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陳建華的圖書館情懷

        2021-01-07 01:28:34程煥文
        圖書館論壇 2021年8期
        關鍵詞:陳建華古籍廣州

        程煥文

        2021年3月5-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召開,參會代表共提出建議8,993件,其中涉及科教文衛(wèi)方面的建議占建議總數(shù)近四分之一。2021年4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楊振武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交辦會上表示,按照全國人大組織法和代表法的有關規(guī)定,這些建議交由194家承辦單位研究辦理[1]。

        會議期間,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代表陳建華提交了3件有關圖書館的建議:《關于國家采購數(shù)字資源并免費開放社會利用的建議》《關于將古籍保護擴展為文獻保護的建議》《關于組織開展DNA存儲產業(yè)布局的建議》。這些建議針對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而提出,為此,《圖書館論壇》以專題形式全文刊發(fā),以共同鼓與呼。

        1 “三根”文化理念

        陳建華代表是一位1972 年參加“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他1978年從農村考入北京鋼鐵學院機械系,1982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廣東省韶關鋼鐵廠,因此他時常自稱是一位地道的“理工男”。1984年11月,他調至廣東省直機關工作。1992年1月,鄧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順德、廣州、上海等地視察,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談話。在鄧小平同志視察廣東期間,陳建華負責全程記錄和整理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講話。1998年12月,他從廣東省委辦公廳副主任任上調廣州工作,先后擔任廣州市委常委兼從化市委書記、廣州市委宣傳部部長。之后,他相繼擔任河源市委書記、廣州市長、廣州市人大主任等職,直到2020年6月退休。陳建華長期在廣東、廣州工作,從知青到“理工男”,再到不同崗位的領導干部,似乎與文化和圖書館并沒有什么直接關聯(lián)。然而,文革時期翻窗潛入塵封的圖書館“偷讀”書籍的經歷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終身難忘的美好的圖書館情懷。

        “文化遺產是根源,文化人才是根本,文化設施是根基”是陳建華一直秉持和踐行的文化理念。因為“文化遺產是根源”,所以他一直致力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因為“文化人才是根本”,所以他一直高度重視文博人才的培養(yǎng)和人才隊伍的建設;因為“文化設施是根基”,所以他一直不遺余力地推進文物保護和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建設。

        在擔任從化市委書記期間,陳建華兼任從化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與主管文化、城建的副市長潘安一起,兩次開展文物普查,發(fā)掘了太平鎮(zhèn)錢崗村等古村落和廣裕祠等一批文化遺存,撥專款修復廣裕祠。2003年廣裕祠修復工程榮獲聯(lián)合國亞太地區(qū)文化遺產保護獎(The UN Award of the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的最高獎——杰出項目獎(The first-place Award of Excellence),陳建華和他的團隊獲得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表彰[2]。

        2002年11月,陳建華出任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開始更加全面地在廣州市踐行“三根”文化理念。

        2003 年6 月,在陳建華主持下,繼1956年、1982年和1999年三次廣州文物普查之后,廣州以全新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在更廣的領域內和更高的層面上開展地毯式的第四次文化遺產普查。廣州2,000多名文化工作者參加普查,不但拾起眾多遺珠,更將文物的外延擴展到前所未有的廣度,成為當時正在進行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廣州經驗”。2008年,陳建華主編的《廣州市文物普查匯編》由廣州出版社出版。經過6年普查,獲得4,334條文物線索,文字記述、照片、測繪圖、碑刻拓本和分布位置相互關聯(lián),成為廣州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文物寶藏圖,開創(chuàng)了文物志編撰的新篇章。不僅如此,陳建華還通過廣州市規(guī)劃局,把《廣州市文物普查匯編》中所有不可移動文物列入紫線保護范圍,使古建筑、古村落等文化遺產在其后的城鄉(xiāng)建設中得以全面保護。

        2 廣州市圖書館發(fā)展“三部曲”

