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赟 徐卉
【摘要】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閱讀教學是極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新課改背景之下,教師要調整教學方案,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優(yōu)化應用教學策略,將教學推廣工作深度落實。結合實踐會發(fā)現(xiàn),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礎的英語教學,能夠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強化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能力以及思想品質、文化修養(yǎng)。因此,教師要了解閱讀教學的特征,將核心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視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魏赟,徐卉,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北區(qū)校維揚中學。
現(xiàn)代教育教學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教師要推進教學改革目標,明確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點,將教育教學的生命力展現(xiàn)。新課程改革至今,初中課堂教學工作,更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積極探索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措施。英語是初中課程教學的基礎學科,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課程知識,也能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條件。閱讀是學科的基本構成部分,學生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保障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因為閱讀有無限發(fā)展的可能,對此筆者將結合實踐開展細致化探究,具體分析如下:
一、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開展閱讀教學的實踐問題
1.形式化問題存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階段,教師布置課堂學習任務,但是給學生提供的溝通交流機會有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參與性不足。教師在課前預習、課程導入等環(huán)節(jié),設定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或討論互動的方式,做好相應信息的調查研究,或資料整理等工作。教師將課程教學的難度進行調控,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在閱讀學習階段,加強活動交流或知識分享,經(jīng)過相互鼓勵、相互督促的學習,能夠保障課程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但是從英語教學實際來看,教師為保障教學活動的秩序性,會應用輪流回答的方式,此時在閱讀學習階段,學生沒有足夠的機會進行互動交流,且語言學習環(huán)境也未能有效建立,只能通過提問、回答的方式推進相應的教學活動,此時小組合作形式化的問題出現(xiàn),導致教學活動過于表面。
2.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英語學習階段,教師要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比如使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背景等有所不同。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階段掌握主動權,而其他的小組成員就會受到優(yōu)秀組員的影響。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通常會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根據(jù)材料之中的內容,搜集相應的信息,并制作視頻資料或編寫演講稿等相關內容。成績較好的學生就會承擔主要責任,在發(fā)言的過程中要突出自己的優(yōu)勢特點,而其他成員就是完成瑣碎的知識整理的活動,這種情形之下,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過程中,仍然會出現(xiàn)片面性教學的問題,學生的成長或發(fā)展目標未能有效達成,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自我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英語教學目標有較大的差異性。
3.核心素養(yǎng)認知問題。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如果學生對核心素養(yǎng)有錯誤的認知,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基本是題海戰(zhàn)術。如果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有錯誤地理解,那么在教學階段,仍然會使用應試教育的形式。事實證明,無論是教師,還是初中生,在英語知識探究階段,都會對課程內容有錯誤的認知或理解,這種情形質量,課程教學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也未能有效達成,甚至還會影響課程教學進度,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效果不佳,教師未能及時獲得學生以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基礎,實現(xiàn)閱讀探究的具體情況,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面臨諸多的問題。
二、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礎,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措施
1.使用問題驅動式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法,優(yōu)化應用技術手段,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深入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帶著問題去思索,對閱讀學習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知與理解。英語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將問題式教學模式構建,以教材內容教學為基礎,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這些問題內容教師有留出一定的探究空間,從教材內容中提取相應的信息,學生融入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并發(fā)表自我的觀念,完成拓展延伸的目標,利用綜合性的策略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學生增強自己的學習體驗感,能保障自己的學習效率。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在相關知識探究期間,教師設置問題驅動的探究環(huán)節(jié),在授課之前,就鼓勵學生參與相關問題的交流與互動,注重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引導。教師讓學生獲得積極學習的機會,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強化自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怎樣與家人溝通、與朋友溝通,不僅是有關于英語課程學習的知識,同時也是以實踐為基礎,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次深刻思考。教師鼓勵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思考生活內容,讓學生強化自己的學習體驗感。這樣的問題驅動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課程知識,還能讓學生一邊思考一邊學習,學生的學習體驗感進一步增強,結合教學實踐進行拓展延伸,有多元化的問題驅動學習形式,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2.合理設置小組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結合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目標,圍繞教學基礎要求,強化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讓小組學習代表輪流開展學習與互動,教師幫助學生事先完成自主學習探究,那么在后期的課堂小組的互動過程中,學生就能做深入學習。小組代表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生活經(jīng)歷等提供可以進行課堂互動交流的材料,鼓勵小組之間進行探究學習,是推進教學計劃的要點,學生之了解其中的某些內容,明確閱讀學習要點便可。
