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麗,陳珂琪,江巖巖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急診醫(yī)學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初產婦因缺乏分娩經驗、對分娩知識的知曉水平較低,產婦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激活全身交感神經系統(tǒng),阻礙產程正常進展,影響分娩結局[1]。產前訓練為臨床常規(guī)干預訓練,通過予以患者拉瑪澤呼吸訓練及瑜伽訓練,可緩解患者焦慮情緒,但因其分娩過程復雜漫長,產婦缺乏直觀感知,對產前練習的分娩技巧無法有效應用于實際分娩過程中,導致分娩知識的知曉水平仍相對較低,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仍較高。分娩預演通過模擬完整的生理分娩過程,可提高產婦對分娩過程的認知度,在臨床上具有較廣泛的應用[2],但目前分娩預演結合產前訓練對單胎初產婦認知水平、心理應激狀態(tài)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的相關研究仍較少?;诖?,我院選取單胎初產婦64例開展分娩預演結合產前訓練的臨床效果研究,報告如下。
1.1對象 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單胎初產婦127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3例)和研究組(64例)。納入標準:單胎初產婦;孕周為36~39周;可行陰道試產。排除標準:伴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并發(fā)癥;伴有精神病史;脫落病例。對照組中,年齡23~29歲,平均年齡(26.34±2.17)歲;孕周36~39周,平均(37.39±0.48)周;體質量22~25 kg/m2,平均(23.96±0.53) kg/m2;身高156~168cm,平均(161.62±2.41)cm。研究組中,年齡22~30歲,平均年齡(26.59±2.38)歲;孕周36~39周,平均(37.10±0.27)周;體質量23~25 kg/m2,平均(23.68±0.47) kg/m2;身高158~167cm,平均(161.93±2.01)cm。本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妊娠期健康宣教、心理干預、飲食指導等基礎干預。對照組行產前訓練:(1)產前拉瑪澤呼吸訓練:①廓清式呼吸:囑產婦行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每日3次,每次5 min。②胸式呼吸:放松全身,將手置于胸部,微微張嘴后經鼻深吸氣,嘟嘴呼氣至腹部恢復,每日3次,每次5 min。③淺而慢加速呼吸:將手置于胸部,隨著,呼吸隨宮縮加強而相應變快變淺,隨宮縮變弱而相應變慢變深。每日3次,每次5min。(2)產前瑜伽訓練:①山式:囑孕婦分開雙腳、保持與骨盆同寬,緩慢伸展所有腳趾,向后用力將膝蓋且繃直,自然放松肩膀,減輕姿勢不正確導致的孕期腰痛,每日3次,每次5min。②貓式:打開雙膝后腳掌踩地,吸氣時抬頭向上看,呼氣時低頭看腹中胎兒,每日3次,每次5 min。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分娩預演:結合本院實物模型,為產婦講解分娩過程,提高患者對胎兒分娩時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肩娩出等連續(xù)生理過程的認知度,指導患者分娩技巧及助產士協(xié)助分娩的步驟及原理。協(xié)助患者了解先兆臨產后的完整流程,包括醫(yī)護用具準備、入院手續(xù)辦理、進入產房分娩,帶領患者及家屬參觀病房設施,提高產婦對產房環(huán)境的熟悉度。(1)模擬產婦在家陰道流血、腹痛、羊水破裂時,產婦及產婦家屬的應對方法。(2)模擬辦理入院手續(xù)進入病房后,聽取醫(yī)生講解的注意事項及告知的產科檢查。(3)模擬進入產程后,助產士指導產婦行拉瑪澤呼吸,練習導樂球的使用,學習跪、坐、走、臥、蹲、站立等自由舒適體位。(4)模擬宮口開全后取產婦前傾、直立、臥、蹲等自由舒適體位,囑產婦手抓握床欄桿后行支撐式前傾坐位、豎直站立、半坐臥、蹲位等體位,指導產婦分娩用力方法及時機,配合宮縮及助產士接生,加深產婦對分娩環(huán)境及分娩姿勢的認知。(5)模擬胎兒娩出后囑產婦取仰臥位等自由舒適體位。兩組患者均干預2周,同時隨訪至妊娠結束。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1)認知水平。評價標準[3]:分別于干預前、后經初產婦認知調查表從分娩疼痛認知(20分)、妊娠分娩技巧(20分)、妊娠健康知識(20分)三個方面評價,總分為60分,評分與認知水平正相關。(2)心理應激狀態(tài)。評價標準[4]:分別于干預前、后經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患者焦慮、抑郁程度,SAS及SDS量表總分均為100分,評分與焦慮、抑郁程度正相關。(3)妊娠結局。評價標準:隨訪至患者分娩期,統(tǒng)計兩組患者產后出血、宮內感染、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