        陳建華是一個崇尚知行合一的現(xiàn)實主義者,在擔任廣州市委宣傳部部長期間,導演了廣州市圖書館發(fā)展的“三部曲”。

        2.1 第一部曲: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館舍建設

        2005年,為解決廣州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陳建華親自規(guī)劃設計了一個圖書訂購系統(tǒng),并撥???,000 萬元用于圖書采購,結果廣州各公共圖書館通過網上選購,以平均不足3折的價格補充了數(shù)百萬冊圖書。撥款的理由非常簡單:文明城市人均擁有圖書的標準是1.6冊,廣州沒有達標。廣州市招標中心說,該項目的招標大異于普通的政府采購招標,可以稱為政府采購的典范,因為它實現(xiàn)了政府資金效率、圖書館資源建設、出版社圖書發(fā)行、市民大眾閱讀的“四贏”。這個舉措在圖書館圖書采購招標還沒有在全國普遍開始的2005年是一個了不起的創(chuàng)舉。

        廣州圖書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其后半個世紀時辦時停,與省館時分時合,直到1981年廣州市政府將位于中山四路42號的“星火燎原展覽館”改為廣州圖書館,才有了專門的館舍。進入21世紀后,這座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的館舍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于是籌建新館成了市民的熱切期盼。然而,出于經費原因,新館建設項目一直只有動議而未能立項。在市委市政府的規(guī)劃統(tǒng)籌下,陳建華親力親為,重新啟動廣州市圖書館新館建設項目的調研與論證。2004 年10 月,廣州市發(fā)展計劃委員會正式批復,同意廣州圖書館新館建設項目立項。2006年2月20日,廣州圖書館新館正式奠基。

        2005年廣州進行行政區(qū)劃調整,東山區(qū)與越秀區(qū)合并,地處市中心的東山區(qū)政府大樓因合并而不再用作政府辦公,許多人建議改做老干部活動中心,市委宣傳部和文化局率先向廣州市政府提出把東山區(qū)政府大樓改造為越秀區(qū)圖書館的建議,得到市政府的批準。越秀區(qū)圖書館結合地處商業(yè)中心的特點,設置大面積的休閑閱讀服務區(qū),率先在全國公共圖書館開展休閑閱讀服務,成為當時網上紅極一時的圖書館。

        2006 年6月,在市委宣傳部和文化局推動下,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廣州市黃埔區(qū)圖書館新館正式開放,增城圖書館、從化圖書館亦相繼落成。

        2007年6月1日,坐落在廣州市濱江東路櫻花街江麗苑的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海珠分館開館,成為廣州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少年兒童贈送的一份最珍貴的“兒童節(jié)”禮物。櫻花街江麗苑首層和第二層原是肉菜市場,為滿足少年兒童閱讀需求,市委宣傳部和文化局建議市政府將這個肉菜市場收回改造為少年兒童圖書館,經過近兩年建設,投資1,000多萬元、建筑面積達4,600平方米、藏書20多萬冊和期刊800多種、閱覽座位400多個的現(xiàn)代化少兒圖書館落成。

        2.2 第二部曲:公共圖書館人才培養(yǎng)

        人才建設是根本。在陳建華擔任廣州市委宣傳部部長之初,廣州市文化局決定派遣時任廣州圖書館副館長的方家忠和時任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的劉洪輝赴美國加州洛杉磯縣公共圖書館訪問進修1年(2002年9月-2003年9月),學習美國公共圖書館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技術方法,為廣州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奠定了領軍專業(yè)人才基礎。

        在廣州圖書館新館建設的同時,陳建華認為必須全力開展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以適應未來廣州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為此,市委宣傳部撥??钗兄猩酱髮W資訊管理系(現(xiàn)信息管理學院)開辦廣州市圖書館專業(yè)人才高級研修班,以培養(yǎng)高素質的公共圖書館管理人才。市委宣傳部和文化局專門制定了高級研修班計劃:每期研修班的時間為兩個月;首期參加研修班的學員為廣州圖書館和各區(qū)圖書館的負責人,所有學員不能缺勤,研修班考勤作為學員晉升依據(jù);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廣州圖書館和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共同協(xié)商,從全國各地遴選和邀請30多位著名的圖書館學專家學者擔任高級研修班的教師;每個周末安排學員赴珠三角各市圖書館參觀學習,期末集中赴省外和我國港澳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游學調研。

