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國
【摘? ?要】? 社會對未來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學會自主學習、自主評價、自主調節(jié)。而想要實現上述目標,就需從班級自主管理這種小事入手,使學生逐步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自主評價的策略、自主調節(jié)的措施。本文從背景、對策、效果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初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實施策略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 初中學生;班級管理;自主管理;實施策略
在時代發(fā)展背景下,實施班級自主管理已成必然趨勢。作為班主任,要將班級自主管理重視起來,促使學生成長為社會所需的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班級自主管理是需要一定方法的,否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對學生的成長而言也沒有任何好處。下面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實施班級自主管理的背景
通過調查發(fā)現,不少班級的管理仍舊停留在“一人說了算”的局面。班主任承擔著管理班級的職責,會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進行班級管理。常言有道:三年一代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價值取向,班主任選擇的班級管理方法雖然在過去有用,但是對當下的學生卻不一定適用。一些學生不愿意服從班主任的管理,班級管理的效率、質量自然也就不如意。例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情況,沒有給予學生尊重,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被忽視了,從而不愿意配合班主任的管理。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要改變經驗主義,要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開導自己、教育自己、評價自己,要讓學生的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那么,怎么進行班級自主管理呢?
二、實施班級自主管理的對策
1.及時更新管理理念
理念是管理的前提,是讓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想要實施班級自主管理,班主任需要及時更新班級管理理念。首先,班主任要對新課改理念有所了解,要對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所了解,比如:學生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所以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也要遵循以學生為主的原則,要使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其次,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管理目標,要讓學生成長為學會自主學習、自主評價、自主管理、自主調節(jié)的人才,要使學生從“乖孩子”變成更好的人;最后,班主任要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進行班級管理。
2.組建管理核心
(1)改變班干部任命方法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會直接任命學生當班干部,雖然這種方法使班主任覺得最適合的學生成為班干部,但是忽視了其他學生的實際感受,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所以班干部隊伍建設并不合理,學生的意識也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而想要實施班級自主管理,班主任就需要改變班干部的任命方法。具體來講,班主任應該采取競選機制、民主集中管理制度進行班級管理,而且在利用這種管理制度進行管理的時候,需要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班主任要知道,初中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欠缺民主意識、民主能力,所以,教師要把準備工作做好,要給學生相應的引導。比如,班主任可以講解有關民主的知識,需要在選舉班干部之前將班級學生的情況制作成表格,并發(fā)給學生。表格要體現學生的優(yōu)點、能力,但不要涉及個人隱私。如果學生有成為班干部的意愿,需要基于自己的情況、職位需求進行崗位選擇。這樣,才能實現班干部的民主選舉。
(2)改革班干部設立體制
班主任在選定班委時要保留某些職位,在必要的時候讓這些班委履行部分崗位職責。但是在確定班委后,要盡可能保持穩(wěn)定。因為隨意更換班委會使學生產生不適感,會使班委質疑自己的能力。所以,在選擇好班委后,可以建立班級委員會,并交由班長負責。班級委員會建立好后,教師可基于學生的特點、班級的實際情況設立相關崗位,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此外,班委各成員還可根據實際需求選取組長、課代表等。這樣一來,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崗位,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培養(yǎng)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強化自主管理意識,讓學生更好地成長。
(3)引入競爭機制
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所以,在進行班級自主管理時,班主任可引入競爭機制。通過這一措施,可以使班干部產生危機意識。具體來講,適當的競爭可以讓學生不斷地學習、發(fā)展,使自己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而在引入競爭機制時,班主任可以采用期末述職考評、末席淘汰等方法,要讓學生不斷迎難而上。這樣,才能讓班干部將每項任務重視起來,才能使班干部采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務,提高班級管理質量。此外,在完成任務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學生能力不足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班干部會自主與他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識、合作能力,這樣才能營造出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得到全面成長。
3.營造管理氛圍
(1)發(fā)揮主導作用
初中生年紀較小,管理能力有限,所以在進行班級自主管理時會遇到很多問題,導致班級自主管理效率受到影響。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人員,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要讓學生學會管理,要營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圍,要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班級自主管理中。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培養(yǎng)、提高,還可以讓班級管理更加高效。
(2)明確班干部職責
眾所周知,班干部培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消耗一定的時間、精力,需要經歷各種挑戰(zhàn)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班干部因各種因素的影響會犯一些錯誤。當錯誤發(fā)生時,班主任需給予幫助、激勵,要使班干部明確自己的職責。倘若要撤換班干部,班委將召開會議,決議是否更換班干部。在確定班干部后,班主任要開展一定的班干部培訓工作,要使班干部了解自己的責任、義務,明確自己的權限,掌握正確的管理方法。在班干部了解了情況后,班主任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跟蹤指導,要看看班干部是否適合這一崗位,并逐漸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進而為班級自主管理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4.形成管理機制
(1)每周議事制度
在班級自主管理背景下,需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使學生進行民主管理。所以,每周議事制度的建立是時代發(fā)展所趨。通過每周議事制度,班委可以將班級工作計劃確定下來。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加深對班級事務的理解,可以深度參與班級管理。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到有效培養(yǎng)。不過,在進行班級自主管理時,班委要將自身權力發(fā)揮出來,要將管理工作放在重點位置。比如,每周五班長要負責主持班會,要總結這周的班級情況,并對下周工作進行適當安排。
(2)提供相關機會
班級自主管理的主體是學生,因此班主任要給學生提供管理的機會。比如,班主任要讓學生參與討論班級事務,要制訂適合的班級計劃。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明確權責,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一定的價值觀,促進班級民主管理。
(3)自我評價制度
學生常常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因為學生通常只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根本看不到或不愿承認自己的缺點。同時,學生還沒有辦法對別人進行客觀評價。比如,只能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看不到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為此,班主任需要實施評價制度,讓學生說一說同學的優(yōu)點,形成互相學習的良好氛圍。說完他人的優(yōu)點后,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優(yōu)點寫在自我評價表中。
(4)監(jiān)督評價機構
為了給班級自主管理提供保障,班主任可以將相關的監(jiān)督評價機制建立起來。具體來講,可以讓其他學生對班級委員會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適當地提出一些意見、建議。
5.實施班級自主管理的效果
(1)使學生形成參與意識,班級凝聚力得到了增強
實行班級自主管理,使學生成為班級小主人,他們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可以將自己的責任充分發(fā)揮出來,使班級凝聚力得到了增強。具體來講,可以使班級工作正常開展,全班學生都會意識到班級利益的重要性,會逐步形成“班級的事就是我的事”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更好地參與班級自主管理。
(2)將管理效益提高,使班干部負擔減輕
通過研究發(fā)現,在進行班級自主管理的時候,班干部要積極參與,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班級管理提供一定的決策參考。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班干部需要負責所有的事物,所以工作負擔很重。有不少學生為了班級工作忽視了自身的學習,而且最后的管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實行班級自主管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具體來講,班干部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學習中,而且其他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管理,能夠使他們的工作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實施班級自主管理是讓學生更好地成長的前提,是讓學生形成相關能力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管理效率、質量的有效方法。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管理方法:及時更新管理理念、組建管理核心、營造管理氛圍、形成管理機制.班主任可以將上述方法運用于班級管理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成長,獲得一定的管理能力,形成競爭意識及合作意識,才能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使自身的素質得到提高,才能建設自主管理型班級,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謝海燕.初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實施策略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64.
[2]胡偉.提高初中生班級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實踐[D].湖南科技大學,2014:48.
[3]常志煥.初中生班級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實踐分析[J].新課程(中),2015(1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