樣,無論如何練習(xí)都不會達到力度一樣、音色統(tǒng)一。而恰恰它的魅力也在于各個手指之間因長短粗細各異,無論如何練習(xí)也會稍有變化的“曲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