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間,母親已經(jīng)走了三年了。
三年來,雖然我非常想念母親,但卻一次也沒有夢見過她。就在前幾天的夜里,母親卻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母親穿著洗得很干凈的中式白襯衣,黑褲子,正在集市上的魚行里忙碌。我依稀能聽見她唱歌似的報賬的聲音。
這個畫面,是母親年輕時候的樣子。
醒來時,淚水已經(jīng)浸濕了我的枕頭。我想這肯定是母親在提醒我,該回去看看她老人家了。
三年前的臘月十一,早上一睜眼,看到外面全是白色的世界。院子里,房頂上,樹枝上,水塘里,白茫茫一片。鵝毛般大雪還在漫天飛舞。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對農(nóng)家人來說,這是個好兆頭。但對96歲高齡的老母親來說,這白茫茫的大雪又意味著什么呢?
這是我把母親從鄭州送回老家來的第五天了。
2018年的元旦,還在鄭州的時候,96歲的老母親開始出現(xiàn)精神不濟(jì)的狀況,每天睡覺的時間增多了。元月28日那天,母親出現(xiàn)了危機(jī),我們都感覺她可能是撐不過去了。結(jié)果那一刻過后,她還是很平靜地躺在那里,不吃也不喝,偶爾會跟我們說一句話。
我問娘是不是想回老家了,她點(diǎn)點(diǎn)頭,用微弱的聲音給我說,俺想回家……
老家信陽固始離鄭州500多公里,我們姊妹幾個守在救護(hù)車上,為防萬一,還專門請了一位隨車醫(yī)生。路上要用7個小時,我們都擔(dān)心她撐不到家,但是,她出奇地好。
回到老家以后,母親竟然可以吃東西了。那天中午,我用一個小碗盛了半碗雞湯燉的山藥,一點(diǎn)一點(diǎn)喂她,她吃得很香。
我心想,看來娘是太想家了,一回來就什么都好了。因為她本來也沒什么病,說不定回到家就好了。我這樣正在想著,繼續(xù)喂她,猛地看見她把剛喂到嘴里的一塊山藥用手掏出來,狠狠地扔了出去,扔得足有三米遠(yuǎn)。我驚嘆,手這么有勁!
半個小時后,危機(jī)再次出現(xiàn)。我們立即把娘抬到堂屋的草鋪上。這是我們老家的規(guī)矩。老人在不行的時候,不能睡在床上,必須睡在用稻草鋪的地鋪上。
老家的三間屋子是在以前的宅基地上重蓋的,為的就是萬一母親哪天要走了,肯定是要回老家來的。十多年前,我就蓋好了這三間房子。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母親都會回到老家,在這宅子里住上幾個月。
此刻,我們?nèi)?,包括好多親戚都圍在母親的身旁。我們姊妹幾個是跪在母親地鋪旁邊的。我用手指給娘梳頭,一邊梳一邊和她說話。我說俺娘啊,我們姊妹幾個都長大了,而且各有各的家,生活得很幸福。我們都知道這幾十年您活得很艱難,尤其是父親走了以后。您送走了我的瞎奶奶,又把我們姊妹幾個拉扯成人,都成了家,現(xiàn)在都挺好的,您不要有什么牽掛。娘……
她好像贊同我的話,嘴唇動了動。我不再說話,一邊給她梳頭,一邊念著佛號,有人說這樣娘就能夠走得更平安。這樣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娘安祥地走了。
47年前的正月初三,71歲的瞎奶奶也是在這個位置,這樣的地鋪上,在我的喃喃細(xì)語中閉上了眼睛。
那一年,奶奶隨著爺爺?shù)奶魮?dān)逃荒要飯從安徽阜南來到河南固始。挑擔(dān)里一頭擔(dān)著父親,一頭是我姑姑。誰知道一聲槍響,爺爺?shù)乖跀r路搶劫的土匪的槍下??蓱z的奶奶帶著年幼的父親和姑姑討飯來到大店小鎮(zhèn)街頭,被好心的叫花子頭王懷書收留,成了一家人。奶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整天哭泣,硬是把眼睛哭瞎了。那一年,奶奶30歲。
