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嘉樂
爸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家風是什么?其實在我一個8歲孩子的認知里是不清楚的,后來我看電視“家風故事”欄目,似乎懂得了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成員的行事風格、說話方式和做人準則的日常習慣養(yǎng)成。再后來,我問爸爸什么是家風?爸爸說家風就是從他身上傳教給我的好的東西,比如知識、性格、品德以及是非標準等。于是我懂得了,良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傳承,它不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一種無形的塑造,對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極其重要。我的爸爸是一名軍人,平時很嚴肅,生活有規(guī)律,對我要求也是非常嚴格。
爸爸說做人要懂禮儀知是非。比如在對人的稱呼上,爸爸告訴我見到比自己大的叫哥哥姐姐,和爸爸媽媽差不多的叫叔叔阿姨,見到年齡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于是,在我周邊能經(jīng)常聽到夸我有禮貌的表揚聲音。今年暑假的時候,爸爸帶我去博物館參觀,在剛上公交車時候,我和爸爸都搶到了自己的座位,可到下一站的時候,上來一位老奶奶,爸爸看到立即起來柔和地說:“您坐這兒吧”。老奶奶連忙說道:謝謝你小伙子。我看到這一切便想道:爸爸真不愧是我的好榜樣,我一定要向他學習,下一站如果有老人上車的話,我也一定讓座。不一會,還真上來一位老爺爺,我迅速地站起來向爺爺說:爺爺,您好!坐這兒吧。那位爺爺見我還是個小孩,便慈祥地說:真是一個好孩子。爸爸就是我的榜樣,我以有這樣的爸爸而驕傲,正是爸爸的言傳身教讓禮儀從小就駐扎在我的心里,也懂得了很多規(guī)矩,我知道過馬路要看紅綠燈,垃圾不能亂扔,不說臟話,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
爸爸說做人要自律有規(guī)律守紀律。爸爸在部隊20多年了,養(yǎng)成什么事都有規(guī)律的習慣。從家里的物品擺放到平時的一言一行,再到日常的生活規(guī)律,都是有嚴格的規(guī)范約束。比如在我們家,從起床到晚睡覺都有明確的時間規(guī)劃。6點半起床,10分鐘洗漱,5分鐘連續(xù)背誦6首以上古詩,15分鐘聽寫單詞和讀繪本。7點吃飯,7點半上學,等等。如果是寒暑假,爸爸還會把每天的時間都以分鐘形式計劃出來讓我遵守執(zhí)行。爸爸說人要懂得自律,每天早晨都堅持運動,包含長跑、跳繩、羽毛球等各種運動,直到出汗為止。爸爸還非常有時間觀念,他總是要求我做任何事情都要計劃好時間并嚴格的遵守。就拿寫作業(yè)來說吧,爸爸就要求我把每天的作業(yè)都列出一個清單,然后規(guī)定好什么時間做哪項作業(yè),用多少時間都要有一個清晰的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F(xiàn)在,我也養(yǎng)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很強的時間觀念,知道鬧鐘一響就得起床,鈴聲一響就得上課,懂得了自律養(yǎng)成了規(guī)律遵守了紀律。
爸爸說做人要敢吃苦懂節(jié)儉。爸爸經(jīng)常和我說起他以前的故事。他說小時候家里很窮,從來沒穿過新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赡菚r爸爸在那樣艱苦的日子里也不忘學習,從來也沒怕過苦。后來爸爸當兵,訓練更苦。北方的冬天都是在零下20多度,尤其是下完雪融化了再凍結后,地面比水泥地還硬,訓練時反反復復的爬來爬去,肘膝等部位都磨出血來,晚上睡一覺,衣服和血都粘在一起,再一訓練一下子就磨開了,那叫一個疼。可爸爸從沒叫過苦。爸爸說讓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吃飯要吃凈,掉在桌子上飯粒也要吃了。于是我懂得了爸爸給我講的那句話的道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爸爸說做人要常學習厚品德。爸爸常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爸爸給我講當年為了考軍校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周末節(jié)假日別人休息的時候,爸爸都是找個沒人地方靜心的學習,晚上后半夜的崗他都愿和別人換,這樣就可以在夜深人靜時好好地復習功課了。經(jīng)過爸爸的努力刻苦,終于考上了軍校,成為一名軍官。爸爸的知識可豐富了,從他嘴里總能給我講出很多知識,比如《三國演義》里的五虎上將,《水滸傳》里的一百單八將等。爸爸還說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培養(yǎng)好的品德。于是,現(xiàn)在我知道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學校要認真學習聽老師的話,對朋友要誠實守信。爸爸說只有養(yǎng)成好的品德,今后的路才會更加的精彩紛呈。
其實從爸爸身上傳給我的東西還遠不止這些,我也知道好的家風不是寫在紙面上的,應該是一代人對下一代人好的品德的良性傳承,是希望,更是無形的人生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