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平臺,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廣大教師與學生的喜愛。將合作學習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數學思維及運算等能力。然而,合作學習雖然克服了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取得了諸多成果,但是也存在著如學習小組組建不科學、教師參與度低、學生能力缺乏、評價體系不夠科學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運行。面對諸多問題,文章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科學建設學習小組、強化教師過程參與、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及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等諸多措施,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策略
一、 引言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及綜合能力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對學生的發(fā)展及未來的學習都有著重要意義。在數學教師的不斷努力下,各種新型教學方式逐步被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平臺,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學生數學成績,受到廣大教師與學生的喜愛。因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就積極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上。然而,雖然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授課模式相比,具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數學思維、運算能力等諸多優(yōu)勢,但是隨著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廣泛運用,諸多弊端也逐步顯現,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文章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當今初中數學課堂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具有極大的意義。
二、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小組組建不科學
分學習小組是學生順利進行合作學習的前提。當這個前提出現問題時,后續(xù)的學習自然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如在課堂中教師為了方便,一般會根據學生的座位,將其前后左右進行分組。這種辦法雖然可以節(jié)約時間,但是確忽略了學生成績、性格、表達能力等諸多因素,小組組建缺乏科學性。同時,組長作為小組的核心,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組長的選擇是重中之重,而實際的情況卻是很多情況下教師都會直接指定成績較好的成員擔任組長一職,而這樣的選擇方式嚴重缺乏合理性,還會導致小組內部出現分裂。除此之外,小組內分工不明確、不合理也是一大問題。因為沒有明確分工,就會出現看似熱鬧非凡的討論,實際卻是各種偏離主題的現象,組員會被成績較好或是表達能力強的同學帶偏,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二)教師參與度低
在合作學習教學中,一些教師認為,合作學習重要的是學生,自己參與與否并無大的影響,一些教師游離于合作學習之外,這就導致了許多問題的出現。由于教師的不積極參與,只會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才布置任務,這就造成學生沒有充分準備的時間,導致合作學習時容易造成學習深度不夠的情況。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諸多教師理解片面,導致了教師將合作學習運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缺少真正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將合作學習看為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整個過程忽略了自身的指導作用,無法準確挖掘學生學習內容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不但會影響學習效果,還無法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三)學生能力缺乏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體,要想合作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和能力,如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傾聽能力及思辨能力等。而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并沒有良好的相關能力及素質,也就導致了合作學習難以體現出真正的效果。一些學生因為表達能力差,合作學習中就成為邊緣人物;一些學生,雖然認真聽其他學生講話,但是獲取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一些學生自顧自地發(fā)言,不顧及他人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因為學生缺乏相關的素質與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于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彌補學生短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合作學習中亦是如此??茖W的評價體系可以幫助教師、學生、學習小組發(fā)現學習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完善教學過程。而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中,很多教師對于評價的重要性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未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一些教師僅將眼光集中在整個小組的表現,而忽略了小組中個人的貢獻,缺乏對學生的有效評價。還有一部分的老師在合作學習評價中存在著內容單一,缺乏科學性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 提升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面對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有效進行這一現象。文章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問題原因出發(fā),針對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策略。
(一)科學建設學習小組
面對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要進行科學的分組。要確立好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需要保證適宜的小組規(guī)模,人數應該保持在5人左右。人數過多,會導致組內任務不明,產生混亂,學習無法進行;人數過少,不利于進行深入交流,同樣也達不到學習要求。在分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數學成績、思維方式、交際能力、性格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再進行科學分組,為學生構建一個存在不同水平但目標一致的群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有效地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以達到合作共贏、優(yōu)劣互補的效果。同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小組人員進行變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學習機會,使團隊保持高效的狀態(tài)運轉。