爺爺王懷書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他特別喜歡這一雙兒女??上Ч霉脹]有這個福氣,不久因病離開了人世。爺爺對父親疼愛有加,讓他進(jìn)了私塾。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年僅8歲的母親作為童養(yǎng)媳進(jìn)了王家的門。但生活剛剛有起色,爺爺又患病去世了。奶奶說她的命苦,比黃連還苦。
爺爺走后,母親接手集市上的交易,十幾歲就挑起了家庭的重?fù)?dān),用賺來的手續(xù)費(fèi)養(yǎng)活一家?guī)卓?。那時大店小鎮(zhèn)非常繁華,陰歷逢單上午有集市,方圓幾十里的人都到這里交易買賣,長約一華里的古街上,店鋪林立,各種農(nóng)產(chǎn)品土特產(chǎn)的小商小販一家挨一家,一片連一片。母親稱秤報賬,輟學(xué)的父親記賬算賬結(jié)賬。父親能同時雙手打算盤,計算結(jié)賬,分毫不差。
在母親的支持下,父親一邊當(dāng)集市上的賬房先生,一邊埋頭讀書學(xué)習(xí)和寫毛筆字。他記住我奶奶的話,要好好學(xué),要爭一口氣。父親真的很爭氣,他熟讀四書五經(jīng),出口成章,還能雙手寫梅花篆字,成了方圓幾十里聞名的秀才。
母親和父親結(jié)婚的10多年,先后生了5個孩子,可是一個都沒有留下,母親的身體也受到很大的傷害。母親和父親很著急,他們就是想要生下自己健康的孩子。有人出了個點(diǎn)子說,必須討一個孩子來引一下。就這樣,母親把西崗上表舅的女兒要過來了,取名引子,那時候她剛?cè)龤q,就是我現(xiàn)在的大姐。姐姐來家后的第三年果然把我引來了。父親、母親和奶奶都很高興。母親覺得我太珍貴了,于是一張嘴就把我右腳小腳趾的半個趾頭咬掉了,和著血咽到了肚子里。這還不夠,因為我太金貴了,父母又給我起了個小名叫小丑子。后來這個名字成了我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筆名。
解放后,父親被選拔到鄉(xiāng)政府,開始是鄉(xiāng)文書,最后當(dāng)了副鄉(xiāng)長。從那以后,我們這個家慢慢地好起來了,一家六口,奶奶、父親、母親、姐姐、妹妹和我。
父親干工作是個拼命三郎。他得了肺結(jié)核,這在當(dāng)時是比較難治的病,但是他硬是帶著病重的身體上了縣重點(diǎn)水利工程白果沖水庫。最后,他被強(qiáng)行用擔(dān)架從水庫工地上抬下來,不久,就去世了。
那是1960年。父親去世是正月十二,弟弟出生是正月十九。那時,我虛歲才7歲,妹妹3歲。
奶奶經(jīng)不起這個打擊,躺在床上站不起來了。
母親忍受著巨大的悲痛,說一定要把這幾個孩子養(yǎng)大成人,要給瞎奶奶養(yǎng)老送終。當(dāng)時生活很艱難,母親只好到集鎮(zhèn)上幾個國有的單位找熟人求救。由于父親和母親的為人非常好,熱情好客,現(xiàn)在我家有難,他們毫不猶豫地來接濟(jì)我們家。
由于口糧不夠,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姊妹幾個都圍在鍋臺前,端著碗等著母親給我們分飯。我常提意見,說姐姐碗里的菜分得多。母親說姐姐還要干活,還要出去挖野菜,個子也大,得吃一點(diǎn)。后來生活好了以后,母親還常說她不能餓,一餓就難受,就心慌,可能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后遺癥吧!