        在高級研修班開課期間,陳建華時常放下或者取消一些重要日程安排,前來中山大學圖書館,坐在不起眼的學員位置上聽課,每次均囑咐組織者不要驚動學校領導,不要告訴應邀前來講學的外地圖書館專家。他總是真誠地說,自己不是領導而是學生,需要虛心地向圖書館界的各位老師學習。他的這種虛心好學感動了所有參加高級研修班的師生。

        在第一期廣州市圖書館專業(yè)人才高級研修班結業(yè)后,市委宣傳部又相繼撥款舉辦第二期和第三期高級研修班,對廣州圖書館和各區(qū)圖書館中層以上骨干進行了全員培訓,為廣州公共圖書館的迅速崛起和騰飛奠定了厚實的人才基礎。

        2.3 第三部曲:制定《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

        陳建華認為,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不能僅靠某個人或者某些人的文化自覺,必須要有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必須盡快制定《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此,在2006年5月開辦廣州圖書館高級研修班期間,市委宣傳部委托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程煥文團隊負責《條例》的前期調研和起草工作,并將該課題列為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予以資助。

        2007年4月,在廣州公共圖書館事業(yè)蓬勃興起之時,陳建華調任河源市委書記,繼續(xù)踐行“三根”文化理念,在河源又開辟了一片嶄新的文化發(fā)展天地。時逢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開始,為摸清河源全市的文物家底,陳建華組織成立河源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河源市文物普查工作編纂委員會和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對五縣一區(qū)普查獲得的文物資料進行整理和匯編。

        2013年7月,陳建華主編的河源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部成果的文物大志——《河源市文化遺產普查匯編》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上百名文物普查人員歷時7年多普查和共同編纂的《河源市文化遺產普查匯編》共收錄上萬張文物歷史照片和2,688個文物錄入點(全市共普查2,714個文物點),包括古遺址226 處、古墓葬62 處、古建筑1,807處、石窟寺及石刻17處、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495處;還匯入各地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專門匯編“河源恐龍專記”和河源市館藏文物,對全面保護河源的文化遺產、弘揚河源的歷史文化具有標志性意義。

        陳建華到河源任職后,發(fā)現(xiàn)當?shù)貓D書館事業(yè)處在落后的地位,1993年成立的河源市圖書館館舍狹小、藏書匱乏,與河源作為客家古邑的文化地位極不相稱,于是決定規(guī)劃興建新館。2010年,在陳建華推動下,完成河源客家文化公園的選址、規(guī)劃和設計招標。河源客家文化公園是一個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主題公園,位于河源中心城區(qū),規(guī)劃建設占地面積130公頃,公園中的河源市圖書館新館以客家的五鳳樓等為靈感,與周邊環(huán)境高度融合,采用現(xiàn)代手法重新詮釋客家建筑文化,既體現(xiàn)了客家文化思想精髓,又體現(xiàn)了對場地的尊重,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文化氛圍,成為公園的重要特色和閃光亮點。河源市圖書館新館于2013年6月動工,2016年12月落成開放,總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擁有閱覽座位1,000個、藏書100萬冊。2018年5月,河源市圖書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2011年12月,陳建華調任廣州市長,他要求完成廣州圖書館新館建設并加快《條例》的立法工作。廣州圖書館新館于2012年12月28日落成并部分開放,2013年6月23日全面開放。這座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擁有4,000個閱覽座位的現(xiàn)代化城市公共圖書館巍然矗立在珠江岸邊,猶如一面公共圖書館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祖國南天。迄今為止,廣州圖書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公共圖書館;藏書量超過1,000萬冊;線下讀者訪問量和圖書外借量位居全國首位,成為新時代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典范。

