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青田
(山東省泰安市中醫(yī)二院 針灸保健科,山東 泰安 271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截至2015年,中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1億,居世界首位,預計到2040年,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將超過1.5億[1]。2型糖尿病作為糖尿病的主要發(fā)病類型,占該疾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主要表現為慢性高血糖癥,隨社會經濟及人們生活不斷發(fā)展,飲食不適當和情緒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均可導致氣滯熱,致使氣陰不足,長期高血糖嚴重影響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和血液動力學[2],并常常繼發(fā)于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和高脂血癥。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8年的統計,我國的糖尿病發(fā)病率已從2003年的3.4%上升到現在的10%。2012年,糖尿病患者占世界的8.3%,而美國和印度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分別為11.3%和9.0%。中醫(yī)學中,糖尿病屬于“消渴病”的范疇,消渴病的病機主要在于陰津虧損、燥熱偏盛,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陰愈虛則燥熱愈盛,燥熱愈盛則陰愈虛[3]。消渴病日久,則陰損及陽,熱灼津虧血瘀,而致氣陰兩傷,陰陽俱虛,絡脈瘀阻。賀氏三通法可以疏通經絡、調整臟腑,屬于綠色、高效、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筆者臨床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取得了較好地療效。
患者,女,54歲,多尿、口干和疲勞1年,加重7 d來我院就診?;颊?019年3月份出現多尿、口干和疲勞等癥狀,于當地醫(yī)院就診后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拒絕使用降糖藥物治療,僅靠飲食控制。2020年3月13日,患者癥狀加重,尿頻次數明顯增多,且出現小便混濁,7 d來未有緩解,于2020年3月20日來我院就診。主要癥狀:小便頻數量多、混濁如膏,口干,疲勞乏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納眠差,大便調。查體:形體消瘦,舌質淡白,舌苔薄白而干,脈沉細無力。輔助檢查:FPG:9.82 mmol/L,2 hPG:15.04 mmol/L,HbA1c:8.78%,FINS:10.06 mU/L,經計算得出Homa-IR=4.39。中醫(yī)診斷:消渴病-陰陽兩虛證。西醫(yī)診斷:2型糖尿病。
目前大多數醫(yī)生認為,飲食不規(guī)律和暴飲暴食是肥胖癥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包括情緒障礙等。他們認為長期的過度精神刺激,情緒低落或沮喪和憤怒會傷害肝臟,長時間轉火,熾熱,燒傷胃,發(fā)炎在上部和身體下部有液體排出,便是糖尿病,就其發(fā)病機理而言,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中滿完全性內熱和脾虛。而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即已認識到先天稟賦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內在因素?!鹅`樞·五變》說:“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其中尤以陰虛體質最易罹患?;颊咝误w消瘦,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年過半百,氣血不足,使得該患者五臟機能不足。其中尤以腎之機能不足最為關鍵。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陰元陽。腎失濡養(yǎng),開闔固攝失權,則水谷精微直趨下泄,隨小便而排出體外,故小便頻數,混濁如膏。該例患者消渴,雖因于稟賦不足,腎陰虧虛,而消渴病又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但由于陰陽互根,陰傷氣耗日久,陰損及陽,則致陰陽兩虛。
接受基本治療(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飲食、運動鍛煉)。主要采用“賀氏三通”的微通法,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配合火針及艾灸療法進行溫通。主穴:曲池、合谷、膈俞、脾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太沖。配穴:陰陽兩虛證配太溪、命門。采用75%的醫(yī)用乙醇對穴位皮膚進行無菌處理后先采用毫針直刺,針刺深度根據患者肥胖程度調整,得氣后留針30 min。再于腎俞、命門穴處行火針治療,以中粗火針點刺穴位,針刺深度1.5寸。最后用艾灸盒灸脾俞、腎俞30 min。隔天治療1次,共治療6周。治療中需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針灸完成后采用消毒干棉球壓迫部位,預防出血與感染情況?;疳槸煼?4h內禁止洗澡,保持火針針刺部位干燥、清潔。
