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清華
摘要:看圖寫話是寫話教學的重要形式,它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對奠定中高年級學生的習作基礎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學生認知水平,語言發(fā)展限制,學生往往存在看圖不仔細,表述不完整,想象不豐富等問題。因此,重構看圖寫話教學,讓學生在游戲類、活動類的寫話教學中“動”起來,通過豐富的活動獲得真切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內(nèi)部語言,說好“畫”,寫好“話”。
關鍵詞:看圖? 寫話? 生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對小學低段寫話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的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笨磮D寫話是小學作文教學的起步,也是寫話教學的重要形式。它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磮D寫話訓練對奠定中高年級學生的習作基礎有著重要的作用。
由于學生年齡普遍偏小,認知面狹窄,往往存在看圖不仔細,不能發(fā)現(xiàn)圖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圖中各種事物的特點以及事物之間存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即使能看懂圖,要么表述不完整,要么缺少條理,要么缺乏想象,要么胡亂想象。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如何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讓學生把話寫通順、寫完整、寫生動呢?除了看圖寫話的一般教學方法外,需將“生動”進行到底。在這里,“生動”的“生”指的是學生主體;“生動”的“動”指的是讓學生參與游戲活動,在活動中動起來。通過親自參加活動實踐,獲得真切情感體驗。
一、尋“生動”契機,鋪寫話之路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時時處處考慮學生學習的需要,用一雙敏銳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合適的教學契機,為看圖寫話教學鋪好路,奠好基。在看圖寫話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圖畫我們可以讓它動起來,變得有聲有趣。比如:擊鼓傳花、老鷹捉小雞、放風箏、春游、植樹、做家務(洗手帕、掃地)等。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課前一起玩玩“擊鼓傳花”“放風箏”,來一場“老鷹捉小雞”,可以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孩子們玩得投入,記憶猶新,順勢進行看圖寫話教學,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搭活動平臺,讓圖“動”起來
根據(jù)低段學生具有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重構看圖寫話教學,將游戲、活動與看圖寫話有機結(jié)合。
(一)不游戲不寫話
在看圖寫話之前,將孩子帶入游戲的天地,體驗畫面中的游戲,讓小演員們奔跑、歡笑,有了深切體會。以一個個游戲作為看圖寫話的切入點,這樣,課堂上孩子們興趣濃厚,能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往往說得滔滔不絕,一掃往日對寫話的那份恐懼感,個個喜歡上了寫話。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做到無活動不寫話,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二)不勞動不寫話
以活動為載體,寫話教學不枯燥。孩子們有了一定的實踐體驗之后,課堂上變得有話可說,氣氛十分活躍。在教學看圖寫話《洗手帕》中,為訓練孩子們把整個過程說清楚,老師只需出示“先……然后……最后……”句式,有過洗手帕體驗的學生就能把整個活動過程表達清楚。這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孩子既體會到了成功,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對看圖寫話的興趣。不僅讓學生學會洗手帕等生活技能,還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從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感受勞動的樂趣。
老師始終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則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堂課是實踐活動后的看圖說話課,以學生體驗為基線,對學生加以引導進行說話訓練。突出了學習、突出了學生、突出了合作。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一步步學會了深度思考,一步步學會了準確表達,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
(三)搭語言支架,說話有方向
為了讓學生說得更清楚、更完整,老師在教學《課間十分鐘》,出示 “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引導學生用這樣的句式把同學們做的活動說清楚、說完整。接著出示“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做游戲。 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這樣教學的目的是教師為學生搭橋,讓孩子說話有一個方向,而不是盲目地說,胡亂地說,引導學生說清楚,說完整。從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剛開始大部分只能表達圖片的部分信息。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和小組合作后,學生都能夠利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把圖片中的信息完整地表述出來,從而達到了教學目標。
(四)展開想象,從畫內(nèi)走向畫外
通過教學,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活動類看圖寫話的基本句式:“先……然后……最后……”、“有的……有的……有的……”,但是很多學生只能客觀描繪圖片信息,不能根據(jù)圖片展開合理想象。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比狈ο胂罅Φ目磮D寫話是沒有生命力的。為訓練孩子的“因問想象”的能力,老師在《蛋殼歷險記》一課中在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后,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豐富的想象:
1.說說誰用蛋殼做什么?
2.蟲子、螞蟻和蝴蝶用雞蛋殼來做了什么事情?
3.它們有什么有趣的經(jīng)歷?
學生經(jīng)過小組討論,小組推薦后,每個小組的想象都異常精彩。“它們靈機一動,用蛋殼做了一間小房子,躲在里面,雨水打在蛋殼上,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薄疤旌诹耍晗峦炅?,蝴蝶姐姐說:“時間不早了,快睡吧!”他們又把蛋殼做床來睡。他們找了一片葉子來當被子。就這樣,他們就安安靜靜地進入了甜蜜夢鄉(xiāng)。”學生們興趣盎然,整個故事情節(jié)就被豐富了,由此可見,展開合理的想象,豐富了圖片的內(nèi)容,使學生從畫內(nèi)走向畫外。
《小兔近視了》教學中,老師在引導孩子如何仔細觀察時,主要抓住了故事中的人物,從小兔前后神態(tài)的變化,動作的變化,對山羊爺爺和小鹿姐姐的態(tài)度、語言等方面去思考,從山羊爺爺微微彎曲的身子,伸出的手臂,張開的嘴,想象它要對小兔說什么?去感受山羊爺爺態(tài)度的誠懇,由于二、三幅圖內(nèi)容相似,結(jié)構相同,適合放手學生自己用第二圖學到的方法去觀察和想象。老師這樣從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方面去指導學生細致觀察深入思考想象,豐富了故事情節(jié),為學生寫出完整、生動的故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要求學生根據(jù)圖片展開合理想象,是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最難的一個教學目標。它是對學生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考查。老師通過精選看圖寫話素材,采用問答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睿智地引導,拓寬學生的思路,發(fā)展學生想象的思維,教給了學生一些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大部分學生都能結(jié)合看圖寫話的要求和圖片信息寫出具有一定想象力的作品。
三、“生動”才會更生動
生活即教育。在活動中,學生們發(fā)現(xiàn)看圖寫話就是在寫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老師們在活動中經(jīng)過和學生們的交談發(fā)現(xiàn)有的活動有些學生從未體驗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也正為他們說好活動類看圖寫話提供了直接經(jīng)驗,讓他們能更生動地說出活動的具體過程和內(nèi)心感受。教師積極搭建活動平臺,讓孩子們在動動手、動動口、動動腦中輕輕松松就學會了看圖寫話。
總之,在看圖寫話中開展一系列體驗活動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對看圖寫話的興趣。教師重構看圖寫話教學,只有因材施教,寓教于樂,將“生動”進行到底,才能讓學生寫話更加完整、具體、生動。
參考文獻
[1].潘小麗.指導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之我見.2016(4)
[2].陳梅鳳.學中有導 以導促學——做好看圖作文教學起步訓練.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