為了種好家里那一畝多自留地,母親常常累得汗流浹背。至今我仍然能記得當(dāng)時的很多情景。夏天,母親從田間勞動回來,一身泥,一身水,汗透了的衣服貼在后背上,干了以后衣服上都是白色的鹽霜。好在母親的人緣關(guān)系特別好,只要家里有活,方圓幾里地的老親舊鄰爭著去干,犁田、耙地、插秧、澆水、施肥,除草,直到最后收割回家。
母親到我們家時是童養(yǎng)媳。奶奶自己都說,母親剛來的時候由于干不好活,奶奶也打過她罵過她,但是母親從來不記仇。后來爺爺走了,父親也走了,母親仍然像父親一樣孝順奶奶。奶奶癱瘓在床三年多,都是母親服侍。母親愛干凈,奶奶雖然臥床幾年,但是床上一直保持得干干凈凈。
母親也是偏心的,她咬著牙堅持供我和弟弟上學(xué),但姐姐和妹妹都沒有上過一天學(xué)。我6歲上學(xué),一開始母親就嚴(yán)格要求。她盯著我看書學(xué)習(xí),還讓我練毛筆字。她說,你伯(父親)字寫得那么好,你也要跟他那樣。后來母親看我做功課非常認(rèn)真和自覺,學(xué)習(xí)成績優(yōu)異,就不再過問了。
考上中學(xué)后,我要坐船過一條大河到遠(yuǎn)在8里之外的另一個鎮(zhèn)上上學(xué)。每個星期六回家,母親都會給我改善一次生活,大多數(shù)時候是吃青菜燴豆腐,也有個別時候能吃上魚或者肉。星期天下午返校時,奶奶和母親用一個紅布兜給我裝上五六斤大米,還有一罐子炒醬豆或者是炒臘菜讓我?guī)?。母親還得千方百計給我湊夠兩角錢,因為每斤大米需要補(bǔ)兩分錢才能換成飯票,解決了我一個禮拜的伙食問題。
三年半的初中上完后,沒有高中可上,我只能回到了村子里。當(dāng)時,初中畢業(yè)算是回鄉(xiāng)知識青年,我成了我們那個大隊的筆桿子。我先是辦戰(zhàn)報,然后當(dāng)生產(chǎn)隊的會計,再當(dāng)大隊的副業(yè)會計,后來又當(dāng)民辦教師。我可以掙公分了,也能減輕一些母親的負(fù)擔(dān)。村里人都夸我,說剛子這孩子懂事,爭氣,像他的父親。
母親和奶奶的臉上樂開了花。
母親是個熱心人,是個有名的大善人。我記得很多人評價父親時會說,王柳德是個好人,而評價我母親的時候人們會說,老金(我母親姓金,本名金玉蘭)是個混事兒人,無論高子矮子,她都能看得起。只要她能幫上忙的,她不吃不喝也會幫你。母親的好客是也遠(yuǎn)近聞名的。母親招待客人有一個原則:來的都是客,只要來了,就是看得起我們。遇上逢集就在集上買菜,不逢集就在菜園里摘菜,門口墻上掛的也許還有臘雞臘魚臘肉,或者把雞圈里的雞殺了,把水塘里的鴨子抓來殺了,再不濟(jì)就去鄰居家去賒去借,總而言之,一定要把客人招待好。人少了四菜六菜一湯,人多了就會擺一大桌子。讓客人酒足飯飽,開心離去。母親時常說的是,人家對你再不好,你也要對人家好。這幾十年我始終牢記著母親的這一句話。所以這幾十年一路走過來,我自己認(rèn)為我無愧于我的親朋好友。我曾在各種場合說過,我這幾十年得益于母親這一句話。
母親從來沒有打過我,甚至連大聲的呵斥過我都沒有。但是我卻非常敬畏她。記得上初中的第一個星期,因為離家遠(yuǎn)住校,我把要洗的兩件衣服泡在瓦盆里,去上體育課了。可是等我上完課回來,衣服不見了,瓦盆也不見了。我很害怕,因為這兩件衣服是我考上了初中母親給我的獎勵。星期六,我不敢回家,結(jié)果母親找到了學(xué)校,看見我什么事也沒有,她就放心地回去了。等下個星期我回家的時候,母親問我上個星期怎么沒有回來?我支支吾吾地告訴她衣服丟了,然后等著挨打。出乎意料的是,母親只是平靜地說,丟了就丟了吧,沒有打我罵我,甚至連瞪我一眼都沒有。母親唯一一次我動氣是因為我找對象的事兒。
在我去外地當(dāng)警察之前,因為我們家里窮,母親擔(dān)心我找不到對象。當(dāng)時也有不少人給我介紹,但是都不太合適。后來,一個至親的表叔上門給我提親。他說那個女孩漂亮,還特別能干,又懂事,還賢惠,還孝順。如果我家把她娶過來,以后干活的問題就不用發(fā)愁了。我現(xiàn)在還記得他最后對母親說,老金哪!你把這個女孩子娶到家,你可是一輩子享不完的福呀!
