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鵬程
一、家校合作,各美其美,不可或缺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元、最重要的生產(chǎn)單位、最核心的經(jīng)濟組織、最可依賴的精神家園。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痹嫉慕逃顒悠鹪从谑股鐣蓡T適應群體社會生活和群體生產(chǎn)活動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是在生活實踐過程中進行的。
家庭教育因家庭而生、伴家庭而長、隨家庭而興、跟家庭而旺?!霸诩彝サ慕逃笔怯行蔚?、具體的,與學校教育在邏輯上是相通的。“教育在家庭中”是平凡的、平常的,具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效,正如馬克思所言:“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圣呢?!”同理,對兒童而言,還有什么教育比家庭教育更為有效呢?!
既沒有脫離家庭教育的純粹學校教育,也沒有脫離學校教育的純粹家庭教育。教育是一個功能完備、體系順暢、富有效率的有機整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作為三根支柱撐起教育的宏偉大廈。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利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復雜的任務,最完美的教育應是兩者的有機結(jié)合?!?/p>
二、家校合作,美人之美,既“合”又“作”
家校合作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與優(yōu)質(zhì)的學校教育為了共同的育人目標在時間與空間、手段與方法、主體與客體的合理分工、科學協(xié)同而產(chǎn)生的有效率、有價值、有成效的教育活動的總和。因此,家校合作的關鍵是“各美其美”,既要揚長避短,也要揚長補短。
(一)在教育目標上“合”“作”的方向不迷糊
作為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應自覺“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而服務的落腳點在于應科學回答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具體通過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來實現(xiàn)。時代新人是真人:認真之人,純真之人;是善人:容人之人,助人之人;是美人:甜美之人,尚美之人;是能人:干事之人,成事之人;是個人:獨立之人,獨特之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善于引導學生越過“自然境界”,跨過“功利境界”,進入“道德境界”,還要向往“天地境界”。
(二)在教育理念上“合”“作”的認識不含糊
理念是發(fā)展的先導。改變理念就可以改變世界。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捌啤奔倚:献鞯摹靶闹兄\”就是要樹立以下理念:樹立共同成長理念。教師家長的教育行為一旦聚焦學生、聚焦學生成長、聚焦學生自然自己自由自覺地成長,伴隨成長的老師應成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家長應成為一名“喜歡而且經(jīng)常與孩子接近,樂于和孩子一起解決困難,善于和孩子交流、溝通思想感情,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家中有明確的規(guī)矩可循,根據(jù)年齡特點給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標并決不作過分的要求,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歡樂家庭氛圍”的好家長。
樹立德藝雙馨的理念。教師,靠綜合素質(zhì)引領學生;家長靠親情才情熱情走進孩子內(nèi)心世界。
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師家長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發(fā)展。
樹立體美俱進的理念。家校合作根本是育人為本,而育人為本的關鍵是德育為先、能力為重、體美俱進、全面發(fā)展。但體育與美育是家教合作的短板,補齊短板則是當務之急。
(三)在教育方法上“合”“作”的行為不膩糊
教學的底線在于不忘常識,有趣好玩、有用利人;不違常理,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不越常規(guī),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
(四)在教育責任上“合”“作”的擔當不模糊
在“以身示范”上“合”,在“引領點撥”上“合”,在“發(fā)現(xiàn)激勵”上“合”。
三、家校合作,美美與共,任重道遠
強國必強教,強教必強家校合作。強的家校合作取決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互補性、倍增性;是心甘情愿、心滿意足的合作,是服從成長的合作,是遵循規(guī)律、遵守規(guī)則的合作,是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的合作。
人民滿意的教育必是“家校合作”并取得實際成效的教育。
家校合作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做好不易,做優(yōu)更難。只要遵循規(guī)律,立足實際,持之以恒,埋頭苦干,一定可以做出不凡的業(yè)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