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波
【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教材內容教學時有必要對學生滲透德育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習慣基本已經定型,歷史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歷史成績,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歷史課堂的價值取向,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今后的大學學習以及步入社會后的工作做好準備。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推動下,歷史教師在課堂活動開展時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綜合學習歷史知識。
【關鍵詞】情境;思考;德育;生活
前言:
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很有必要為學生引入德育教育內容,促使學生全方位、多方面發(fā)展,提高學生在實際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善學生的身心健康,為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在當今形式下,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具有重要意義,這個時期學生更容易受到各種價值觀念的影響,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端正自己的行為習慣。
一、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
在高中歷史教育中,由于歷史事件距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聚比較遠,歷史知識比較抽象,使得學生無法準確理解和把握歷史知識,很難將課堂上學習的歷史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一問題的存在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教師的德育教育也無法有效開展。高中歷史教師可以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引發(fā)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深入思考,保證學生在歷史德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能得到明顯提升。例如:在學習第24課《全民族浴血奮戰(zhàn)與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內容的時候,現(xiàn)在的學生從小就生活在和平年代,很難理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狀況中,無法直觀的感受到戰(zhàn)士們在戰(zhàn)場上的艱苦條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歷史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歷史影視資料,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孝義建黨第一址,孝義抗日模范村,讓學生深入了解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況,并且在此基礎上介紹抗日英雄的歷史事跡。當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分析時,會更容易理解人物的偉大形象,讓學生更加主動的進行課本內容的思考分析,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積極開展德育活動
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知識的教學中,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課堂學習內容,讓學生時刻保持學習知識的新鮮感和好奇心。通過歷史德育教學的開展,不僅能高效的完成德育工作,還能讓學生學好歷史知識。歷史教師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觀看歷史影片資料,開展歷史故事演講會的活動。通過對這些歷史德育活動的開展,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愿意配合教師的德育工作。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開展德育活動,需要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不要為了開展活動而開設活動,要確保每一次活動都能讓學生收獲知識。例如:在教學《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采用視頻的方式導入新課,讓學生欣賞圓明園被毀滅之前的壯麗美景,然后讓學生觀看八國聯(lián)軍的行為。學生在觀看影片的同時,內心會產生很多想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討論交流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知識不僅要明白這一段歷史,而是培養(yǎng)學生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奮斗。這種德育和娛樂相結合的方法,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會更感興趣。
三、展現(xiàn)生活歷史素材,激活學生思想情感
在歷史教材中會出現(xiàn)很多名人事跡與重大的歷史事件,這些內容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對名人故事進行適當?shù)耐卣?,為學生呈現(xiàn)積極樂觀的精神,這樣學生對自己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會更強,學生在課下會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以名人作為榜樣進行學習。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從心靈上喚起學生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還能轉化學生奮發(fā)進去的學習動力。例如:在教學新中國成立時的相關資料時,教師可以播放電視劇《覺醒年代》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感。在劇中涌現(xiàn)出了很多為了宣傳新思想而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人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悟他們心中為了全國人民擺脫封建帝制的奉獻精神,學生可以明白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面對失敗和挫折時要保持永不言敗的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學生的抗壓能力就會更強,會有更加堅定的意志。
結語:
歷史教育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具備重要地位,對于教師而言開展德育教學是新時期教學的重大挑戰(zhàn),需要教師更好地利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在學好歷史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對于生活中常見的是非問題有正確的評判標準。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探究新型教學方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友兵.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歷史德育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2):93-94.
[2]袁婧.以史育人——談高中歷史德育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32):226.
[3]張愛珍.高中歷史德育教育中常見問題及對策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60.
[4]劉莉.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歷史德育教學研究[J].文淵,2021(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