教師是小組活動的引導者,以閱讀教學為基礎,做好課堂教學引導,能夠有效提升課程質量,幫助學生深入到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自己視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做好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問題的層次設定,將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升。教師作為主導者,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教師聆聽學生的交流互動過程,并對討論的形式或思考的方式進行調整,幫助學生努力學習探究,完成稿閱讀學習目標。在課堂學習階段,教師利用小組探究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與互動,這種教學模式之下,以小組學習為中心,各組成員能積極探索學習方法,并優(yōu)化課程教學策略,對于學生學習能力養(yǎng)成有積極作用。各組的代表要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成績或討論結果,進行教學活動的深度總結。
3.注重學生文化意識培養(yǎng),獲得閱讀新思維。初中生在閱讀學習時,可以將語言學習與文化知識探究緊密聯(lián)系,構建相互促進、相互協(xié)調的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階段,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認知能力,加強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當學生有新的思維去探索英語知識,能夠理解其他國家文化,與我國的漢語文化的不同之處。學生有意向地去探索知識文化學習背景,民族自豪感會進一步提升,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會進一步提升。
“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相關知識講解階段,教師給學生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試圖對比我國的春節(jié)與國外的圣誕節(jié)的地位,以及象征性。學生不僅能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還能在文化探索的過程中,感受不同民俗風情的無限魅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有跨文化學習的意識,對各種富有差異性的文化保持相互尊重的態(tài)度。教師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積極落實小組討論比賽,讓學生深入分析西方文化知識,并對中西文化的差異進行探索,設置趣味性的課堂探究環(huán)節(jié)能夠不斷提升英語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學習目標。
4.優(yōu)化課程教學形式,注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教師在閱讀教學階段,可以應用的教學方式方法相對較多,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情境扮演、知識競賽的方式,幫助學生利用多種方式進行知識探索。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有良好表現(xiàn)、有進步的學生,提出表揚,并鼓勵學生深入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此時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階段,就會逐漸掌握主動權。
教師在講解“Go shopping”相關知識期間,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線下活動,讓學生在開課之前,就能夠通過自己或小組的形式,模擬相應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學生拍攝相應的照片,并尋找相關的詞匯表示的圖片。教師組織學生在單詞、句子詞匯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深入探究的情節(jié),學生的學習互動效率進一步提升。當學生在商場購物的過程中,能夠聯(lián)想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識,將自己的問題探究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利用這一課程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拓展學習能力,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
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與閱讀教學結合,這種教學方式不一定要求學生有實踐經(jīng)驗,而是將一些實際的物質,與學生的閱讀學習結合,將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的激發(fā)出來,使其學科素養(yǎng)進一步得到提升,不斷加強自我的文化意識。教師將多媒體技術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結合,將教學內容之中,所富含的文化思想全面展現(xiàn)出來,學生對閱讀文化有基本的認知,能夠有效提升自我的道德素養(yǎng),獲得發(fā)展綜合能力的機會。教師可以在講解國內外文化發(fā)展史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導入圖片或影視資料的方式,讓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過程中學生的藝術文化素養(yǎng)增強,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之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能進一步落實,學生的自我發(fā)展也由此得到保障。
三、結語
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礎,注重初中生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教師要結合時代特點以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課程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互動的過程中。在實踐階段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升,能夠保障自身的閱讀學習效率,初中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不僅能完成學習目標,還能為寫作、口語交流積累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發(fā)展由此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蔡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高考,2019 (14):74.
[2]劉丹.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238.
[3]羅小換.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中學生英語,2019(22):63.
[4]鄧恂,周建國.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以Unit2 The Grand Can yon Was Not Just Big為例[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