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一:深空機動與軌道中途修正區(qū)別在哪?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火星環(huán)繞器團隊介紹,通過深空機動,可以改變探測器原有的飛行速度和方向,使其能夠沿著變軌后的軌道順利飛行至火星。
專家表示,與速度增量較小、發(fā)動機工作較短的常規(guī)中途修正不同,深空機動過程中,探測器由發(fā)射入軌的逃逸轉移軌道變軌為精確到達火星的軌道,速度增量大,發(fā)動機工作時間長,因而對探測器控制和推進系統(tǒng)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看點二:為什么要進行深空機動?
專家介紹,通過使用深空機動進行軌道設計和軌道控制,不但成功增加了探測器的推進劑攜帶量,還能夠將一個大的捕獲速度增量分解為兩次相對較小的速度增量,有利于減少發(fā)動機單次工作時間,保證發(fā)動機工作的可靠性。
同時,深空機動的實施有利于3000N發(fā)動機的標定,過程中可對3000N大發(fā)動機進行推力和比沖標定,而精確的發(fā)動機標定參數可以更好地確?;鹦遣东@的精度。
此外,通過深空機動,火星環(huán)繞器研制團隊實現了對探測器到達時間的優(yōu)化,能夠得到更加有利的捕獲點處的光照條件和通信條件,也使捕獲時探測器經歷的火影時間(探測器進入太陽光被火星遮擋的陰影區(qū))和通信盲區(qū)時間更短。
看點三:深空機動如何實現?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測總體部部長耿言介紹,此次深空機動需要根據預定到達火星時間、軌道參數與即時測控定軌參數制定深空機動變軌策略,完成對應的探測器姿態(tài)和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在深空機動后處于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上。
本次深空機動中,地面對探測器的定軌任務由我國深空測控站和天文臺共同完成,準確保證了探測器變軌的精密定軌需求。
為了能夠精確自主控制軌道,火星環(huán)繞器裝備了高精度陀螺、加速度計以及具備故障識別與自主處理能力的器上計算機,充分保證了軌控的精度和可靠性。
看點四:3億千米外的精確“瞄準”
本次深空機動中,環(huán)繞器瞄準的制動捕獲時火星的位置距離環(huán)繞器約3億千米遠,誤差控制約200千米,相當于北京到上海約1200千米距離中瞄準一個直徑約0.8米的目標,其難度可想而知。
(來源:人民網制圖:李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