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怡妃
(集美大學 音樂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小提琴因極具音色優(yōu)勢和情感表現(xiàn)力,深受學習者追捧。且因為是典型旋律樂器,需要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格外注意演奏技巧的應用,利用技巧將自己對音樂的情感表達出來,與聆聽者達到情感共鳴。揉弦技巧是小提琴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合理應用該技巧,可以幫助演奏者更好地傳達自己對樂器的理解,進而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
一直以來,揉弦技巧都是小提琴演奏者不斷探討的內(nèi)容,目前關于該技巧的研究與應用理論也較多,這些理論內(nèi)容雖然形形色色,但總的來說都強調(diào)了揉弦技巧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的重要性。揉弦技巧主要包含三種,每一種都有其特有的演奏特點和方法,另外,不同水平的演奏者對于揉弦技巧的理解和應用也不同。
手指揉弦其實就是通過手指的力量完成揉弦,從動作描述來說,該技巧就是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利用手指輕微、細小的動作帶動整個手掌的互動,應用手指揉弦技巧時,演奏者應該靈活調(diào)整手指狀態(tài),改變手指活動。在小提琴演奏中,手指的活動范圍相對較小,因此,手指揉弦技巧的訓練難度往往較大。
與其他揉弦技巧相比,小提琴演奏中,手指揉弦技巧的應用頻率較低,但完整的小提琴演奏過程必須有手指揉弦技巧的應用,一般來說,該技巧適合彈奏短小的音符。為了提高演奏者揉弦技巧的應用水平,在開始學習該技巧時,演奏者可以盡可能多地做一些基本練習,而不是急切地操作樂器,基本練習的主要目的是讓演奏者學會如何放松關節(jié),當其手指關節(jié)的柔韌達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樂器演練。另外,演奏者在應用揉弦技巧時,不要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技術性方面,而是要深入思考,如何應用揉弦技巧表達更好的樂器演奏效果,為聽眾展示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從而將揉弦技巧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手腕揉弦技巧在小提琴演奏中,應用較為廣泛,尤其在中國更加流行,該技巧較手指揉弦技巧更易掌握,一般來說,初學者在學習中最先接觸到的也是該技巧。手腕揉弦具體就是依靠手腕的動力帶動手指關節(jié)的活動,實現(xiàn)揉弦。該技巧的操作重點是整個過程不僅僅有手腕活動,手腕和手指關節(jié)聯(lián)合開展幅度不大的互動,但活動卻非常有節(jié)奏,也正因如此,手指揉弦技巧更適合彈奏舒緩的、敘事性的樂章[1]。
小提琴演奏中,應用手腕揉弦技術表達出來的音樂更加優(yōu)美柔和,樂曲舒緩,給人聽覺的享受。手腕揉弦技巧的要點就是擺動手腕的同時伸展手指,手腕來回擺動時,手指被拉平的第一關節(jié)要及時恢復到原有的狀態(tài)。與手指揉弦技巧相比,手腕揉弦技巧對演奏者各方面技能的協(xié)調(diào)性要求較低,所以,該技巧學習起來更容易,只要掌握正確的演奏方式,多加練習,就可以達到相應的效果。
從某種角度來說,手臂揉弦技巧和手腕揉弦技巧之間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兩者之間最為明顯的不同就是演奏過程中,手指揉弦技巧要求手臂和手指必須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可以相互配合;而手腕揉弦技巧應用時,手指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隨著手腕的動作而變化。手臂揉弦技術在應用時,演奏者需要注意的要點是當手臂擺動到琴頭,手指要及時松開并伸展,當手臂向回收的時候,手指也要立即恢復到原來的動作和位置。演奏中,肩部隨著手臂的擺動也會產(chǎn)生一定幅度的動作,所以,這種技巧更適合彈奏粗狂、充滿激情的演奏,應用該技巧演奏出來的效果往往也極具感染力。除以上三種揉弦技巧,在小提琴演奏中,還會涉及混合揉弦技巧的應用,這種演奏技巧因為屬于以上三種技巧混合應用所形成的技巧,所以,從理論角度并沒有將其列為一種獨立的演奏技巧。但該技巧在小提琴演奏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指揉弦、手腕揉弦,以及手臂揉弦在應用過程中,樂曲表達和情緒表達效果都不一樣,將這三種揉弦技巧結合起來,可以幫助演奏者表現(xiàn)更加復雜的樂曲內(nèi)容和情緒[2]。單一的揉弦技巧是完不成一篇樂章演奏的,只有靈活應用多種揉弦技巧,才能達到想要的樂曲演奏效果,從某種角度來說,對于揉弦技巧的選擇,演奏者具有主動性,只要適合樂曲情感表達,演奏者就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適當應用各種揉弦技巧。
從本質(zhì)來說,所有揉弦技巧都是為演奏過程服務的。而演奏者是演奏過程的主體,想要將自己對樂曲的理解更好地表達出來,簡單的彈奏音符往往不能奏效,只有經(jīng)過技巧的雕琢,才能將音樂更加完美地表達出來。
