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爽
【摘 要】筆者基于項目式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一系列項目式任務,在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中,開展《紅巖》的閱讀教學,進一步探討在高中階段開展中國革命傳統(tǒng)經(jīng)典作品學習的有效方法,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尋求有效手段。
【關鍵詞】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 項目式學習 《紅巖》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倡導學習任務群的落實要以任務為導向,以項目式學習為載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zhì)量的意見》提出優(yōu)化教學方式,開展項目式學習?!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注重加強項目式設計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項目式學習作為一套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對復雜真實問題的探究過程,也是精心設計項目式作品、規(guī)劃和實施項目式任務的過程。如果設計得當,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圍繞特定任務,通過自主言語活動實踐,能真正將知識內(nèi)化為能力,并在情境體驗中凝結(jié)素養(yǎng)。筆者在項目式學習理論指導下,開展《紅巖》閱讀教學,在實踐基礎上探討中國革命傳統(tǒng)經(jīng)典作品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情境創(chuàng)設,任務驅(qū)動
項目式學習的特征之一是創(chuàng)建真實的情境,以任務為導向,為此,筆者設計了兩個任務。
任務1:年級主任想做一期有關《紅巖》的主題手抄報在全年級推廣,請各小組自主閱讀《紅巖》,并對手抄報的文字內(nèi)容和圖畫內(nèi)容展開充分討論,根據(jù)小組成員的特長合理分工,制作一期《紅巖》的手抄報。年級將公開競選,請小組成員做好充足準備,參加兩周后的手抄報推介會。
任務2:當前圖書市場,《紅巖》的銷售遇冷,請各小組集思廣益,為該書設計一款有吸引力、重點突出的腰封,更好地助力《紅巖》的推廣。
設計意圖: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主動投入,將機械的閱讀轉(zhuǎn)為自發(fā)的、主動的閱讀和思索,以解決整本書閱讀的動力問題。同時,任務的設定,也能促進小組成員在自主閱讀中,把閱讀的過程轉(zhuǎn)化為實踐的過程,將閱讀中產(chǎn)生的思考和感悟與組內(nèi)成員進行充分交流,在彼此的討論中將認識導向深入,促進深度閱讀的開啟。
二、活動主導,交流互鑒
在閱讀分享課上,筆者邀請年級主任一同參與手抄報推介會。小組設計的手抄報各有特色,有的以內(nèi)容為核心制作章節(jié)思維導圖,有的以人物為核心重在介紹人物形象,有的以主題為核心感悟革命精神……為了增強吸引力,各小組也為自己的手抄報設計了富有含義的插畫。腰封的設計則更反映出學生對于作品主題的把握和作品在今天仍具有獨特閱讀價值的認識。
設計意圖:各組對手抄報進行推介,一要考慮說話對象,注意表達的得體;二要思考如何呈現(xiàn)本組手抄報的亮點,使自己的手抄報更具競爭力,能在班級8張手抄報中脫穎而出;三要關注表達的流暢性和清晰度。各小組在推介手抄報時也推薦了為圖書設計的腰封,腰封的設計給成員展現(xiàn)創(chuàng)造力提供了舞臺。
該環(huán)節(jié)著眼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下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各組在推介過程中,也加深了對于小說情節(jié)的熟悉、對于人物形象的認識和小說主題的探討。更重要的是,教師在學生的分享中,能充分掌握學生在自主討論后對作品的理解情況,更有利于發(fā)現(xiàn)學生當前存在的閱讀難點,幫助教師準確捕捉仍需攻克的教學難點。
三、難點聚焦,提供支架
同學們在手抄報推介環(huán)節(jié),有一些疑惑,表示出“難以想象,什么樣的力量讓這些人挺住了如此的摧殘,已超出了我的認知”。另外,感到甫志高的叛變很突然,也很容易,沒有糾結(jié),更看不到心理的變化。
筆者感到,學生對《紅巖》中人物理解存在困難,沒有用心感悟英雄的精神,與作品中的人物和革命英雄的精神仍隔著很大的距離。
有必要指出的是,學生對作品人物塑造的質(zhì)疑,是學生閱讀品位提高的表現(xiàn)。學生以時代之眼光參與文化傳播的發(fā)展空間,這是需要對學生給予充分肯定的,但《紅巖》不是一部普通的文學作品。學習中國革命傳統(tǒng)經(jīng)典名著,如何能讓學生打破認知障礙,走進革命英雄的心靈世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為此,筆者向?qū)W生推薦了一組專題助讀材料,并布置任務:
讀完這組專題材料,你有怎樣的認識和感悟?請自擬標題,寫一篇小文章。(不少于800字)
①何建明《最后的詩賦——紅巖革命烈士犧牲現(xiàn)場紀實》
②1947年許曉軒(許云峰原型)被關押在重慶白公館看守所時寫給妻子姜綺華的信件
③江姐丈夫不幸遇難,江姐寫給自己親人的信件
④江姐就義前寫給寄養(yǎng)她兒子親戚的最后一封信件
⑤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聲洞在起義前寫給父親的絕筆信《稟父書》
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起義前寫給妻子陳意映的《與妻書》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能鎖定學習難點,更準確地把握教學核心,教學的目標不僅是閱讀行為本身,更重要的是師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深化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建構。如何引導學生加深對革命英雄精神的感悟,如何從英雄身上汲取自己成長的養(yǎng)分,這是中國革命傳統(tǒng)經(jīng)典作品閱讀教學的關鍵。閱讀支架的提供,更有利于學生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中國革命的真實歷程,更深入地走進革命英雄的內(nèi)心世界,從“人”出發(fā)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行為和情感,感受“真實”“有溫度”的英雄。
四、課堂擊破,合作探究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將認識導向深入。
問題1:閱讀材料后,再讀《紅巖》,請同學們進一步談一談你對《紅巖》中所描寫的革命英雄的理解。
專題閱讀材料,幫助同學們更立體地感悟英雄的內(nèi)心世界,同學們合作探究,獲得了認識的提升和感悟的加深: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英雄也是平凡人,英雄也熱愛自己的“小家”,珍視“小我”存在的全部意義,正如江姐:有深愛的丈夫、舍不下的孩子,還有就義前對生命的重視和美的堅持——那身藍色的旗袍和紅色的絨線衣。只是,在面對痛苦抉擇時,從“小愛”中升華出的“大愛”讓他們做出了生與死的選擇。英雄平凡而真實,又偉大而崇高。英雄就是普通人有著一顆偉大的心靈。
問題2:齊讀下面這些內(nèi)容,你有了怎樣的思考?