患者規(guī)范治療六周后,患者小便恢復正常,口干消失,疲勞乏力不明顯,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情況大有改善,納眠可,大便調。查體:形體消瘦,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沉細、較前有力。輔助檢查:FPG:6.51 mmol/L,2hPG:9.79 mmol/L,HbA1c:6.63%,FINS:8.96 mU/L,經計算得出Homa-IR=2.59。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FPG值下降至正常范圍,臨床療效判定為:顯效?;颊叩难窍嚓P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等均明顯下降,治療效果理想。
此案例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元氣羸弱,加之年過半百,氣血不足,導致五臟機能不足。其中尤以腎之機能不足最為關鍵。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陰元陽。腎失濡養(yǎng),開闔固攝失權,則水谷精微直趨下泄,隨小便而排出體外,故小便頻數,混濁如膏。該例患者消渴,因于稟賦不足,腎陰虧虛,但由于陰陽互根,陰傷氣耗日久,陰損及陽,則致陰陽兩虛?;颊呱噘|淡白,舌苔薄白而干,脈沉細無力,證屬陰陽兩虛。其治療原則為:滋陰溫陽,補腎固澀。本例中主要采取了賀氏三通法中的毫針、火針、艾灸等方法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六周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說明治療方法有效。
針灸可以平衡陰陽,調和內臟,調節(jié)氣血,擁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通經活絡的作用。多項研究表明,針灸能夠明顯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和臨床癥狀,同時降低脂肪細胞因子瘦素水平,增加脂聯素水平,較好地改善胰島素抵抗。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屆國醫(yī)大師賀普仁教授提出“病多氣滯,法用三通”,創(chuàng)立了“賀氏三通針灸法”。臨床上要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表現來區(qū)分治療方法,對癥治療,從而達到好的效果。三通法包括了以毫針刺法為代表的“微通法”,以火針、艾灸療法為代表的“溫通法”和以三棱針放血為代表的“強通法”,在國內針灸界得到廣泛推廣[3-4]?!巴ā辈粌H指各種疾病的發(fā)病機理,還指刺激正氣,通經通暢,氣血協調,消滅疾病的針灸方法。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或同時使用多種方法,都可以選擇性的遵守該理論。其中以火針為標志的“溫通法”利用火力和針刺來激發(fā)經絡,溫陽扶正、散寒通絡。火針療法的關鍵是“熱,準,快”,只有炙熱的火針才能穿透力強,刺入穴位,縮短了針的插入時間,針體燃燒得越高,火力越大,“保暖”效果就更加明顯,且效果更快。合適的器具配合熟練的操作技術,可以在大約1/10 s內將紅火針準確地插入穴位,并快速拔出,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大大提高了療效。賀普仁[5]認為,氣血不通和經絡不通是該病主要病因,陽虛必將伴隨發(fā)病。治療應注重調節(jié)氣血和溫經,而簡單使用普通的毫針針頭不足以疏通氣血,火針“借其火力,沒有滋補和不足的危害”,其變暖使氣血流通,經絡受益,具有壯陽,滋補氣血等功效。此例中,糖尿病患者安全地接受了火針療法,觀察后發(fā)現局部沒有發(fā)生感染等不良反應[4]。
治療選穴上,曲池穴與合谷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曲池穴為為大腸經合穴,可通上達下、通里達表;合谷穴為大腸經原穴,可升清降濁、宣通氣血。膈俞為八會穴之“血會”,本穴可以補血益陰,理氣降逆,對血糖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脾俞穴歸足太陽膀胱經,脾之背俞穴,可健脾和胃、祛濕化痰、益氣通絡;腎俞穴,腎之背俞穴,可益腎氣、壯元陽?!夺樉募滓医洝罚骸昂疅崾扯啵碣荨I俞主之”。足三里為胃經“合穴”,又為胃腑下合穴,可以調整胃腑功能,配脾俞可以健運脾胃。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腧穴、足三陰經脈交會穴。足三里穴以升陽益氣為主,三陰交穴以滋陰健脾為要,兩穴配伍,一脾一胃,一升一降,陰陽相配,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健脾和胃,益氣生血。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原穴,原穴含本原、真原之意,調控肝經的總體氣血,可疏肝、柔肝、潛陽,與曲池穴相配更加強了清熱疏肝之功效。合谷、太沖相配稱為“四關穴”。兩穴均為原穴,借助三焦之道運行原氣于臟腑,可平肝熄風,疏肝利膽解郁、補益氣血,二穴上下配伍,氣血同調、陰陽同調、臟腑同調。諸穴相配,可健脾、疏肝、理氣,體現了“病多氣滯,法用三通”的治療理念,上、中、下三焦同調,治病求本,故用作主穴。太溪穴為腎經原穴,命門穴歸屬督脈,功擅溫陽,太溪配命門、腎俞可以溫補腎陽,再結合上火針及艾灸療法,更增溫陽補虛之功。諸穴配伍,三通并施,共達通經活絡、調整臟腑、清熱養(yǎng)陰、補虛培元之功,從而可以改善糖尿病病情[5]。
本例2型糖尿病,運用賀氏三通針灸法之毫針、火針、艾灸相結合的治療手段,配合特定選穴,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改善了患者臨床癥狀,明顯降低了血糖的相關指標,使得患者綜合受益。賀氏三通針灸法通過對人體腧穴的有效刺激能夠達到疏通經絡、調整臟腑的目的,屬于綠色、高效、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為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為針灸降糖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