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玲麗,張霜,龍佳琪,王小鳳
(湘南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1)
冷暴力,即非肢體上的毆打、攻擊行為,而表現(xiàn)為語言上的嘲諷、侮辱、歧視,行為上的輕視、放任、故意疏遠、漠不關心等,行為的最終結果是導致他人的心理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傷害和侵犯[1]。宿舍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最易產(chǎn)生人際矛盾、發(fā)生冷暴力的場所[2,3]。發(fā)生在大學生宿舍內(nèi)部的宿舍冷暴力,以比較隱性的方式傷害個體情感和心理,不僅影響宿舍團結,影響當事人的學習和生活,更會就會對其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影響,甚至會引發(fā)心理疾病[4,5]?;诖?,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郴州市某高校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對“宿舍冷暴力”現(xiàn)狀及原因進行分析,以期為創(chuàng)建和諧融洽的宿舍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本研究以郴州市某本科院校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使用橫斷面調(diào)查。于2019年5月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61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06份,有效回收率為98.5%。其中大一241人,大二210人,大三155人;男生196人,女生410人;理工科480人,文科126人;城鎮(zhèn)162人,農(nóng)村440人;獨生子女150人,非獨生子女448人。
本研究采用自編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調(diào)查”問卷,問卷分為三個部分,共計22題。第一部分為基本情況采集,共計8題;第二部分主要調(diào)查不和諧宿舍人際關系發(fā)生的原因,共計5題,參考楊海燕[6]的研究設置;第三部分主要調(diào)查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現(xiàn)況,采用夏雪梅[7]編制的大學生宿舍冷暴力量表,共計16題,該量表的計分方法為:1=從不,2=很少,3=有時,4=經(jīng)常,5=總是,分數(shù)越高,說明遭受宿舍冷暴力的程度越高;以理論中位數(shù)3為標準,平均分大于3說明問題明顯,反之則不明顯。
使用Epidate3.1建立數(shù)據(jù)庫,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進行統(tǒng)計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不同性別、專業(yè)、年級等宿舍冷暴力的差異水平。檢驗水準α=0.05,若P<0.05則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取雙側概率值。
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總體平均分為(1.66±0.59),中位數(shù)為1.50分,255名(占42.1%)大學生宿舍冷暴力平均分≥1.66,26名(占4.3%)大學生宿舍冷暴力得分≥3。
在前期調(diào)查中我們選取了生源地因素、專業(yè)類別、年級差異、是否獨生子女、性別因素、性格差異、與父母交流情況及父母教育管教方式等指標作為調(diào)查指標,經(jīng)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性別、年級、性格、與父母交流情況及父母教育管教方式不同與大學生宿舍冷暴力有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因素,包括專業(yè)、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與宿舍冷暴力的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故這些因素在本文中不進行討論。
2.2.1 不同性別大學生宿舍冷暴力情況分析
不同性別學生宿舍冷暴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男生高于女生,見表1。
表1 性別對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的影響(±s,分)
表1 性別對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的影響(±s,分)
2.2.2 不同年級、性格大學生宿舍冷暴力情況分析
不同年級、不同性格學生宿舍冷暴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LSD法進行兩兩比較,大二學生宿舍冷暴力得分高于大一學生,內(nèi)向型學生高于外向型學生和中性型學生,見表2。
2.2.3 與父母交流情況及父母教育方式對宿舍冷暴力的影響
與父母交流頻率不同大學生宿舍冷暴力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從不與父母交流”的學生得分最高,“經(jīng)常與父母交流”的學生得分最低;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大學生宿舍冷暴力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6),經(jīng)多重比較,父母教育方式“嚴厲專制”與“民主理解”兩組存在差異(P=0.021),對孩子“嚴厲專制”組得分較高,見表3。
