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茵
【摘要】本文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書寫提示——筆畫的疏與密二》為例,關注教師的教學策略,建議教師整體把握語文要素,夯基重練、評價導行,使《書寫提示》教學有“法”可尋,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促進學生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練一手好字,傳承漢字文化。
【關鍵詞】書寫提示;書寫指導;教學策略
不難發(fā)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小學生書寫指導的內容并不多,而且內容比較空泛。部編版教材落地后,在小學語文園地中增設《書寫提示》版塊正是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寫字目標的具體化,這一版塊的出現,大大彌補了一線教師在書寫教學中的理論空白與方法指導,也系統有序地闡釋了書寫指導的重要性,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讓教師指導學生書寫變得有“法”可尋,有“律”可探。
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的教材中,科學安排了28次《書寫提示》,編排具有梯度性與系統性,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多數采取“輕描淡講”的方式完成此版塊教學,教學缺乏活力與實踐性,此板塊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書寫學習,能熟記筆畫名稱和掌握筆畫的書寫方法,但對于字型結構(間架結構、部件關系)處理并不熟練。隨著三年級生字數量的增大,漢字筆畫的增多,漢字的結構變難了,如果要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端正書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具備認真的書寫態(tài)度與正確的坐姿和執(zhí)筆習慣,更需要引導學生在書寫中發(fā)現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里的“漁”就是漢字書寫的“規(guī)律要素”,語文教師要在寫字教學中循“規(guī)”導“寫”。
一、熟知書寫要素,循“規(guī)”導“寫”
(一)解讀要素,科學指導
縱觀各學段書寫要素,不難發(fā)現書寫要素編排具有序列性與系統性,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二)二次解讀,心中有數
以三年級上、下冊為例,更能看出教材對書寫要素的具體化,根據以上下兩表的量化與對比,我們更能熟知書寫要素,做到心中有數。
縱觀統編版語文教材中的書寫提示內容,字數較少,簡明意賅,有利于學生記憶與理解。但書寫內容簡練不代表教學內容簡單,因此,教師需要學會緊抓書寫要素、根據學情進行二次解讀,教學做到心中有數。如,三年級下冊的兩次書寫提示內容緊緊圍繞筆畫的疏密展開,通過二次解讀,不難發(fā)現側重點有所不同:第二單元書寫內容關注的是橫或豎畫的長短比例與距離;第七單元則關注漢字筆畫數量的變化與疏密的關系。兩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緊緊相扣,層層遞進。教學時可以進行對比教學,從此課中可分解出這樣的二次解讀:像獨體字這一類筆畫較少的字要寫舒展,像合體字這一類筆畫較多的字要寫緊縮,書寫時注意橫或豎畫的長短比例與距離。通過這樣的二次解讀,教師的教學能做到心中有數。
(三)示范引領,有效指導
教師除了要熟知書寫要素外,更應該循“規(guī)”導“寫”,做好示范引領。這里的導“寫”側重于教師書寫規(guī)范,也關注教育者采取多種方式示范,如,教師范寫、觀看視頻、微課指導等,通過示范引領,提高書寫效率。
二、緊抓書寫要素,多元教學
(一)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
《書寫提示》的教學內容言簡意賅,教學中并不單純傳授具體的書寫技巧給學生,更應重視把具體實用的書寫方法給予學生。同時,引導學生用中國人特有的審美視覺,在觀察中領悟,在書寫中夯實,在評價中提升。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中可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觀——悟——寫——評”四步法。
在執(zhí)教三年級下冊《筆畫的疏與密二》中,依據這四步法,筆者采取了以下有效的教學活動:
1.觀——用法觀察
引導學生用平板終端把漢字(止、內、術、斗、露、醒、慧、蘑)的結構進行歸類。接著再從筆畫的角度來觀察這兩類字有什么區(qū)別。通過用法觀察,學生不難發(fā)現獨體字的筆畫較少,合體字的筆畫較多,為下一步的書寫指導教學作鋪墊。同時,教師在指導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勾連已學知識,如,第二單元園地中已學“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書寫時要事先考慮好這些筆畫的長短比例和距離,避免擁擠?!边@樣,學生在觀察中也能融入貫通,提高學習的效率。
2.悟——用法感悟
在感悟筆畫書寫要點時,筆者重實踐與感受。為了讓學生感受“疏”與“密”的關系,可創(chuàng)設了情景:讓學生代入想象自己的手腳便是“止”字的筆畫,引導學生在自由的空間伸懶腰類比筆畫要寫得舒展,由此理解筆畫較少的字的書寫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并發(fā)現寫好“止”字的書寫要求。
