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飛 曹軍 李云龍
摘要:目的:研究藥物治療部隊戰(zhàn)士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86例上呼吸道感染的部隊戰(zhàn)士,按隨機排列表法分組(實驗組、對照組),43例/組。選取時間: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其中對照組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實驗組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阿奇霉素治療。對收集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后,對比兩組基礎癥狀消失時間、總體治療效果及不適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實驗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別為95.35%、81.40%;實驗組發(fā)熱、咳嗽、氣喘、咽喉痛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不適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分別為4.65%、2.23%。結論:對比單一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利巴韋林注射液+阿奇霉素治療在臨床應用中更具優(yōu)勢,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藥物治療;部隊戰(zhàn)士;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5--01
上呼吸道感染是人體常見疾病之一,主要是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可包括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疾病,多由病毒及細菌感染引起,有數據顯示70%-80%患者由病毒感染導致,主要包括冠狀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有20%-30%發(fā)病由細菌感染引起。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體溫異常升高、咽喉痛、咳嗽、流涕等情況,發(fā)病后會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學習、生活,少數疾病還存在一定傳染性。部隊戰(zhàn)士長時間處于高負荷身體訓練及高壓力工作狀態(tài),并且呈聚集性居住,故部隊戰(zhàn)士患病后需立即接受治療,否則極易爆發(fā)聚集性疫情或嚴重影響部隊的戰(zhàn)斗力。利巴韋林注射液、阿奇霉素均是臨床治療該疾病的常用藥物,但對于兩種藥物的聯(lián)合使用及單一使用臨床具有諸多意見。隨著對疾病研究的不斷深入及治療經驗的積累,有研究發(fā)現(xiàn)單一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或難以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多存在治療效率較差,臨床癥狀緩解較慢等情況,為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幫助部隊戰(zhàn)士快速回歸部隊工作中,另外有研究提出將阿奇霉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的方案,研究同時提出該用藥模式下治療效率會顯著提升,在臨床應用中更具優(yōu)勢。鑒于此,本次研究甄選出86例樣本對比上述兩種用藥模式的實際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對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部隊戰(zhàn)士)進行篩選,甄選出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排列表法分組(實驗組、對照組),43例/組。其中實驗組男40例,女3例,平均年齡19-35(26.25±4.24)歲,平均病程1-10(5.27±1.23)d;對照組男41例,女2例,平均年齡19-35(26.19±4.23)歲,平均病程1-10(5.31±1.25)d。數據差異?。≒>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上呼吸道感染;(2)胸部攝片結果正常,呼吸音正常;(3)年齡19-35歲。
排除標準:(1)無相關藥物用藥禁忌及過敏者;(2)排除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3)近期使用過抗生素治療者。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512;1ml:0.1g)治療,將0.5g巴韋林注射液添加到0.9%氯化鈉注射液中(250ml),靜脈滴注,每日一次。
實驗組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使用與對照組同)+阿奇霉素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67;0.25g*6s)治療,口服,每日一次,一次一片。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日。臨床除上述治療外應給予相應營養(yǎng)治療,提升患者機體免疫力。當治療周期后患者癥狀若還未得到明顯好轉需將患者轉至上級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謹防疾病惡化對患者造成嚴重損傷。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總體治療效果。具體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癥狀消失,胸部攝片未見異常;有效:無明顯癥狀,攝片顯示病灶大部分恢復;無效:癥狀未消失,病灶未見恢復。(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對比兩組基本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咳嗽、氣喘、咽喉痛、發(fā)熱、咳痰。
(3)對比兩組不適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眩暈、皮膚癥狀、惡性、嘔吐、頭痛。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總體治療效果
實驗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別為95.35%、81.40%,見表1。
2.2兩組基本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實驗組發(fā)熱、咳嗽、氣喘、咽喉痛、咳痰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不適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適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分別為4.65%、2.23%,見表3。
3討論
上呼吸道感染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類疾病,主要指鼻腔指咽腔喉部疾病總稱,典型癥狀為四肢乏力、發(fā)熱、咳嗽等,對于部隊戰(zhàn)士而言上述癥狀會嚴重影響部隊任務進行,故當部隊戰(zhàn)士患病后需立即采取科學的治療進行干預。
利巴韋林注射液、阿奇霉素是臨床針對該類型疾病治療的兩種常用藥物,其中利巴韋林注射液進入機體之內,藥物中的成分能作為病毒合成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再通過一系列反應,起到阻止蛋白質及病毒RNA的合成,對病毒傳播及病毒復制起到較強的抑制作用,故該藥物在臨床應用中較為廣泛。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及藥理學進步,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的基礎上添加阿奇霉素的用藥模式在實際應用中更具優(yōu)勢,更適合部隊戰(zhàn)士的治療。本次研究對比上述兩種用藥方式的實際應用效果,結果如下:實驗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發(fā)熱、咳嗽、氣喘、咽喉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原因在于,首先阿奇霉素主要通過抑制異常免疫應答反應、減少肺部致敏、致炎因子的產生、改善氣道黏膜狀態(tài)、抑制其腫大充血等作用治療該疾病并取得一定療效;其次該藥物具有較強的控制細菌蛋白的作用,故其抑制細菌、殺滅細菌的效果顯著;再次本次研究還顯示實驗組不適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結果提示將兩種藥物聯(lián)用對安全性無較大影響;最后將以上兩種藥物聯(lián)用可將兩者藥效綜合,為患者提供更具效率的治療。
綜上所述,利巴韋林注射液+阿奇霉素治療部隊戰(zhàn)士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明顯優(yōu)勢,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彩玲,潘錚,李娟,等.柴芩清寧膠囊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21,36(3):475-478.
[2]孫雪艷.熱毒寧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18):3356-3357.
[3]潘潔.喜炎平與利巴韋林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觀察[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7,34(1):36-37.
[4]柴瑞.柴桂退熱顆粒聯(lián)合利巴韋林注射液、布洛芬混懸滴劑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1,30(1):126-128.
[5]陳旭東,詹繼東,郭亞嵐,等.阿奇霉素聯(lián)合氨溴索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及對患兒血清炎癥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3):588-591.
[6]張彥,韓玫瑰.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上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療效及對免疫功能指標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6):1307-1309.
[7]李佳,姜華,任文娟,等.紅霉素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支原體感染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貴州醫(yī)藥,2020,44(10):1580-1581.
[8]李聰穎,杜廣清,楊昆,等.疏風解毒膠囊輔助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統(tǒng)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21,21(9):109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