表2 年級、性別對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的影響(±s,分)
表2 年級、性別對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的影響(±s,分)
注:*大二與大二比較,P<0.001;#內(nèi)向型與外向型比較,P=0.002;內(nèi)向型與中間型比較,P=0.020。
表3 與父母交流情況及父母教育方式對宿舍冷暴力的影響(±s,分)
表3 與父母交流情況及父母教育方式對宿舍冷暴力的影響(±s,分)
注:*從不與很少比較,P=0.038;#從不與有時比較,P=0.006;▲從不與經(jīng)常比較,P=0.002;▼嚴厲專制與民主理解比較1。
大學生宿舍冷暴力是大學生不和諧宿舍人際關系的一種體現(xiàn),本研究從思想觀念、利益競爭、心理因素、生活習慣和個人行為五個方面探討大學生不和諧宿舍人際關系的成因。結果表明:思想觀念方面,“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同”占比最高,達85.3%,其次是“消費觀不同”和“金錢觀不同”,分別占比為51.3%、44.4%;利益競爭方面,“獎助學金及各種榮譽評比”、“就業(yè)機會”是兩個主要的原因,分別占比37.8%、35.1%,還有一些其他利益競爭比如金錢利益、床位競爭、生活資源等也會影響宿舍人際關系;心理因素方面,“以自我為中心”占比最高,達87.5%,其次為“經(jīng)常猜疑別人”和“經(jīng)常嫉妒別人”,分別占比73.4%和72.8%;生活習慣方面,選擇作息時間不同的占比達80.7%,其次為衛(wèi)生習慣不同,占比達73.3%;個人行為方面,作風問題,如“在背后說人壞話、開玩笑不注意分寸”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分別達到77.9%、72.9%。
本研究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總體平均分為1.66分,中位數(shù)1.50分,總體平均分超過其實際中位數(shù),但沒有超過理論中位數(shù)3,說明宿舍冷暴力現(xiàn)象普遍存在,但是水平不高,與同類研究結果一致[7,8]。大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大部分已經(jīng)有過集體生活經(jīng)歷,其身心發(fā)展較為成熟,處理矛盾能力較強,但還是應該給以足夠的重視。
本研究中大學生宿舍冷暴力在不同性別呈現(xiàn)差異,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與夏雪梅[7]的研究結果一致,但與李鶴等人[3]的研究不一致,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男生比較愛面子,認為因瑣事而與舍友爭吵會被認為比較婆婆媽媽或者不夠兄弟,所以面對舍友間的摩擦很大部分時間男生可能選擇隱藏,相比之下女生這方面的顧忌較少;另一方面,女生心思細膩,舍友之間的接觸多,更了解彼此,在產(chǎn)生矛盾時更容易選擇去溝通,但男生彼此獨立,可能更在乎自我的感受,較難去換位思考。大學生宿舍冷暴力不同年級得分存在差異,大二較大一宿舍冷暴力程度更嚴重,原因可能是大一剛剛入學不久,與舍友還沒有完全熟悉,相處較為拘謹,所以宿舍關系較為和諧,而到了大二的時候,相處的矛盾會慢慢地凸顯出來,導致宿舍冷暴力水平升高[8];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內(nèi)向型性格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宿舍冷暴力,與李小青[9]的研究結果一致,她認為內(nèi)向型的學生不善交流,不輕易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影響宿舍成員間的有效的溝通。此外,與家人交流情況較少以及父母教育管理方式為嚴厲專制、忽視不理者宿舍冷暴力水平較高,這與其他學者[10]研究結果相一致。
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錯綜復雜[11]。我們發(fā)現(xiàn),舍友間“不同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同的衛(wèi)生習慣、不同的作息時間”等差別,及舍友“以自我為中心”、“在背后說人壞話”、“開玩笑不注意分寸”等行為都是破壞和諧宿舍關系的重要原因。宿舍生活屬于集體生活,宿舍中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會有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同的生活習慣,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如果不能達到“和而不同”的話,不懂得換位思考,彼此缺乏寬容理解,就容易引起宿舍糾紛,導致宿舍人際關系不和。
青年大學生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關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鑒于以上,大學生宿舍冷暴力普遍存在,可能導致大學生宿舍冷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錯綜復雜,并且許多研究已明確指出宿舍冷暴力影響當事人的身心健康,這提示我們要大力加強宣傳與教育,攜手家庭、社會和學生共同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宿舍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