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惠民,姚溪瀏,王 昀,王贊策,萬 耿
(1.江蘇福恬康復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300;2.無錫市錫山區(qū)梓旺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219)
腦卒中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及致死率高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合并偏癱的患者不僅治療和恢復的難度增大,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更為顯著;由于缺乏特異性治療手段,該部分患者大多存在負性心理嚴重、依從性差的情況,臨床處理較為棘手[1]。Ditomano指具訓練方案是一種著重增強人手部功能的現(xiàn)代化順儀器設備訓練防范,目前多被應用于吉他、鋼琴等樂器的訓練中,對于提升學習者手部的力量、敏捷度和協(xié)調性效果顯著。為拓展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訓練方案,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研究將通過57例患者分組研究的形式,剖析該方案聯(lián)合常規(guī)康復訓練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手功能恢復的積極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抽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接收的57例符合研究要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對照研究,研究組31例,包括男性20例、女性11例,患者年齡47~68歲,平均年齡(58.3±5.7)歲,左側偏癱13例、右側偏癱18例;對照組26例,包括男性17例、女性9例,患者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57.2±6.2)歲,左側偏癱11例、右側偏癱15例;兩組對象的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1.1 納入標準
①病例均經(jīng)MRI或CT檢測確診;②年齡<70歲;③腦卒中發(fā)病后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偏癱但生命體征穩(wěn)定;④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主動參與。
1.1.2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其他軀體嚴重疾?。虎诤喜⒕窦膊』虼嬖谒季S、溝通交流方面的障礙;③治療依從性差;④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手功能障礙或缺失。
對照組實施實施腦卒中偏癱常規(guī)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方案包括:(1)全身訓練,①體位選擇,指導并教會家屬,各體位的正確擺放位置及正確調整體位,以預防關節(jié)畸形發(fā)生;②被動訓練,對患者的上肢、下肢關節(jié)進行伸指、肘關節(jié)伸展、腕關節(jié)旋轉、肩關節(jié)伸展、屈膝、伸髖等被動訓練,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③主動訓練,協(xié)助并指導患者進行翻身、跪位及橋式運動,并鼓勵患者克服心理障礙以健側肢體帶動患肢進行訓練。(2)手功能訓練,①冰水刺激,將偏癱側手放入冰水中,浸泡3~5秒,根據(jù)患者的耐受性每天進行5~10次;②雙手上舉,將患者雙手掌心相對,雙手交叉于坐位或臥位狀態(tài)下舉過頭,然后放下至腹部,依次反復練習;③對指訓練,指導患者將患手撐開,然后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分別于大拇指對碰,訓練次數(shù)不限。
研究組在上述干預方案的基礎上加入Ditomano指具訓練,具體方法:(1)Ditomano指力器,該指具由橫向兩個按鍵和縱向四個按鍵組成,指導患者將指具握于患手,協(xié)助患者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指間分別按壓四個按鍵,初期訓練可同時按壓;其次,醫(yī)護人員手握指力器指導患者橫向按壓兩個按鍵,以大拇指和另外四個手指對應按壓;隨著康復進程的推進以及患者手部肌肉、手指靈敏度的提升,可由患者自行鍛煉;(2)Ditomano指力球,指導患者手握指力球,充分發(fā)揮手掌、指關節(jié)及手指尖的力量進行抓握,然后充分放松,依次循環(huán)。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手功能,根據(jù)Brunnstrom腦卒中分級量表中關于手功能的指標進行評估,具體分為I-IV級,V-VI級提示手功能恢復良好;②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手指活動度,包括:最大伸展角度和最大屈曲角度;③采用Barthel自理能力量表,比較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強。
研究采用SPSS 18.0軟件收錄結果數(shù)據(jù),(±s)、%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結果作t或x2檢驗,P<0.05提示結果間差異顯著。
一年期隨訪結果顯示,研究組手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手功能優(yōu)良率對比
兩組干預后手指活動度均得到改善,干預后組間兩項指標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見表2。
統(tǒng)計調查顯示:研究組干預后一年日常生活能力評分(73.3±10.2)分,對照組干預后一年日常生活能力評分(64.5±12.6)分,研究組日常生活能力恢復良好,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145,P=0.0051)。
表2 兩組手指活動度對比(±s)
表2 兩組手指活動度對比(±s)
組別 最大伸展角度(°) 最大屈曲角度(°)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31) -16.8±4.9 -39.1±6.2 29.0±6.1 55.7±10.3對照組(n=26) -16.9±5.4 -31.0±5.9 28.8±6.5 47.2±11.1 t 0.0732 5.0216 0.1196 2.9953 P 0.9419 0.0000 0.9052 0.0041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推進,各類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患病人群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長,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手段且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現(xiàn)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臨床治療及干預方案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在當前醫(yī)療體系下腦卒中的治療時間窗限制極為嚴格,早期科學有效的治療及干預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腦卒中合并偏癱的臨床發(fā)生率約為25%,不僅治療難度更大,疾病對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影響更大。就臨床經(jīng)驗的總結來看,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一方面取決于患者腦卒中和血管的恢復情況,另一方面也依賴于患者自身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可塑性[2-3]。手功能恢復是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環(huán)節(jié)的關鍵直接決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傳統(tǒng)的康復訓練包括全身性訓練和手部專項訓練兩種,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干預,提升患者的手部肌肉力量和靈敏度[4-5];研究重點分析了Ditomano指具訓練方式,該方式現(xiàn)在更多被應用于各樂器的訓練中,以提升學習者的手部靈敏度。但追溯本質而言,Ditomano的訓練核心是提升聯(lián)系者的手部肌肉;相對于其他手部功能的儀器訓練而言,該指具具有安全性、時效性和經(jīng)濟性三個特點,從安全性的角度來講,即便是采取非科學的訓練方式,該指具也不會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險,特別適用于年齡較大的人群。時效性是指患者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均能夠進行練習,依從性相對良好,更便于發(fā)揮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6-7];最后,該指具經(jīng)濟實惠不會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更便于患者所接受。但在開始訓練前醫(yī)護人員須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必要的健康知識宣教,以提升患者的認知度,保證各項訓練活動能夠順利開展[8]。
從本次研究結果的數(shù)據(jù)對比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手指活動度均得到明顯的改善,提示早期康復訓練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兩組比較顯示研究組恢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手功能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從側面提示了Ditomano指具訓練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手功能的恢復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隨著患者手功能恢復效果的提升,研究組患者干預后一年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一方面表明了手功能與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能力之間密切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Ditomano訓練的可行性和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Ditomano指具訓練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手功能的恢復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且該方法適用范圍較廣,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