(1)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p>
——《論語》
(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
(3)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4)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5)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唐]杜甫
(6)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張載
(7)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
(8)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yè),須人杰。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qū)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西南聯(lián)大校歌
(9)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
(10)無盡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魯迅
(11)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
——[德]馬克思
(12)三種單純?nèi)欢鴺O其強烈的情感支配著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
——[英]羅素
學生交流:
“紅巖精神”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的革命精神,但它更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傳承,是人類的一種崇高精神。這份崇高感讓行動者更有力,讓身邊的人受到鼓舞。
問題3:請你用三個詞寫出你對“紅巖精神”的理解,思考當今的時代哪些人也具有“紅巖精神”。
學生交流:
“紅巖精神”:推己及人、勇敢無畏、堅強不屈、舍身忘我、深明大義、敢于擔當……
新時代傳承“紅巖精神”的人:大涼山火災中犧牲的消防員、航天英雄、“感動中國”人物,在抗擊疫情中逆行的白衣天使、外賣小哥、志愿者、社區(qū)人員,方艙醫(yī)院里起舞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筆者在執(zhí)教此課時尚未爆發(fā)疫情,但今日中華大地的逆行者就是“紅巖精神”的傳承者)
教師課堂點撥:
今天這個時代,人們變得容易懷疑,在懷疑的時代我們渴望信仰,米蘭·昆德拉有一部作品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我們探討生命的力量,人的生命已經(jīng)輕到難以承受,那是另一種痛苦。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去思考——我們?yōu)槭裁椿钪吭趺椿畈拍軗碛兄亓?,實現(xiàn)價值?未來的人生,我們可能不需再做生與死的抉擇,但我們?nèi)噪y免遇到義與利的考驗,也要承受很多生而為人的痛苦。是什么給你選擇的勇氣?是什么讓我們腳踏大地堅定向前?讓我們共同在《紅巖》中找尋答案。
設計意圖:提高課堂合作探究的有效性,進一步明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起到的作用,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深度閱讀。在師生合作探究中理解英雄對生命意義的崇高追求,感悟其深厚、博大的情懷;辯證認識“小我”“大我”“小家”“大家”并不是對立的概念,因為珍視“小家”才能深愛“大家”,“大我”是從“小我”中升華出來的;“紅巖精神”不僅是革命精神,更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中代代相傳;新時代“紅巖精神”依舊被傳承,發(fā)揚“紅巖精神”是吾輩之責任。
五、反思總結(jié),成果固化
布置學習任務,完成一份調(diào)查報告:
“紅色”經(jīng)典在今天興起了改編的熱潮,但作品改編良莠不齊,其中不乏一些優(yōu)秀作品,如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陳國富、高群書導演的《風聲》,但各地方臺也出現(xiàn)了各種“神劇”“雷劇”,如《林海雪原》讓偵察英雄楊子榮死于救情人兒子的過程中,《苦菜花》讓革命母親馮大娘卷入“婚外情”的鬧劇。請你對此類文化現(xiàn)象展開調(diào)查,撰寫一份1500字的調(diào)查報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新時代對于中國革命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探討新時代應該怎樣詮釋革命志士身上的革命人格,引導全社會敬畏英雄、禮贊英雄,從英雄身上汲取每個人成長的力量。
總體來說,以項目式學習推進《紅巖》閱讀教學是可行的。通過創(chuàng)設能夠引發(fā)學生廣泛參與的真實情境、真實任務,引領學生為“用”而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內(nèi)驅(qū)力,在動態(tài)學情中,開發(fā)合宜的、有挑戰(zhàn)性的、螺旋式上升的項目式任務,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展開深度學習。整個閱讀過程有機融合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實踐性的特點,更好地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落地。項目式學習為“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研習”“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的教學提供了新思路,教師可進一步開展更有實效的項目式教學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 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 王寧.項目化學習: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語文課堂轉(zhuǎn)型[J].語文教學通訊,2018(33).
[3] 蔡可.以項目學習深化學科教學改革[N].中國教師報,2018-03-07(07).
[4] 任海林.在語文項目學習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6(34).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