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月明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和進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彰顯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教育內容。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科學合理的問題教學方式對促進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有著重要價值。但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束縛下,有效的閱讀提問教學在實踐開展中遭遇了種種問題,給課堂的實際創(chuàng)新教學造成阻礙。本文將對問題教學法在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chuàng)新開展帶來積極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教學法;教學分析;實踐策略
引言: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探究性的教學思維,即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出具體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對課文、文字背后的內涵進行分析和推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輔助分析條件、創(chuàng)新閱讀方法論,使學生更有效地完成對課文的內容的解讀。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教學中充滿了“大包大攬”的教學思維,缺乏對學生的訓練意識,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成為“應聲蟲”。對此教師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積極反思,促使現(xiàn)代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呈現(xiàn)。
一、開展課前預習教學
(一)預習教學的價值。預習學習給學生提前思考課文內容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足夠的精力提前對文章內容建立自主性的認知。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經(jīng)驗能夠和教師的指導教學內容有效交融,促使學生不斷修正自身的個性判斷,在長期學習中逐步總結出個性化的學習經(jīng)驗,對其長遠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大有裨益。但在現(xiàn)實實踐教學中,預習教學往往是被教師忽視的內容,導致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發(fā)展不足,在學習中逐步失去了主動權。對此在新的教學階段,教師必須重新審視預習教學的價值,設計新的預習教學計劃,促使語文課程的基本教學方式得到有效革新。
(二)促進預習教學創(chuàng)新開展的策略。在開展語文預習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設計預習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在課余有目的的對閱讀問題進行處理,以此使預習教學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完全按照預習問題開展指導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思路和科學的閱讀思路有效融合,促使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到多樣的思考和體驗,為其核心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做好積極鋪墊。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保持基本的人本教學思路,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和學生進行多樣的問題討論和互動,使閱讀教學達到別開生面的效果。如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進行答案核對、問題討論等。
二、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教學法應用
(一)固定課堂問題教學的基本步驟。在傳統(tǒng)的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問題缺乏方向感和目標性,導致語文教學內容給學生造成“東拉西扯”的錯覺,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無法有效總結學習經(jīng)驗,進而對閱讀學習失去興趣。對此在閱讀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降低自身的語言隨意性,設計“固定”的教學步驟和過程,以此使學生從固定問題提問中學會對文章內容的有效思考和總結,促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素養(yǎng)得到更有效的培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分為以下四個基本步驟:首先讓學生對文章的背景的資料進行有效調查和了解。其次鼓勵學生對課文的題目進行猜想和分析。再次教師組織學生對課文的概略內容進行總結。最后教師再對課文中的細節(jié)字詞進行分層分析。以此使課堂教學的過程更加完整,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學會抓住重點。
(二)通過現(xiàn)實生活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緒和情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的閱讀體會,教師可以串聯(lián)更多的現(xiàn)實生活問題,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更寬闊的視野。例如教師可以對作者的人生際遇進行分析,使學生在感情上和作者形成共鳴。例如教師可以提及和課文內容相似的生活場景,鼓勵學生進行回憶或分析,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多樣思考。例如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普及更多的宇宙常識知識,促使學生對宇宙生命的誕生謎題做到更多樣的思考和認識。如教師對光年的概念進行介紹,對宇宙的廣大進行介紹等,使學生對廣袤的宇宙保持多樣想象。
三、在課后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教學法應用
(一)鼓勵學生對相關的文章進行搜集閱讀。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保持廣泛的涉獵閱讀學習思路,在課內學習之外進行更多樣的閱讀嘗試,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更宏觀的視野。例如在教學《江南春》古詩詞后,教師鼓勵學生對描繪春天的古詩詞進行搜集整理,開展關于春天的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對春天的意象載體、描述手法等關鍵內容進行分析和討論等。以此使學生對古詩詞中的“春天”做到更多樣的賞析,扎實學生的基礎語文學習功底,促使學生在對更多文學意象分析中掌握方法論。
(二)鼓勵學生保持溫故知新的閱讀思路。在語文課程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語文知識是一門長期積累的學問,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相同內容的思考也不盡相同。對此學生需要在閱讀學習中保持溫習、復習閱讀的習慣,對自己過往閱讀、學習的知識進行重新思考和總結,使自己從閱讀學習中獲取更多積極的體驗。
四、結束語
在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素養(yǎng)作為主要目標,在教學中積極考慮學生的長期發(fā)展需要,給提供更多具有操作性的閱讀輔助條件和資源,提出更具現(xiàn)實性、想象力的多樣閱讀思考問題。以此使學生在學習擺脫傳統(tǒng)的依賴思維,在閱讀學習中體現(xiàn)出更強的獨立自主性,逐步在學習中體會到閱讀學習的樂趣和真義。
參考文獻:
[1] 章彤波. 巧用問題教學法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質量[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