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和安小學 蔣太金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更多關注。微課教學以其特有的價值和形式,有利于兒童的混合學習和自主學習,已經(jīng)成為豐富學生學習方式和提升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
當下的網(wǎng)絡微課資源,大多是由部分骨干教師設計和制作的,內容和形式普遍較為單一,且相關配套課程資源較少。缺少了一線教師針對性的設計開發(fā)、實踐應用,微課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的微課教學,學生主要通過PC端進行觀看和學習,承載平臺較為單一。另外,部分微課重教輕學,支撐“學”的資源偏少,忽視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互動性不足。
在當前的微課教學中,內容整齊劃一,教學按部就班。這種看似公平的教學,實則未能兼顧學習主體的差異性,未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學習潛能的激發(fā)。
微信公眾平臺是微信的一項主要服務功能。利用平臺,用戶可以編輯、發(fā)布和管理信息,共享圖文、音頻、視頻等多種資源,推送實時消息等。微信平臺具有使用便捷、受眾面廣、信息收發(fā)及時等優(yōu)點?;谖⑿殴娖脚_和微課各自的特點,將二者相融合,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
將微課與微信公眾平臺相融合,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需求,科學設計既實用、又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同時可以擺脫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在課前、課中或課后進行自學、嘗試、交流或實踐,獲得積極的意義建構。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學習,豐富了學生自主學習和交互活動的渠道,拓寬了數(shù)學課程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同時,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兒童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體驗,豐富兒童的學習情感和價值觀念,提升兒童的學習力和綜合素養(yǎng)。
1.立足學情,設計和優(yōu)化微課資源
首先,微課的設計制作要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堅持“精品化”“針對性”的原則,開發(fā)一些內容豐富多元、功能相對完善的微課。其次,微課設計應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豐富學習形式,制作一些易于學生主動學習的微課。如教學蘇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積”時,通常的做法是根據(jù)教材的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通過觀察與操作,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試想,如果在此基礎上,通過微課滲透其他的轉化方法:①剪移拼成平行四邊形,②剪移拼成長方形,③折疊成長方形,并鼓勵學生課后自主嘗試,既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又讓學生更深層次地領悟了“轉化”的思想及其價值,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2.集思廣益,開發(fā)和制作對口微課
筆者的做法是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開發(fā)制作:各年級備課組不定期地開展交流,根據(jù)個人鉆研和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研討,靈活確定微課的主題和內容,并對微課的設計和制作要領等進行深入、細致的交流,形成共識后分工進行制作。如教學蘇教版六上“體積和容積單位”時,幫助學生建立1立方厘米等空間觀念是重要的教學目標。然而,在學習之后,教師普遍感覺學生未能真正理解并建立較為清晰的表象。針對這一問題,形成了以下思路:作為1 立方厘米的數(shù)學規(guī)定,它是抽象的、靜態(tài)的。如何引導學生將抽象的規(guī)定在頭腦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是教學的難點。為此,微課設計了極具操作性和層次性的活動來強化學生的感悟:看、摸、找等活動賦予1立方厘米“動態(tài)”的內涵;在頭腦中想象、用橡皮泥捏等活動讓學生在趣味性、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中逐步實現(xiàn)從感知到表象的內化;估測提升這一環(huán)節(jié),從估測較小的魔方的體積到稍大的盒子的體積,再到估測不規(guī)則物體(橘子)的體積,升華了學生對1立方厘米、幾立方厘米的認識,讓學生意識到可以借助“參照物”進行估測,既豐富了學生認知的寬度,也拓寬了學生理解的深度。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這些問題,是兒童最真實的疑惑和不足?!凹磿r”地制作針對性的微課,有利于兒童在主動“化錯”中進行自我完善,深刻領會學習內容的本質。
依托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微課學習,具有重要的學習價值和可操作性。其一,學習可以借助移動端APP 進行,方便快捷,實時更新、定位精準的學習內容,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資源共享;其二,學習平臺資源豐富實用,借助媒體的趣味性與交互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他們主動建構;其三,學習平臺互動性強,實時推出多元化、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學生們點擊便能即時觀看,除了可以“人機”實時對話,還可以利用微平臺進行線上交流、互動反饋,延展學習的空間。
學習方式力求個性化。一方面,在利用微課進行學習時,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進行視頻學習和練習,自主地控制和調整學習節(jié)奏,提高學習的實效;另一方面,不同的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采用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他們可以靈活采用觀看視頻、操作實踐、拓展閱讀等多種形式,還可以及時與家長、同學和教師進行互動,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綜上,在小學數(shù)學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微信公眾平臺,立足學生實際,聚焦素養(yǎng)提升,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學習資源,營造和開放學習空間,豐富和深化學習體驗,讓微課教學更具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