演奏樂曲時,演奏者除了要表達作者在創(chuàng)作樂曲時的心境,還要將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展示給觀眾,旨在賦予樂曲更多的活力。所以,小提琴演奏難度較大,特別是對名曲的演奏,難度更大。同時演奏者生活閱歷、認知水平等不同,導致他們對樂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最終給聽眾所展現(xiàn)的演奏效果也有所不同。音樂作品的種類和數(shù)量非常多,不同時期,作品風格也有所不同,只有靈活應用各種揉弦技巧,才能將這些樂曲更加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
不同的樂器,在演奏過程中表達的情感也是不同的,總結小提琴演奏情感表達,具有形式性、針對性、感染性和創(chuàng)造性四個特點。
所有藝術情感的表達都具有兩方面: 內(nèi)容方面和形式方面,就小提琴演奏來說,不管樂器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情感表達都要通過小提琴演奏形式來實現(xiàn),也可以說小提琴情感表達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獨特性和形式性。自誕生以來,小提琴演奏深受人們的追捧和喜愛,究其原因,不僅僅是小提琴具有非常獨特的聲色,還因為小提琴演奏更具情感表現(xiàn)力,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時應正確看待小提琴演奏情感表達的形式性,為聽眾展現(xiàn)小提琴獨特演奏情感。
小提琴是一種特殊、高雅樂器,只有真正理解小提琴演奏的群體才能理解小提琴演奏所傳達的情感,這就決定了小提琴演奏情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藝術形式的傳承和發(fā)展離不開喜歡這種藝術形式的人們的努力,但縱觀小提琴演奏領域,參與其中的群體還不夠廣泛,導致全面認識小提琴的人很少,而只有能夠欣賞小提琴演奏的人們,才能被這種樂曲的情感所感染[3]。
音樂藝術形式最為主要的魅力就是情感感染,作為傳遞情感的樂器之一,小提琴演奏中情感表達更具感染性,所以其在音樂藝術中,占據(jù)舉足輕重的位置。演奏者結合自身對樂曲的理解,表達作者創(chuàng)作樂曲時的情感,聽眾在聽令時,也會融入自己的情感,當作者情感、演奏者情感和聽眾情感碰撞在一起,就表現(xiàn)出了小提琴演奏及其強大的感染性。
任何音樂藝術形式的表達時時刻刻都隱藏著創(chuàng)造性。小提琴演奏過程也不例外,小提琴演奏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體現(xiàn)在情感表達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者完成樂器后,其創(chuàng)作的樂器都會以“樂譜”的形式流傳下來,展現(xiàn)在后來演奏者面前的也僅僅只有“樂譜”,為了更好地表達創(chuàng)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演奏者除了要學習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外,還要結合自身掌握的知識對樂器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演繹,表達樂譜的同時,將自己的情感也融合進去,這也正是不同演奏者演奏出來的樂章有所不同的原因,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顯示出小提琴演奏過程情感表達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
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情感的表達必須借助各類演奏技巧才能實現(xiàn),所以,演奏者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練習,確保可以熟練掌握和應用各類演奏技巧。常見的是揉弦技巧、運功技巧等,運用技巧才能使演奏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得更加酣暢淋漓。比如,在演奏《流浪者之歌》這首曲目時,演奏者需要應用各種揉弦技巧表達樂章中的情感。首先,第一部分,在小提琴主奏配合管弦樂齊奏的演奏過程中,聽眾會被帶入到樂曲所描述的故事中,或者在演奏之間,演奏者要做好樂曲創(chuàng)作背景的分析,然后將吉普賽民族的情感融合進來,為聽眾展示更加豐富的元素和情感。其次,在演奏第二部分時,演奏者可以利用各種揉弦技巧,為聽眾平緩地介紹故事的發(fā)生過程,傳達故事中“顛沛流離”的情感。最后,在對第三部分進行演奏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情感表現(xiàn)方式更強的技巧表達激烈的情緒,聽眾聆聽時,仿佛自己就是創(chuàng)作者,各種悲傷的情緒等待爆發(fā),情緒演繹效果、情感表達效果都會達到最佳[4]。整個演奏過程,創(chuàng)造者、演奏者和聽眾之間進行了情感的交流,充分展現(xiàn)了作品的魅力所在,縱觀整個演奏過程,揉弦技巧的應用可以說是最巧妙的。比如,第一部分,演奏者需要應用“手臂揉弦”演奏技巧,展示故事主人翁對命運的控訴;第二部分,演奏者需要應用“手腕揉弦”技巧表達故事中的主人公憂傷、無奈的情緒;第三部分,為了情感表達需求,演奏者需要應用“手指揉弦”技巧為聽眾展示悲傷、憤怒、無奈的宣泄,整個演奏過程因為手、指、掌、臂的良好配合,很好地展示了作品的悲傷情緒色彩。