        2012年3月,在陳建華推動下,廣州市人大正式啟動《條例》的立法工作。2014年10月29日,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條例》。2015年1月13日,廣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批準《條例》,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成為我國第六部地方性圖書館法規(guī),為廣州建設“圖書館之城”奠定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條例》可謂十年磨一劍,其中的艱難非親身經歷難以言表。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陳建華的始終不渝和親力親為,根本不會有《條例》的立法和施行。令人記憶最深刻的是,在征詢各部門對《條例》意見時,有一種比較強烈的聲音要求刪去其中有關鎮(zhèn)(街)設立圖書館面積指標的規(guī)定,認為已經進入數(shù)字時代,沒有必要建設基層圖書館館舍。陳建華要求持有這種看法的人去看看偌大的廣州圖書館新館每日人滿為患、讀者時常席地而坐的場面,結果所有去看過的人都贊同這些指標規(guī)定條款。自國家“十二五”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頒布以來,構建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總分館制、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點一直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條例》在此方面的規(guī)定恰當其時、恰當其實。

        為全面推動《條例》施行,2015年5月26日下午,陳建華在廣州市政府禮堂組織召開《條例》實施工作會議,全市各相關部門和各區(qū)政府負責人參加會議。在會議上,程煥文講解了《條例》的立法精神和實施重點,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陸志強講解了《“廣州圖書館之城”建設規(guī)劃(2015-2020)》,最后陳建華做了關于全面實施《條例》的專題講話。陳建華坦言,盡管近年廣州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上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每80萬人才擁有1座圖書館的現(xiàn)實不僅與先進國家有巨大差距,就是與深圳、東莞、蘇州等兄弟城市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嚴重影響了廣州文化事業(yè),與廣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戰(zhàn)略目標極不相適應,要努力開創(chuàng)廣州公共圖書館事業(yè)新局面?!皸l例對全市公共圖書館建設提出了多項剛性任務和要求,必須不折不扣抓好落實。”陳建華要求廣州各級政府領導干部對圖書館建設首先要親力親為,其次要舍得花錢。陳建華指出,當前要突出圍繞兩個階段的重點任務推進落實。第一階段,按照每8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的要求,實施區(qū)圖書館整體提升和鎮(zhèn)(街)圖書館分館專業(yè)化升級改造工程,完成全市統(tǒng)一的數(shù)字圖書館門戶建設和全市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建設。第二階段,按照人均擁有3 冊館藏書籍的目標,提升圖書館藏書規(guī)模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市民持證率、到館人數(shù)和人均外借冊次等效益指標,建設布局合理、設施齊全、資源共享、服務高效的“圖書館之城”。陳建華要求市區(qū)兩級政府要切實將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同時落實每服務1萬至1.5萬人配備1名工作人員的要求,確保財政投入和人員保障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和公共圖書館服務人口、服務范圍、服務需求、服務功能相適應。市區(qū)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行政區(qū)域內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發(fā)改、財政、教育、規(guī)劃、國土、人力資源、建設、交通等職能部門根據(jù)各自職責,積極支持市、區(qū)、鎮(zhèn)(街)、村(社區(qū))四級公共圖書館(室)及服務網點建設,協(xié)同推進《條例》實施。由此可見陳建華深切的圖書館情懷。

        3 古籍紙張保護“三部曲”

        自2005年起,陳建華策劃、規(guī)劃、組織開展了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廣州大典》的編輯出版工作。2015年4月,陳建華、曹淳亮主編的《廣州大典》經過10年編纂,由廣州出版社出版首發(fā)。《廣州大典》依經、史、子、集、叢五部分類,共520冊,每冊約850頁,收錄1911年以前有關廣州的歷史文獻4,064種,成為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廣州歷史文化史料著作的集成和我國最大的地方文獻歷史叢書。

        在《廣州大典》一期編輯出版的同時,陳建華以《廣州大典》為平臺構建全方位的廣州歷史文化整理、研究、推廣和傳播體系。

        在《廣州大典》的宣傳推廣上,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推動廣州文化走向世界,分別贈送國內外著名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和與廣州建立姊妹關系的國際友好城市,藏之四海,傳之寰宇。

        在《廣州大典》的學術研究上,設立《廣州大典》專項研究經費,每年以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形式向海內外學者征集有關《廣州大典》和廣州歷史文化研究的課題,予以專項資助,特別設立博士論文資助項目,從而使《廣州大典》和廣州歷史文化研究走出廣東,邁向全國,成為國際學術研究的關注點。