母親一聽條件這么好,就迫不及待地讓我和女孩見面,但我一直不同意。后來表叔安排那個女孩擔(dān)著挑子從我家門口一條小路上路過,讓我和母親看看。母親就特別喜歡,逼著我同意,說趕快把她娶過來,我這個家就交給她管了。我回了母親一句:要娶你娶!我不娶!這一下子把母親氣得瞪了眼睛,舉起手要打我,但我撒腿跑了。
母親最大的心愿是把房子翻新。因為房子太舊了,有倒塌的危險。母親說如果不是因為房子里住著人,這房子早就倒了。我記住母親的話,一定要把家里的三間房子重改翻新。參加工作以后,我和母親商量,用三年的時間,從我的工資里省出一些錢,買房頂上需要的椽子竹竿和紅瓦,把房屋翻新。在我參加工作后的第四年的冬季,在漫天大雪中,我和母親終于一起把三間新瓦房蓋出來了。有好多年,母親都不愿意到鄭州來,她一個人守在老家那幾間房子里。好在妹妹妹夫在老家,時常照顧她。
后來,母親來鄭州后,一般都住在我弟弟家。弟弟家的房子有電梯,上下比較方便,而我們家在4樓,又沒有電梯。母親的腿腳不方便,在她70歲那一年一條腿得了股骨頭壞死。當(dāng)時醫(yī)生建議開刀,我擔(dān)心年齡大開刀有風(fēng)險,就沒有同意,現(xiàn)在想起來很后悔。母親到85歲以后行動就比較困難了,如果當(dāng)年把股骨頭換了,說不定她還可以到處走走。
母親喜歡親戚朋友們?nèi)タ赐?,跟大家嘮嘮過去的事情,問問這個,問問那個。母親還特別喜歡小孩子們?nèi)タ此?,叫她奶奶,叫她太奶太姥。母親對孫子輩兒是溺愛的。弟弟家的兒子小時候玩游戲,母親背著他父母偷偷給他錢。結(jié)果我這個侄兒沉迷于游戲,只考上了大專。后來侄兒告訴我,奶奶多次跟他說,一定要爭口氣啊,你大伯光埋怨我,是我偷偷給你錢,把你慣壞了。后來侄兒爭氣又上了學(xué),去了一所大學(xué)當(dāng)老師。我大兒子去了加拿大,她常給我念叨,你把孩子送那么遠(yuǎn),想看也看不到。外國有啥好的?聽說那沒有飯吃,哪有在家里吃一碗手搟面好?兒子回國后,母親每一次見了他,總是手拉著不松。母親對我的小兒子更是喜歡,一看見小兒子,就拉著手說,我的乖乖,你咋不多吃一點(diǎn)?吃胖一點(diǎn)?這句話也是這幾十年母親跟我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吃多一點(diǎn),吃胖一點(diǎn),長高一點(diǎn)。但是,由于從小的饑餓和缺乏體育鍛煉的緣故,我既沒有長高,也沒有長胖,這讓她很失望。每一次見面都拉著我的手說,我的乖吔,你又瘦了,你天天這么累,你可要注意身體呀!
一想起母親拉著我的手,摸著我的臉,說你咋又瘦了?我的眼淚就要下來了,娘再也不會這樣拉我的手了……母親在世的時候,我曾經(jīng)答應(yīng)要帶她到北京去看天安門,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行,這成了我今生最大的遺憾。
清明節(jié)快到了,我打算在娘的墳前立一塊碑,就寫上這么幾個字:最偉大的母親金玉蘭。
作者簡介:
王仲剛,男,河南固始縣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長篇報告文學(xué)《中國鐵路第一大案解密》、長篇小說《國旗戀歌》、散文集《悔墜》《王仲剛文集》(6卷)等11部。編劇并拍攝發(fā)行電影8部:《風(fēng)流警察亡命匪》(珠江電影制片廠攝制,發(fā)行五個國家和地區(qū),美國加利佛尼亞大學(xué)教學(xué)參考片),《伏虎鐵鷹》(珠江電影制片公司攝制,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提名獎,珠影最佳編劇獎,小百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