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聯(lián)合胰島素血清學和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的價值。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隨機抽取了50例2017年3月-2021年3月接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將檢測結果記作研究組;另于同時期選擇50例正?;颊?,將檢測結果記作參照組,所得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結果 相較于參照組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標,研究組數(shù)值更高,對比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在3%-6%的患者占比明顯較參照組高,超過7%患者占比較參照組低,對比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中患者SFRP5指標數(shù)值更低,SPARC、Wnt5a及PGRN指標更高,對比均有顯著差異(P<0.05)。 結論 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聯(lián)合胰島素血清學和糖化血紅蛋白診斷能夠較好的發(fā)現(xiàn)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及胰島素血清細胞因子指標的異常,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的判斷,為醫(yī)生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jù),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2型糖尿病;胰島素血清學;糖化血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2型糖尿病是當前臨床中發(fā)生幾率最高的系統(tǒng)性疾病之一,患者在發(fā)病后會并發(fā)全身多種疾病,對其身心健康及其不利,需要盡早接受治療,控制血糖指標的變化[1]。但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在發(fā)病后的較長時間內(nèi)幾乎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癥狀,因此臨床確診率較低,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受到影響[2]。為進一步提高2型糖尿病確診的準確性,本次研究即分析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聯(lián)合胰島素血清學和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的價值,內(nèi)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于本院隨機抽取了50例2017年3月-2021年3月接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將檢測結果記作研究組;另于同時期選擇50例正常患者,將檢測結果記作參照組囊括40-69歲年齡段患者,組內(nèi)年齡均數(shù)為(54.78±14.78)歲;其中包括女性20例,男性30例。研究組囊括41-70歲年齡段患者,組內(nèi)年齡均數(shù)為(55.26±14.26)歲;其中包括女性21例,男性29例。統(tǒng)計兩組患者資料并使用計算機對比,未見組間數(shù)據(jù)有顯著差異(P>0.05),有對比研究價值。
納入及排除標準:所選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排除存在嚴重血液疾病、感染疾病、免疫性疾病、腫瘤及創(chuàng)傷患者;排除肝腎等重要器官存在功能異常患者;排除存在風濕瓣膜性心臟病及痛風患者;排除有骨髓移植術史患者;排除在檢查前段時間內(nèi)服用抗炎藥物及抗氧化藥物患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胰島素血清學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1.2.1胰島素血清學檢測
患者入院當天晨起于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采血,所選樣本為靜脈外周血,樣本量為5毫升,將血液樣本進行離心處理,將分離后的上層血清取出,使用離心管放置并置于冰箱保存,溫度設置為-80攝氏度?;颊咭葝u素(FINS)含量使用羅氏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檢測,患者胰島素血清炎癥細胞因子測定使用Elisa完成,指標主要包括SFRP5(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5)、SPARC(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Wnt5a(Wnt5a基因)及PGRN(顆粒蛋白前體)等。
1.2.2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胰島素血清學檢測后一天,患者晨起于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采血,所選樣本為靜脈血,樣本量為2毫升(EDTA抗凝血),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使用血糖試劑檢測完成。于患者空腹前采集3毫升靜脈血,再于餐后2小時采取3毫升靜脈血,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患者空腹狀態(tài)及餐后2小時血糖值進行測量。在檢測過程中,每位患者均接受三次檢測,將三次數(shù)值進行平均,記為最終檢測結果,操作過程嚴格按照試劑及儀器說明完成。
1.3觀察指標
對比不同組內(nèi)患者血糖指標的差異,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對比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的差異,計算3%-6%患者占比,及超過7%的患者占比;對比患者胰島素血清細胞因子的差異,主要包括SFRP5、SPARC、Wnt5a及PGRN等[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計算分析過程使用SPSS21.0軟件完成,t和X2進行檢驗,()作為計量資料,率作為計數(shù)資料,對比有顯著差異時(P<0.05)。
2 結果
2.1對比不同組間患者血糖指標的差異
相較于參照組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標,研究組數(shù)值更高,對比差異明顯(P<0.05)。如下表1所示。
2.2對比不同組間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差異
研究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在3%-6%的患者占比明顯較參照組高,超過7%患者占比較參照組低,對比差異明顯(P<0.05)。如下表2所示。
2.3對比不同組間患者胰島素血清細胞因子的差異
研究組中患者SFRP5指標數(shù)值更低,SPARC、Wnt5a及PGRN指標更高,對比均有顯著差異(P<0.05)。如下表3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在當前的發(fā)病幾率較高,患者在發(fā)病后需要終身接受治療,但根據(jù)臨床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相對于其他糖尿病患者的預后效果更差,其主要原因在于2型糖尿病患者癥狀隱匿性較強,早期確診率較低,延誤了患者的治療[4]。因此,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的準確性,就是做好患者病情控制的第一步。2型糖尿病患者相較于正常人群來說,其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存在差異性,而胰島素的分泌在很大程度上和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存在著關聯(lián),因此胰島素指標的檢測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的檢測都是適合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診斷的[5]。
根據(jù)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參照組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標,研究組數(shù)值更高,對比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中患者SFRP5指標數(shù)值更低,SPARC、Wnt5a及PGRN指標更高,對比均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無論是在餐前還是餐后,都明顯高于正常人,糖化血紅蛋白通常也會超過7%。而在胰島素血清指標中,SFRP5指標的數(shù)值對比,研究組明顯更低一些,該指標具有抗炎的作用,在器官形成、胚胎發(fā)育以及胰島素抵抗等方面均有參與。可見,兩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應用,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確診是有較大的幫助的。
綜上所述,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聯(lián)合胰島素血清學和糖化血紅蛋白診斷能夠較好的發(fā)現(xiàn)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及胰島素血清細胞因子指標的異常,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的判斷,為醫(yī)生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jù),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聶禮強,周立新,翟云,買買提明·喀迪爾. 利拉魯肽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對于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調(diào)脂作用的臨床分析[J]. 中外醫(yī)療,2021,40(23):89-92.
[2]胡雅楠,李秉哲,李寶新,張瑪麗,李杰,翟娜,王翯,張云良.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患者血清腦啡肽酶及正五聚蛋白3水平及臨床意義[J]. 廣西醫(yī)學,2021,43(12):1414-1418.
[3]趙芳. 基于即時通信技術的延伸護理服務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生活方式的影響[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36):6899-6901.
[4]靳思思,靳綿綿,張一平. 血清硒蛋白P與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損傷及預后的相關性[J]. 熱帶醫(yī)學雜志,2020,20(12):1589-1592.
[5]羅耀良,鄧鎮(zhèn)鋒,何樹發(fā),雷國大,李文升,汪克林,鄧善茵. 短效胰島素泵對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20,14(23):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