        在《廣州大典》的編輯研究上,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機制,2015年4月30日在廣州圖書館設立具有10 余個事業(yè)編制的《廣州大典》研究中心。目前《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已完成《廣州大典》大部分數(shù)據(jù)庫的研發(fā)和發(fā)布。2019 年10月,《廣州大典》一期工程的補編《廣州大典·曲類》由廣州出版社出版。《廣州大典》二期工程、研究期刊、書志、書名索引、著者索引等目錄索引的編制亦取得可喜的進展。

        在《廣州大典》二期工程“民國卷”的編輯研究中,陳建華發(fā)現(xiàn)民國文獻的存藏狀況遠比清以前的歷史文獻更嚴峻,機制紙張印刷的民國圖書普遍嚴重老化,新聞紙印刷的報紙全面脆化,亟待搶救。于是,《廣州大典》研究中心開啟古籍紙張保護的“三部曲”。

        3.1 第一部曲:古籍脫酸及加固技術裝置協(xié)同創(chuàng)新研究

        2016 年《廣州大典》研究中心撥款1,000萬元設立“古籍脫酸及加固技術裝置協(xié)同創(chuàng)新研究”重大研究課題,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社科聯(lián)主席曾偉玉和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程煥文牽頭,組織中山大學化學院副院長陳旭東教授團隊、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院長楊玉良院士團隊和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研究館員團隊開展協(xié)同研究,攻克民國文獻脫酸和加固技術,研究開發(fā)古籍脫酸及加固技術裝置,以為全國的民國文獻保護和保存提供全面的支持。

        3.2 第二部曲:開化紙傳統(tǒng)技藝恢復研究

        在設立“古籍脫酸及加固技術裝置協(xié)同創(chuàng)新研究”重大研究課題之后得知: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其耐老化、壽命長、細膩潔白、簾紋不顯、溫軟柔潤而風靡朝野的開化紙為我國古紙之極品,是明清最名貴的書籍用紙,然而至清同治后,受戰(zhàn)亂和機制紙沖擊等影響,開化紙技藝中斷百年。于是,《廣州大典》研究中心于2017年撥款300萬元給楊玉良院士團隊設立開化紙傳統(tǒng)技藝恢復研究項目,以研發(fā)失傳已久的“千壽之紙”——開化紙,造福中華古籍的印刷和再造出版。2017年3月24日,浙江衢州首個文化類院士工作站——“開化紙研究實驗室·楊玉良院士工作站”在開化縣啟用,研制國際一流古籍修復和印刷用紙的工作進入實操階段。鑒于開化紙主要原料蕘花的稀缺性問題,浙江農林大學通過技術研究,初步建立蕘花組織培養(yǎng)快速繁育技術體系,開展種苗批量繁育和后續(xù)煉苗移栽的試驗。其后楊玉良院士團隊在開化縣開展蕘花的大面積種植。目前最新研制的開化紙樣品基本實現(xiàn)簾紋不顯,取得重大進展,開化紙傳統(tǒng)技藝的恢復指日可待。

        3.3 第三部曲:古籍脫酸增強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fā)

        鑒于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學科的優(yōu)勢,《廣州大典》研究中心于2017年再次撥款1,000萬元設立古籍脫酸增強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fā)項目,委托華南理工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樊慧明教授團隊開展古籍脫酸增強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發(fā),以期在紙質文獻酸化老化脫酸增強、紙質文獻技術鑒定、紙質文獻評價指標體系、古籍與近代文獻修復材料研制、當代重要文獻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系統(tǒng)性的成就。2020年華南理工大學古籍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獲批成立,樊慧明教授研究團隊自承擔研發(fā)項目后,進行紙質文獻脫酸加固方法研究,完成脫酸/增強化學品研究,進行化學品交叉驗證試驗,自主研發(fā)出脫酸/增強小批量中試設備,進行老化規(guī)律與脫酸效果評估研究、基于紙樣圖文質量和人工老化評價研究、紙張酸化老化機理研究、紙張的無損/微損檢測技術研究。研究成果豐碩,已發(fā)表SCI論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2篇;申請美國、歐洲國際專利3件,申請中國專利18 件,授權中國專利5 件;已培養(yǎng)博士生1名、碩士研究生20名。該團隊形成了與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山大學和復旦大學科研團隊齊頭并進、各具特色的古籍脫酸、加固與紙張研發(fā)局面。

