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長山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五十五中學 山東東營 257231)
進入到初中階段后,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在這個背景下他們更加渴望擁有一個輕松的課堂,可以快樂地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雖然和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內(nèi)容相對枯燥,無法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情況下,教師應該構(gòu)建一個趣味化的課堂,以此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一定要堅持教學做合一的理念,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本文就教學做合一構(gòu)建初中道德與法治趣味課堂的策略展開論述。
教學做合一理念強調(diào)教學應該從學生出發(fā),以學定教,所以,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喜好,了解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特點。一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是至關重要的,導入是否精彩會直接關系到整個課程進程。為了在課堂一開始就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獲得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來設計精彩的導入,提升導入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后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基礎。比如,教師可以進行情境表演或者播放音樂,也可以播放一些社會新聞或者小故事等,通過更為直觀的方式讓整個課堂教學錦上添花。比如,學習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情緒的管理》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今天你踢貓了嗎?”這個視頻,借助社會熱點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人是因為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甚至因情緒失控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借此引入情緒管理的主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后面課程的積極性,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了導入,堅持了以學定教的原則,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
教學做合一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站在學生的視角安排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如果學生喜歡做一件事情,那么他們往往會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地聽課和思考,并主動感悟。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提升課堂整體的效率,教師應該結(jié)合學生身邊的一些時事新聞來開展教學,這些內(nèi)容都是學生生活中見到的和發(fā)生過的,更容易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也可以讓課堂教學與時俱進。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時事新聞提升課堂的新鮮感,增添課堂活力,提高授課效率[1]。比如,學習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生活需要法律》時,教師可以加入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違法行為,通過這些熱點新聞讓學生認識到法律對我們的重要意義,更好地完成本節(jié)課知識的講授。
教學做合一要求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中進一步感受所學習的知識,獲得情感共鳴,對學習的理論知識有更為深刻的體驗和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動,學生分角色扮演社會中的各種人物,在表演中去體會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情感,這樣可以將所學習的道德內(nèi)容在學生心中內(nèi)化,讓學生獲得情感共鳴,真正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2]。比如,學習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集體生活邀請我》時,本節(jié)課希望學生感受集體帶給自己的溫暖力量,體會集體帶給自己的安全感、歸屬感、自豪感和集體榮譽感,通過學習集體生活,提高在集體生活中關愛他人、努力擔當、為集體爭得榮譽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集體作為主題編排一些小短劇,并在課堂中進行表演,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感受集體的力量,這樣比教師的理論傳授更有意義,還能提升整個課堂的趣味性,提高授課效果。
道德與法治課程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應該擺脫課堂教學和教材的束縛,結(jié)合教學目標為學生安排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社會活動中感受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從而對知識進行內(nèi)化,達到知行合一,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安排一些實踐,讓學生能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學習的理論知識,這樣可以提升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也可以達到教學做的統(tǒng)一[3]。比如,學習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法律為我們護航》時,本節(jié)課要求讓學生認識到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法律給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個方面特殊的關愛與保護。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社區(qū)普法活動,讓學生分組對社區(qū)居民這方面的法律知識進行問卷調(diào)查,設計宣傳報進行法治宣傳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有效幫助學生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也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樹立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
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方面有重要價值。教師要堅持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打造充滿趣味的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活動中,獲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