小提琴演奏過程中的情感表達除了需要借助技術層面,還需要借助非技術層面,而非技術層面對于樂章情感展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演奏者的靈感、精神追求,以及生活閱歷方面。
1.靈感
任何藝術形式的展示,藝術表演者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也必須建立在創(chuàng)新靈感的基礎上。藝術的表達過程更是演奏者靈感迸發(fā)的過程,這就要求演奏者在學習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多加練習,加強實踐,努力提高自身技術掌握水平和技術應用水平,長此以往,演奏者演奏時會抓住靈感創(chuàng)作的機會,將音符的演繹真正轉(zhuǎn)變?yōu)榍楦械膫鬟_。只有這樣的演奏過程,才能幫助演奏者深刻地理解作品,更好地傳達情感的同時,幫助聽眾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
2.精神追求
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者,不僅可以熟練掌握演奏技巧,還必須具有高遠的精神追求。所以,小提琴學習者要成為名家,在日常學習中除了要多使用演奏技巧,多加練習外,還要多讀書,提高自身認知水平,擁有更長遠的精神追求,只有這樣才能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對各種樂理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演奏的同時,表達自己對樂器的理解,真正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演奏家。
3.閱歷經(jīng)驗
閱歷豐富的演奏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其音樂表達的過程往往有一種感同身受的體驗和感受,情感傳達效果也更加理想。為此,學習者在學習小提琴時,要盡可能多地觀察周圍生活,主動思考,考慮樂曲內(nèi)容和情感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帶著學習的心態(tài)感受生活,豐富閱歷和感受,加深自己對情感的理解。只有這樣,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才能正確地演奏樂曲,生動地傳達情感,與樂曲創(chuàng)作者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
小提琴演奏過程中,只有使揉弦技巧與樂曲情緒保持更高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完成樂曲情感的表達,否則會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必須調(diào)整好自身狀態(tài),控制好揉弦技巧的應用幅度和速度,將揉弦技巧的表現(xiàn)張力體現(xiàn)出來,從而更好地體現(xiàn)樂曲的情感。
不同的音樂作品,其風格往往也不一樣。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即使應用同一種技巧,但隨著幅度、速度等的不同,演奏出來的效果往往也不一樣,如果揉弦技巧的應用不能與樂曲風格保持一致,那么演奏出來的效果往往差強人意。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時,應綜合考慮音樂的整體風格和情感,選擇合理的揉弦技巧,旨在演奏出更好的效果。一般來說,為了增強演奏情境的和諧性,一首樂曲的演奏往往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揉弦技巧。
演奏小提琴作品時,要綜合考慮演奏標準和目的,選擇合適的揉弦技巧,建立肢體和內(nèi)心之間的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確??梢孕纬蓞f(xié)調(diào)性更強的演奏過程,只有這樣,整個小提琴演奏過程才能真正地被演奏者的內(nèi)心所控制。具體來說,就是演奏者在演奏時,揉弦的力度、節(jié)奏、速度、內(nèi)心,以及音樂風格之間達到高度的一致,才能演奏出更高水平的樂章。
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如要更好地傳達情感,必須經(jīng)過反復練習,并將各類揉弦技巧巧妙融合,才能產(chǎn)生更加美妙的音色。小提琴演奏藝術博大精深,隨著演奏者和教育者的不斷探索和反思,小提琴演奏技術和情感的融合效果越來越好。但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小提琴演奏藝術,演奏者還要不斷完善自身技巧的應用水平,確??梢愿玫卣瓶匦√崆偎故镜囊羯把葑嗾叩那楦校瑢崿F(xiàn)創(chuàng)作者、演奏者和聆聽者之間情感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