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毅
(甘肅省舟曲縣峰迭新區(qū)小學 甘肅舟曲 746300)
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最基本的單位,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級氛圍和班級管理制度能夠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促使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與生活。而為了管理好班級,班主任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科學管理方法。政治學科的很多知識對于管理班級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用政治學科知識教育學生,在管理中要求學生借助學科知識嚴格要求自己。班主任也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班級管理的重要性,確保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高效。
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對班級負責,是班主任能力的體現(xiàn)。但很多時候,班主任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職責,也沒有跟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改進班級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心骨,是學生的引導者,應該在班級管理中讓學生得到發(fā)展。但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制度落后,且管理方式死板,往往造成學生不接受管理,不服從管理。
在目前的班級管理中,教師大都缺少明確的目標,面對班級中出現(xiàn)的問題,都是靠自己的主觀意識和以往的管理教學經(jīng)驗來解決。部分教師以學校發(fā)展為目標來規(guī)劃班級管理工作,擴大了班級管理的范圍,沒有做出實際的行動,或制定的班級管理計劃和發(fā)展計劃不切實際。這都讓班級管理過于表面化,只能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和學校的檢查,根本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
在班級中,學生是主體。但小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發(fā)生矛盾,導致學生有的被孤立,有的卻被團團圍住。這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這些都是因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差,沒有良好的價值觀,情緒波動較大,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沒有學會良好的人際交往方式。教師應該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人際關系得到全面發(fā)展[1]。
政治學科本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而設立的學科,蘊含了很多關于道德素養(yǎng)的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讓學生懂得遵守班級的秩序,維護好班級的紀律。因此,班級管理的質量直接受到教師對政治學科知識的認識的影響。如果班主任了解政治學科的知識,那么,他們就能認清對錯,明辨是非,也就可以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促進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但有些班主任對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學科知識并不太清楚,自然就無法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引,也不利于班級的管理。政治學科的知識對班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幫助塑造學生的性格,讓學生明白事理。因此,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更多政治方面的知識,讓自己的管理工作變得更輕松[2]。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惡,對學生的發(fā)展也極其不利。因此,班主任要掌握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讓班級管理更有效。將小學政治知識融入班級管理,無疑是給班主任提供了管理的方法,能讓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開展得更順暢。例如,學生剛來學校時,班主任應該培養(yǎng)學生守規(guī)則的意識,如上課鈴響時,要抓緊回教室,在與新同學相處時,要先自我介紹,要友好、和諧地與新朋友相處等。
班主任要嚴格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并通過政治教育,落實班級管理制度。班級管理應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不能只是為了應付領導檢查。班主任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班級管理措施,可以讓學生承擔管理的義務,提高班級的管理效果,樹立良好的班風。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與時俱進,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小學政治教育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生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不夠全面,容易在處理一些事情時做出錯誤舉動,在無形中傷害到其他同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落實政治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提高,進而減少他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能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平相處。在班級管理中,這是很重要的內容。
很多教師和家長覺得孩子的成長與學校的教育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校需要把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消化和吸收。但其實,學生有他們自己的認知能力。教師的教學應該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才能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在管理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當前,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學習負擔較重。班主任應該及時了解學生情況,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利用政治學科的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懂得為人處事的方法,使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能夠達到一個較好的水平,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班級制度在制定后需要學生去遵守,才能發(fā)揮制度的作用,避免制度的形式化。為了讓學生自覺遵守班級制度,教師可以利用政治學科中的一些經(jīng)濟和政治手段。政治經(jīng)濟學中強調要讓經(jīng)濟活動的參與者在利益的調控下自覺從事某件事情。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借用這樣的方式。首先,班主任要宣傳熱愛班集體的理念,可以從班干部入手,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把大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讓學生樹立班強我強、班榮我榮的理念。這樣,學生才會自覺遵守班級的秩序,積極為班級做貢獻,提高整個班級的戰(zhàn)斗力。另外,當班級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現(xiàn)象時,班主任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干預。其實,這也是一種政治學中的法律和行政手段,能通過有效的管理,確保學生遵守相關秩序。但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干預中要避免和學生發(fā)生正面沖突[3]。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適當開展班級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F(xiàn)在是信息化時代,學生都過早地接觸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不少學生受到外面世界的“污染”,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班主任要利用政治學科知識將學生從淤泥中拉出,以免他們受到外來不好風氣的嚴重影響。班主任可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公益活動,讓學生對他人、對社會充滿愛心和奉獻精神。比如,班主任可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解悶,讓學生在陪伴老人的過程中意識到人都會有老的一天,包括最愛自己的父母也是,因此,要懂得感恩父母,及時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還可以讓學生去給執(zhí)勤的警察送水,明白自己能過上安寧的生活,不是因為世界已經(jīng)和平,而是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利用班級活動來豐富班級管理,能讓學生得到正確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想要更好地管理班級,班主任需要全面地了解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并對他們給予良好的教育、指導。但是,除了學校、教師的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因此,班主任在落實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小學政治學科會涉及一些和家庭成員相處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家庭的重要性,如如何與父母溝通、相處,如何尊重家長等;同時,保持與家長的聯(lián)系,爭取家長的支持,大家共同努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在小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是重要的指導者,學生是主要的參與者。教師的工作既有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也有教學中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同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重視學生在情感上的變化,使學生主動與教師交談。而教師要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影響、感化學生,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促使班級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偠灾?,班級的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多總結工作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積極學習政治學科知識,巧妙地將政治學科知識和班級管理的內容整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掌握為人處世的一些方法,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成長,進而促進班級整體的進步,構建和諧的班級氛圍和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