2.1認知水平 干預前兩組患者認知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認知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認知水平對比(±s,分)
2.2心理應激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心理應激狀態(tài)對比(±s,分)
2.3妊娠結局 對照組中,產后出血8例、宮內感染6例、新生兒窒息5例,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為30.16 %。研究組中,產后出血3例、宮內感染3例、新生兒窒息1例,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為10.94 %。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10.94 % vs 30.16 %,χ2=12.011,P=0.001)。
陰道分娩系產力、產道、胎兒三個因素互相適應以使胎兒經陰道娩出的生理性分娩方式,初產婦因缺乏相關的生產經驗,對臨床干預中所予以的妊娠知識理解度較低;同時妊娠期可出現惡心嘔吐、肢體水腫等并發(fā)癥,此外大多產婦存在對分娩劇痛的認知偏差,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可導致產婦出現較為嚴重的負性情緒,負性情緒可抑制大腦皮質活動,抑制催產素合成,誘導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程過長,影響妊娠結局。常規(guī)產前訓練對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具有一定療效,但因初產婦缺乏對生理性分娩的整體感知,同時分娩時產婦機體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影響產婦熟練自如地使用產前訓練的分娩技巧,導致產后出血、宮內感染、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較高。轉變干預方式是改善妊娠結局的關鍵。
分娩預演通過引導患者開展生理性分娩全過程的模擬練習,可克服產婦自身理解力及學習知識能力的限制,采用模型演示結合互動演練的模式,可為初產婦提供直觀系統(tǒng)的分娩體驗,加深對分娩技巧等妊娠知識的認知水平;同時可提高產婦對分娩環(huán)境及體位的熟悉度,有利于產婦實際分娩過程中大腦再現分娩預演場景,增強產婦自我效能感,緩解負性情緒;此外可調節(jié)大腦皮質活動,促進催產素分泌來誘導宮縮,避免產程停滯[5],與產前訓練聯(lián)合可改善妊娠結局。本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認知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分娩預演結合產前訓練應用于單胎初產婦可提高認知水平。產前訓練通過開展拉瑪澤呼吸訓練,可提高產婦呼吸方法等分娩呼吸技巧的認知水平。分娩預演在此基礎上可增進產婦對分娩的直觀性認知,提高患者對產前訓練的原理及意義的理解程度,進一步提高產婦認知水平。
SAS量表、SDS量表均為評價心理應激狀態(tài)的指標,其評分與心理應激正相關。本研究中,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分娩預演結合產前訓練應用于單胎初產婦可緩解心理應激狀態(tài)。產前訓練通過開展瑜伽訓練,有利于患者放松身心,調節(jié)產婦機體內亢進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應激反應強度;分娩預演在此基礎上可增加產婦對分娩流程、分娩環(huán)境、分娩技巧的熟悉程度,促使患者以更加積極樂觀地態(tài)度面對分娩過程,進一步抑緩解心理應激。本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分娩預演結合產前訓練應用于單胎初產婦可改善妊娠結局。分娩預演結合產前訓練通過引導患者熟悉生理性分娩流程,可緩解對分娩的恐懼心理,促進大腦皮質分泌催產素,加強分娩時規(guī)律性子宮收縮,增強子宮收縮對子宮處血竇的壓迫性止血作用,減少產后出血;同時減少產后出血可利于子宮產后修復,有利于產婦產后機體免疫力的恢復,減少宮內感染;此外可下調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性,抑制機體分泌過多的兒茶酚胺,緩解產婦子宮動脈痙攣性收縮,保護胎盤血液交換功能,改善胎兒娩出過程中的供血供氧狀態(tài)[6],減少新生兒窒息。
綜上所述,分娩預演結合產前訓練應用于單胎初產婦可通過提高其認知水平、緩解心理應激狀態(tài)來改善妊娠結局,可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