3.寫——用法書寫
落筆書寫時,提醒學生關注書寫姿勢,用“三看法”觀察字型結構,再一筆一畫寫。在遵循書寫要素的同時參透書法味,重有意識地練寫,不要機械訓練。因此,當在學習一個新字時,筆者采取了“試寫——練寫——改寫”的模式:如學“露”字,可讓學生觀察后嘗試試寫,分享試寫心得,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范寫,學生再寫,通過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形式提取建議進行修改,讓學生在用法書寫的過程中提升書寫水平。
4.評——用法評價
《書寫提示》版塊最后少不了評價環(huán)節(jié),書寫的進步來源于反復的練習與評價,評價形式要多樣,并予以學生充足的時間去修改,這樣才能一字一所得,一課一收獲。
(二)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
1.口訣法
《書寫提示》中的內容簡約明了,通過編寫朗朗上口的書寫口訣,能增強認知過程中的趣味性。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書寫提示——筆畫的疏與密二》時,編寫了如下口訣:
書寫歌
獨體字,字數少,筆畫寫開要舒展,
合體字,字數多,筆畫寫小要緊縮,
疏密有別要牢記,要牢記!
2.微課法
《書寫提示》作為《語文園地》中的一個實踐與反思小欄目,教學時間有限,為了使教學效率最大化,可以利用微課,適當開展書寫教學,大大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書寫提示》時,當學生已掌握像“止”“露”這一類筆畫較少或較多的字后,教師可以把同一類生字拍成微視頻,學生可利用平板電腦在堂上(課后)自主學習、練寫,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學生能在評價中提升。因此,教師在對教材深入研讀的基礎上,結合學情,采取適切、有效的方法,落實書寫要素,教學定能事半功倍。
三、圍繞書寫要素,評價導行
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師的范寫、學生的練寫、師生評價。書寫評價不僅能讓學生發(fā)現自己書寫的不足,更讓自己知道怎樣改進。對自己的書寫及時反思、修改,對他人書寫的學習、思考,都能對自我書寫能力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指導評價
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評價能力。評價中可讓學生根據書寫要點,先從字的整體結構入手,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其次,要讓學生評價基本筆畫的書寫,如,利用“三看法”評價書寫字體高矮、寬窄、壓線劃以及筆順等。隨后,指導學生多鼓勵寫得突出部分,樹立正能量,保護好學生書寫的欲望。
(二)“點面”結合
評價時,教師可以采用“點面”結合的方式及時反饋和評議學生的練習情況?!包c”就是抓住幾份有代表性的作品師生共同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從結構、筆畫等要素入手,以鼓勵為主,指出不足并指導修正?!懊妗本褪潜M量發(fā)動全班進行評價,這里可以利用信息化軟件進行,學生輕輕在平板電腦上打分,就能有具體數據呈現,擴大了全班學生評價的參與度,從而提升他們的觀察力、鑒賞力以及審美情趣。
(三)多元評價
1.依托學習單,提高評價的作用。依據課時目標和寫字要素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學習單作為支架推進教學評價。學習單的設計從寫字要素著眼,提示寫工整、寫美觀的要點,“星級自評”達成自我修正,“伙伴互助”引領同學間的學習,以“我的發(fā)現”和“我的期待”引發(fā)學生自我觀照和思考。將評價全程嵌入教學,實現了教、學、評一體化。
2.結合信息技術軟件,提高評價的透明度。信息化教學時代令課堂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評價也能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以三年級下學期第七單元《書寫指導》為例,教師可在粵教翔云、優(yōu)課平臺等設備上設置評價模式,讓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均能參與評價中,促使學生在評價中學習、進步。評價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引導學生自改生字,利用已學寫字要素加強練習,從而提升自身的書寫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應多研讀教材,緊緊把握好書寫的語文要素,結合學情,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注重方法的變通和示范引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促進學生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練一手好字,傳承漢字文化。
參考文獻:
[1]閆君燕.圍繞書寫要素,教好書寫提示[J].小學語文,2021(4):69-72.
[2]楊波,張馨月.循“規(guī)”導“寫”——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寫字指導的施教建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3):4.
責任編輯? 劉?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