        4 兩個“三部曲”催生三件提案

        兩個“三部曲”盡顯陳建華的圖書館情懷,更催生了三件建議。陳建華退休后專心致志于文獻學、版本學、目錄學方面的學習和研究,自2020年秋季開始連續(xù)兩個學期在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旁聽古籍整理、古籍保護和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等研究生課程。在課堂討論中,陳建華對圖書館發(fā)展的重大問題十分關切,于是開展深入研究,并將自己的解決方案撰寫成《關于國家采購數(shù)字資源并免費開放社會利用的建議》《關于將古籍保護擴展為文獻保護的建議》《關于組織開展DNA存儲產業(yè)布局的建議》,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提交給大會,以期在國家層面攻克圖書館界面臨的難題。

        《關于國家采購數(shù)字資源并免費開放社會利用的建議》建議建立國家層面的數(shù)字資源采購機制,利用國家公共財政支持,通過“國家許可”模式建立數(shù)字資源保障機制、遴選機制、運行機制和長期保存機制,向民眾提供均等化、免費的數(shù)字資源服務。這項建議有利于全面解決全國圖書館在數(shù)字資源建設上的經費難題、技術難題、利用難題和長期保存難題,為構建覆蓋全國的公共數(shù)字服務體系,充分實現(xiàn)和保障全國民眾的數(shù)字文化權利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如果此建議能夠成為國策,那么將全面改變我國圖書館的現(xiàn)狀,使我國圖書館在數(shù)字資源建設和利用上迅速領先世界,從而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道路和文化的優(yōu)越和優(yōu)勢。

        《關于將古籍保護擴展為文獻保護的建議》建議國家將“古籍保護”擴展為“文獻保護”,并將其作為國家古籍保護工作“十四五”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來推進落實。這項建議不僅有助于在學科建設上確立文獻保護的學科地位,而且在實踐上有利于形成與文物保護并行的文獻保護組織管理機制,從而全面推動中華文獻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于組織開展DNA存儲產業(yè)布局的建議》建議國家盡快組織開展DNA存儲產業(yè)布局,以確保我國在這一領域始終保持并跑和領跑的地位。這項建議是一項極具前瞻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建議,為攻克數(shù)字資源長期保存的世界難題提供了新的路向。

        三件建議互為表里,既面向現(xiàn)實,又面向未來,是陳建華“三根”文化理念的精彩展現(xiàn),更是陳建華數(shù)十年圖書館情懷的智慧結晶。

        拜讀陳建華的三件建議,猶如一幅美好的圖書館前景圖展現(xiàn)在眼前——黨和國家有規(guī)劃,人大代表有建議,圖書館事業(yè)就更有希望,民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就更有保障。

        猜你喜歡
        陳建華古籍廣州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wěn)步推進……
        中醫(y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EXISTENCE AND CONCENTRATION BEHAVIOR OF GROUND STATE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QUASILINEAR SCHRDINGER EQUATIONS IN RN?
        關于版本學的問答——《古籍善本》修訂重版說明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06
        巧學記事三大招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房地產導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22
        多彩廣州
        小讀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關于古籍保護人才培養(yǎng)的若干思考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08
        我是古籍修復師
        金橋(2017年5期)2017-07-05 08:14:41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日韩精品永久免费播放平台|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亚洲精品字幕|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麻豆国产成人av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中文字幕亚洲乱亚洲乱妇|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四区|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一区| 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国产裸体xxxx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一本大道久久精品 东京热| 青青草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男人的天堂中文字幕熟女人妻| 一边做一边喷17p亚洲乱妇50p|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日本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 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4区|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护士|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 亚洲欧美精品suv|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特级毛片爽www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