另外,在實際的學習中,要求每一位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防止學生漫無目的地進行學習。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作用時,組長就可以為學生進行合理分工。一位學生學習整理三角形的相關概念,一位學生整理相應的習題,一位學生根據書本中的尺規(guī)作圖方法進行學習、分析,最后由每一位學生進行分享,形成對本節(jié)課更深的理解。在整數加減的教學運算規(guī)律探究中,組長可以為小組人員設計不同類型的整數加減,讓學生進行分析,最后再一起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凝聚力,幫助學生樹立集體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
除此之外,教師應當通過成員推薦、自主推薦的方法,替代直接任命的方式,并且加強對于小組長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能夠逐步掌握小組管理的技能,提升他們的管理能力。
(二)強化教師過程參與
在合作學習中雖然學生占有主體地位,但是,并不能忽略教師的重要作用。初中學生知識儲備量較少,自控能力較差,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明確學生合作學習的任務及目標,凝聚學生注意力和督促學生相互合作。在內容的選擇上,要選取具有一定討論意義的問題。同時,由于組內成員包含了各個層次的學生,當任務復雜時,大多數學生不知其所以然,學生會受到打擊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難度過低,也就難以實現學生積極探究的目的,因此教師
設計的任務應當符合實際需要。
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進行巡視,細心傾聽、認真觀察,充分了解小組間學生學習討論進展,聽取學生問題及建議,重點講解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如“關系式法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作為初中數學內容的重難點,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并不能將其完全地掌握。倘若教師逐一細細講解,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為學生設計若干道測試題目,根據對學生答案的總結,對學生不理解的內容、易錯點進行講解分析,進而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
(三)加強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實際的課堂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合作能力與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簡單來說,合作學習除了需要加強學生合作能力以外,還要加強學生的傾聽能力、表達能力及思辨能力等。
就如在“利用分布直方圖表示搜集的數據”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將小組內學生的跳遠成績進行統(tǒng)計,并用分布直方圖將其表示出來。這時小組之間就會出現組織、統(tǒng)計、整理及畫圖等多個過程有序進行的現象,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傾聽的時間遠遠多于說的時間。有較強的傾聽能力學生才能從眾多的信息中抓住關鍵信息。同時,只有善于傾聽,學生才能充分聽取他人意見,提高自身水平。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從一點一滴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耐心傾聽的習慣。表達能力則是合作學習高效進行的基礎,而初中階段的大多數學生并沒有較強的表達能力,甚至一些學生存在抗拒心理。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的條件。小組間也可以對一些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鼓勵,讓其逐步形成敢于表達的習慣。除了聽與說,數學思維、思辨能力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面對復雜的數學知識,只有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才能高效地獲取數學知識。
如,動態(tài)類問題,一般使用相似三角形來進行解答。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總結,討論如何準確找出相關三角形,具有哪些模型?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學生悉解題思路,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
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對于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有著重要意義??茖W的評價體系應該包括小組合作過程、取得的成果、個人參與程度及綜合表現等幾個部分。在評價過程中,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更正,逐步完善教學方式,提高分組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素養(yǎng)。
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需要從教師與學生兩個角度進行分析。一方面,評價體系的制定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有時還需結合小組學習效果進行改進,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不能從其他班級照抄過來。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以激勵為主,批評為輔,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評價不能僅僅落實到小組這一級別,要對小組成員做出個性化評價,對小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過程表現作為重點內容進行評價。此外,還要積極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構建包括教師對小組、對學生及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多元評價體系,使學生得到有效提升。
四、 結語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被廣泛應用。雖然克服了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取得了諸多優(yōu)秀成果,但是也存在著如學習小組組建不科學、教師參與度低、學生能力不足、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運行。面對諸多問題,文章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科學建設學習小組、強化教師過程參與、加強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及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等諸多建議,以期達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滿詩宇.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重慶:西南大學,2020.
[2]莊秀英.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21(29):70-71.
[3]馮保年.如何應用合作學習理念開展初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0):30-31.
[4]馬海玉.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J].考試周刊,2021(53):77-78.
作者簡介:童本建,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