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沈雪琴 漢族 本科主管護師? 金華廣福腫瘤醫(yī)院漢族 老年醫(yī)學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參與式護理應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價值。方法:納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各30例,分別開展家庭參與式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就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護理3個月后研究組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家庭參與式護理應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助于提升疾病控制效果。
關鍵詞:家庭參與式護理;老年;心血管疾病;
【中圖分類號】 R472?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是現(xiàn)階段老年人群最為常見的病變,在疾病死亡構成中的占比較高,這類病變的普遍特點為發(fā)病機制復雜、病情呈現(xiàn)緩慢進展、繼發(fā)各類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較高、難治愈等[1-3]。現(xiàn)階段針對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以藥物干預為主,而患者大部分時間需要居家治療,為進一步提升患者居家康復效果,我院近期對部分病例實施了家庭參與式護理,這是一種由患者家屬參與的以患者為主體的護理模式,本研究結合相關病例資料就其應用價值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男女各41例、19例,年齡60~85(72.19±4.82)歲,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各30例,組間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基于診療方案與醫(yī)囑施護,做好心血管疾病常規(guī)宣教與用藥護理,完善病情監(jiān)測并及時上報,患者離院前開展離院指導,就居家用藥、飲食、情緒等方面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
1.2.2、研究組:開展家庭參與式護理,①健康教育手冊編制:冠心病、高血壓等屬于慢性心血管病變,目前無特異性治愈手段,患者需長期接受治療,而家庭是患者疾病治療控制的主體環(huán)境。護理人員需要基于心血管疾病理論框架,在進行相關循證文獻查閱的基礎上,編制本病健康教育手冊,主要內容包括冠心病健康知識、治療注意事項、日常用藥及注意事項、飲食要點、自我情緒管理要點與技巧、運動訓練指導等。同時在手冊最后幾頁留白,在對每位患者進行個體化評估后,結合患者特點與需求進行內容添加與完善。②穩(wěn)定期護理: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需要完善病情觀察的同時,開展體位干預與康復護理,臥床時協(xié)助患者取適宜舒適體位,同時指導患者開展床上與離床鍛煉,通過肢體被動或主動運動改善機體血液循環(huán),提升病情控制效果,在開展護理服務的同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護理技巧,提升家屬護理能力。③離院前護理:患者離院前需要在做好離院指導工作的同時,進行居家用藥方案、復診時間等的詳細介紹,并結合患者個體化情況制定居家康復計劃,通過專業(yè)計劃促進心臟康復進程。④離院后護理:離院初期護理人員通過定期隨訪與患者建立聯(lián)系,掌握居家情況,并提供專業(yè)指導。通過用藥、情緒管理、飲食調節(jié)、運動鍛煉等多方面干預提高冠心病控制效果,囑家屬協(xié)同進行監(jiān)督,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根據(jù)患者具體病變變化情況,為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對疾病全面認知的同時,幫助患者正視自身病變,同時就控制良好的病例進行介紹,寬慰患者的同時幫助患者建立信心。了解患者既往行為習慣,就不當行為進行糾正。通過適量的戶外活動、輕音樂播放、不良情緒原因尋找、深呼吸訓練等方式,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放松身心。
1.3、觀察指標
護理3個月后依據(jù)心血管疾病相關檢查指標、癥狀體征改善情況進行護理效果評定,檢查指標基本復常,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為顯效,檢查指標與癥狀體征好轉為有效,否則為無效。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護理效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效果對比:見表1。
3 討論
衛(wèi)計委于2015年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疾病死亡構成中,慢性病占比達79.4%,其中心腦血管病變是主要的慢性病,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是其中的常見類型,也是急診科常見的危急重癥類型[4]。除各類急性病變外,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心血管疾病也是慢性的常見類型,嚴重威脅著我國老年人群的健康[5-6]。老年患者因機體耐受能力弱、基礎疾病多,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一般選擇保守干預[7],為保障疾病控制效果,我院近年來對部分患者實施了家庭參與式護理,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開展綜合評估并擬定護理方案,在護理工作中向家屬進行護理方案的說明與指導,提升家屬護理能力,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家屬的督促、陪伴等,能夠提升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緩解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孤獨感、焦慮感,增加信心。本研究顯示,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家庭參與式護理的應用效果滿意。
綜上所述,家庭參與式護理應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能夠有效提升疾病控制效果,值得開展。
參考文獻:
[1]吳杰,姜東輝.有氧運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狀況和生存質量及脂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6(39):2687-2689.
[2]馬鳳萍.細節(jié)管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高血壓疾病患者中的臨床護理管理中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9,7(14):120.
[3]Rynkowska-Kidawa M,Kidawa M,Kapusta J,et al.Echocardiographic evaluation in the course of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Pol Merkur Lekarski,2017,43(258):250-254.
[4]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
[5]羅珠嘉,陳玉紅,鄭雪梅,等.冠心病住院患者認知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與負性心理的關系[J].護理學雜志,2017,32(19):93-95.
[6]張晞.基于IMPACT模式的護理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居家休養(yǎng)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1,18(2):238-241.
[7]劉曉燕,史加海,沈紅五,等.個案管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患者心臟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4(3):5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