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麗
關鍵詞:小學低年段;體育鍛煉;興趣培養(yǎng);策略探究
小學低年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活潑好動、思維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教育應該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從而為其之后的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該重視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尋找正確的辦法引導學生樹立主動鍛煉的思想意識。雖然這個階段的學生存在綜合能力不高、注意力很難集中等問題但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卻是最高的,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抓著這個特點,細心指導學生,逐步讓學生喜歡上體育運動,同時體育教師還可以采用鼓勵機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等方法來樹立學生的運動自信心,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從而讓學生形成更為持久的運動觀念,真正熱愛上體育鍛煉。
一、小學低年段開展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在小學低年段開展體育鍛煉能夠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學習對身體和健康的認識,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的健身方法,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而體育課作為一項集體活動能夠讓學生在體育鍛煉和競賽中建立起對個人和團體的責任感,初步形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同時,學生還將會在體育鍛煉中學會如何尊重和關心他人,促進自身德治方面的發(fā)展。由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尚處于思想意識發(fā)展的萌芽期,所以小學低年段教育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主,開展定量且健康的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在運動中放松心情,減少對學科知識的抵觸心理,在快樂的體育鍛煉中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中和學習的枯燥乏味。因此,在小學低年段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低年級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意義
課外體育活動是針對體育課而言的,是在體育課程以外,以全體學生為對象,利用課余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一項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利用課余時間,運用各種身體練習的方法,結合科學的措施,進行長時間的身體鍛煉,以達到增強學生體魄、養(yǎng)成運動習慣、提高精神風貌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綜合素養(yǎng)能力有著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對實現(xiàn)培養(yǎng)我國新時代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學生有著重大的意義。
三、提高小學低年段課外體育鍛煉興趣的途徑和方法
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在個人體能方面上存在不足,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和表現(xiàn)不佳等狀況。此時,體育教師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用激勵的言語鼓勵出錯的學生,而不是用苛責的語氣對學生進行教育,體育教師要明白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不同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他們具有很強的自我展示欲望,但一旦收到打擊和訓斥將會變得自卑和自責,從而對體育鍛煉這件事情變得興趣黯然。所以,在課外體育鍛煉中,體育教師可以采用言語激勵的機制,讓學生在表演和鼓勵中尋找自身存在的價值,樹立對體育運動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實現(xiàn)自發(fā)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
比如在開展一節(jié)跳大繩的課外體育活動中,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在體育方面存在和別的學生有差距的情況,在體能、速度、力量方面存在欠缺,這就使得這些學生在跳大繩的過程中容易頻繁出現(xiàn)錯誤,最終影響到其他學生,這時有些學生甚至可能還會說出傷害這些學生的言語。面對這樣的情況,體育教師應該采用溫柔的話語和平和的心態(tài)對所有的學生進行教育,并鼓勵安慰體能較差的學生不要放棄,堅持鍛煉你也可以做到和別人一樣的成果,同時告誡其他學生要學會包容和理解,這樣才能結交更多的好朋友。這些體能較差的學生會因為體育教師和自己同伴的包容關懷而產(chǎn)生想要提高自己的想法,這時,當這些學生能夠跳得比之前更多時,教師要及時鼓勵,樹立這些學生的自信心,而看到體能差的學生在不斷進步,其他學生也會爭先恐后的努力提高自己跳大繩的水平。這樣的方法既可以促進學生德治方面的提高,同時也能讓學生樹立對體育運動的信心,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收貨快樂、知識和友誼。
四、結語
小學低年級的體育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合理地為學生增設體育內(nèi)容,豐富學生體育鍛煉的方式,在趣味性的教學中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鍛煉的興趣。本文詳細論證了如何在小學低年段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并列舉了具有可行性的案例和應用方案。在新教改不斷深入地當下,讓學生在有趣的體育課中提高個人成長并擁有健康的身體是體育教師責任和義務,當所有學生都能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時,學生才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林藝儒.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女生的體育鍛煉興趣[J].考試周刊,2017(78):118.
[2]沈志康.小學高年級女生的體育鍛煉興趣[J].科技信息,2014(0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