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舒
(西安航空學院,西安 710077)
當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已經成為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高校開展第二課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旨在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廣泛關注。當下應用型本科學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而高校廣泛存在重視專業(yè)課程而忽視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現象,阻礙了學生的個人發(fā)展。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應用型本科院校日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體現(以西安航空學院為例)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組、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專門機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基本形成了以課堂教學、課外教育指導為主要渠道和基本環(huán)節(jié),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和體系。在構建第二課堂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措施比較充分和全面,但是缺乏對第二課堂實效性的反饋,對于這些心理教育活動,學生有沒有興趣參加、參加后的反饋效果如何,這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度,學生不會積極參加。同時,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能會過多占用學生的個人時間,消耗過多精力,影響到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另外,高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掛鉤,學生缺乏對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重視。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對高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缺乏參與熱情,不會投入過多精力,產生的效果也不夠明顯。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的部分項目娛樂性偏重,只考慮到吸引學生興趣、增加學生的活動體驗感,但缺乏必要的心理教育。比如,在心理情景劇活動中,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表演欲望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生能夠熱情參與,但是很難有效把控主題的選擇以及劇本的創(chuàng)作,導致這些主題活動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另外,一些需要進行心理素質提升、缺乏心理鍛煉的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單純地成為學生的娛樂項目,而失去了教育意義。
高校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過分依賴學生的自主性,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客觀局限性。部分心理指導教師也沒有參與其中,及時對活動進行把關和反饋。另外,專業(yè)教師的過多介入,會使學生很難發(fā)揮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導致學生的參與感不強。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體系建設是高校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社團,并依托學生社團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首先要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質較差、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缺陷的學生,要能夠使這些學生參與到所舉辦的活動中,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活動的作用。首先,在活動設置中,要盡可能地降低活動的難度或縮小活動的規(guī)模,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比如,在心理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可以班級為單位,在班級內部進行表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也可以在班級內部小范圍地開展。其次,教師應更多關注班級中一些性格較為內向、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學生,鼓勵這些學生積極參與到相關的心理教育活動中,幫助其成長和進步??傊诙n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要充分實現全員參與,使學生能夠通過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實現心理素質的提升。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內容的設置中,要進行科學把控,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性。專業(yè)指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不同的主題,比如語言溝通、情感表達、自我疏導等。這些活動主題需要針對學生廣泛存在的心理問題,主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關聯性和系統(tǒng)性。根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不同主題,選擇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式,如心理情景劇大賽、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營、心理主題知識競賽、心理影片賞析、征文比賽、心理微電影大賽等。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內容的創(chuàng)作中,專業(yè)指導教師要能夠多吸收和聽取學生的意見,盡可能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才能使創(chuàng)作內容豐富多彩,同時符合學生群體的興趣領域。指導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其中,實現對活動質量的整體把控。比如,對于學生所創(chuàng)作的內容中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語言和形式,要進行適當調整,對于主題呈現不明顯的內容應進行再創(chuàng)作,進而更加突出活動主題。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要能夠有效提升專業(yè)指導教師的參與程度,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指導教師的作用,進而有效實現和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專業(yè)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指導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專業(yè)指導教師的嚴格把控,保證活動的整體質量。其次,專業(yè)指導教師要把握活動的進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另外,在指導教師參與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對學習效果的反饋。通過現場調查或課后問卷的形式,總結并記錄客觀真實的學生反饋內容,通過學生反饋情況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內容。要重點關注活動參與中的特殊群體,比如經濟困難、學業(yè)困難、存在心理問題、人際溝通困難、上進心不足、畢業(yè)未就業(yè)等學生群體,重點關注其在參與活動前后的心理和行為轉變,進而使高校開展的第二課堂能夠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切實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第二課堂中的應用型本科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要注重活動開展的形式和內容,同時還需要提高活動的實效性。指導教師要重點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實效,通過調查問卷、實驗對比等方式,科學準確地判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實踐效果,同時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內容,進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