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怡,于 震,文明昌*
(黔南州中醫(yī)醫(yī)院,貴州 都勻 558000)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PHN)作為帶狀皰疹的并發(fā)癥,持續(xù)時間長,纏綿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學習[1]。目前臨床上經(jīng)常采用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TCA)抗抑郁藥物治療PHN,主要是通過抑制 5 羥色胺(5-HT)的再攝取以增加神經(jīng)突觸間隙的濃度發(fā)揮抗抑郁作用,抑制脊髓下行痛覺傳導途徑而產(chǎn)生鎮(zhèn)痛作用[2][3]。蛇退散是我院民族醫(yī)學科深入挖掘民族苗醫(yī)驗方研發(fā)的一種專門治療帶狀皰疹及其后遺神經(jīng)痛的院內(nèi)制劑。已在臨床上使用了近五年,對治療帶狀皰疹引起的各種疼痛均有較好的療效。為下一步推廣使用,我們從2018年起,選擇了120位PHN的患者,分別使用口服加巴噴丁膠囊配合針刺和加用蛇退散配合火療療法進行治療,從患者治療前后血清5-HT水平[4]、使用簡化疼痛量表和中醫(yī)臨床癥狀是否得到改善等幾個方面進行對比和分析。
篩選2008年1月~2019年12月在黔南州中醫(yī)醫(yī)院民族醫(yī)學科住院的120名PHN患者,使用加巴噴丁配合傳統(tǒng)針刺治療方案的進入對照組[5],觀察組男33人,女27人,年齡59.77±10.04歲,發(fā)病時間56.70±21.06天;對照組男29人,女31人,年齡58.50±10.30歲,發(fā)病時間58.21±22.12天。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蛇退散配合火療療法進行治療的進入觀察組。
1.2.1 納入標準
入選病例均符合PHN臨床診斷標準[6];視覺模擬法(VAS)評分大于或等于5分的。
1.2.2 排除標準
①有其他嚴重皮膚病的;②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或肝腎功能障、心血管疾病等;③有嚴重的精神障礙不能完成治療的;④其他需要排除的情形。
對照組給予口服加巴噴丁膠囊,針刺主穴選擇阿是穴、夾脊穴,依據(jù)辯證使用陽陵泉、足三里、太沖、外關、三陰交等四肢常用腧穴[7];觀察組除了予對照組的治療方法外,在疼痛部位用蛇退散外敷后使用火療的方法進行治療[8],7 d為一個療程。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7 d、治療14 d、治療21 d時分別進行血清5-HT監(jiān)測。
在治療前、治療7 d、治療14 d、治療21 d時分別使用簡化疼痛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主觀疼痛感覺進行評分,分別用視覺模擬法(VAS)、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NRS)、疼痛分級指數(shù)法(PRI)對患者治療前、治療7 d、14 d、21 d后的疼痛進行評分。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治療前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5-HT及疼痛量表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5-HT水平變化(±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5-HT水平變化(±s)
組別 n 治療前(ng/L) 治療7d后(ng/L)治療14d后(ng/L) 治療21 d后(ng/L) t t▲ t▲▲ P P▲ P▲▲觀察組 60 897.23±177.03 638.23±117.73 504.32±63.66▲ 434.78±64.98▲▲ 4.646 7.806 10.013 0.009 0.024 0.019對照組 60 920.75±162.29 875.03±91.31 565.95±138.64▲ 447.58±62.16▲▲ 1.020 6.529 10.707 0.031 0.004 0.025
治療7 d后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5-HT水平對比治療前均有下降,其中觀察組下降顯著(P1<0.01),對照組下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2<0.05);治療14 d后,觀察組與治療7 d相比有下降(P1▲<0.05),對照組與治療7 d相比有顯著降低(P2▲<0.01);治療21 d后,觀察組和對照組與治療14 d后相比均有降低趨勢(P1▲▲<0.05,P2▲▲<0.05)。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疼痛量表評分(±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疼痛量表評分(±s)
組別 n 量表指標 治療前 治療7d后 治療14d后 治療21d后 t t▲ t▲▲ P P▲ P▲▲觀察組 60 VAS 7.8±1.00 5.02±0.46 3.47±0.50▲ 2.58±0.49▲▲ 15.922 26.133 32.684 0.042 0.007 0.017 NRS 8.07±0.85 4.88±0.59 3.47±0.50▲ 2.47±0.50▲▲ 19.434 33.093 35.845 0.039 0.005 0.022 PRI感覺分 27.07±2.51 17.27±1.79 15.07±1.50▲ 12.13±1.23▲▲PRI情緒分 9.93±1.02 4.97±0.45 3.53±0.50▲ 2.50±0.50▲▲PRI總分 37.00±2.63 22.23±2.01 18.60±1.52▲ 14.63±1.35▲▲ 32.956 37.674 47.59 0.033 0.021 0.019對照組 60 VAS 8.25±1.06 6.38±0.86 5.17±0.56▲ 2.45±0.50▲▲ 35.669 10.545 15.697 0.038 0.035 0.021 NRS 7.93±1.08 6.48±0.73 4.98±0.49▲ 2.45±0.50▲▲ 32.792 7.168 15.344 0.044 0.026 0.020 PRI感覺分 26.90±2.83 22.37±2.44 17.55±1.53▲ 12.32±1.39▲▲PRI情緒分 9.87±0.91 6.45±0.83 4.97±0.52▲ 2.43±0.50▲▲PRI總分 36.77±2..90 28.82±2.45 22.52±1.67▲ 14.75±1.41▲▲ 43.165 14.091 26.635 0.035 0.029 0.015
觀察組治療治療7 d后VAS、NRS、PRI均有好轉(zhuǎn)(P1、P2、P3均<0.05),有統(tǒng)計學意見,14 d后與治療7 d對比明顯好轉(zhuǎn)(P1▲、P2▲均<0.01、P3▲<0.05),治療21 d后與治療后14d有好轉(zhuǎn)(P1▲▲、P2▲▲、P3▲▲均<0.05)。對照組治療7 d后VAS、NRS、PRI均有好轉(zhuǎn)(P4、P5、P6均<0.05),治療14 d后與治療7 d后對比有好轉(zhuǎn)(P4▲、P5▲、P6▲<0.05),治療21 d后與治療后14 d有好轉(zhuǎn)(P4▲▲、P5▲▲、P6▲▲均<0.05)。
PHN是帶狀皰疹常見的并發(fā)癥[9],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而且很多患者會出現(xiàn)精神癥狀,造成患者的生存風險。因此提早發(fā)現(xiàn)PHN并對其進行干預是基本治療原則。按照中醫(yī)的觀點,PHN的病機一般是溫熱余毒未盡、氣血瘀阻不通的“不通則痛”或正氣虛弱無力驅(qū)除外邪的“不榮則痛”[10],采用火療療法是以燃燒熱力的原理,來刺激相應的穴位,通過經(jīng)絡的傳導,提高人體臟腑功能,調(diào)節(jié)陰陽氣血運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再配合除濕解毒止痛的藥物,可以達到治療PHN的作用。
蛇退散是由蛇蛻 、蛇倒退(扛板歸)、 地蜂子、積雪草、兩面針等苗族民間藥物組成,是我院民族醫(yī)學科深入挖掘整理本地區(qū)民間經(jīng)驗用藥,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一個驗方,其功效為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行氣止痛。主要用于治療帶狀皰疹及PHN等疼痛、瘙癢性皮膚病。通過我們的觀察,在采用一般的抗抑郁藥物治療的同時加用該藥物配合火療治療PHN止痛效果更好,同時可以縮短治療周期、有效降低治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