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樺 印 向
(1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遼寧 大連 116037;2 大連醫(yī)科大學婦產科,遼寧 大連 116044)
產后出血是產科臨床上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造成產婦死亡的概率較大,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1]。產后出血的原因多數是分娩過程中宮縮乏力,因此常規(guī)治療方法是給予產婦子宮收縮劑,對產后出血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2-3]。產后出血治療的關鍵在于有效地控制產后出血量,一直都是產科醫(yī)師關注和探討的熱點。前列腺素及衍生物可以有效促進子宮平滑肌與血管收縮,達到控制產后出血的目的[4]。本次以我院收治的120例產后出血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觀察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120例產后出血產婦,均于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接受治療,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根據采取的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n=60,采取縮宮素治療)與觀察組(n=60,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對照組年齡23~32歲,平均年齡(29.23±4.02)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26±0.48)周。觀察組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9.46±4.34)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35±0.46)周。納入標準:分娩孕周在36~39周,產后出血量在1000 mL以內,經陰道分娩且凝血功能正常的產婦。排除標準:伴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的產婦;伴有高血壓產婦;產后出血出血量≥1000 mL的產婦。所有產婦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縮宮素治療,即對產后出血的產婦給予10 U縮宮素(吉林省輝南長龍生化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3241)+卡貝縮宮素100 mg(海南制藥廠有限公司制藥一廠,國藥準字H46020253)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83)治療,持續(xù)給藥治療6 h。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①觀察比較兩組產后2 h及產后24 h出血量。分為容積法、稱重法與面積法。容積法:胎兒娩出后,將羊水吸盡后及時將聚血盆置于產婦臀部與會陰部,對出血進行收集,并利用量杯測量。稱重法:失血量(mL)=[接血敷料濕重(g)—敷料干重(g)]/1.05。面積法:浸潤不透紗布,按照10 cm×10 cm為10 mL。②觀察比較兩組產婦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面色潮紅、腹瀉、寒戰(zhàn)、惡心嘔吐、血壓升高。③統(tǒng)計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3個維度。顯效即給藥治療1次,30 min內產婦子宮收縮明顯,陰道出血量明顯減少,產婦各生命體征保持平穩(wěn),尿量正常;有效即給藥治療2次后,30 min內產婦宮收縮明顯,陰道每小時出血量不超過45 mL,尿量每小時在25 mL以內;無效即2次給藥治療后,產婦子宮未出現(xiàn)明顯收縮,尿量每小時不超過25 mL,陰道每小時出血量超過45 mL。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章所得數據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包括術后2 h出血量、術后24 h出血量、治療結局等)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包括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和治療總有效率等)以χ2檢驗,分別用(±s)、[n(%)]表示。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出血量情況比較 兩組分別采取不同方式治療,比較兩組術后2、24 h出血量。觀察組治療后2、24 h出血量明顯減少,且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出血量比較(mL,±s)
表1 兩組術后出血量比較(mL,±s)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面色潮紅4例,腹瀉6例,寒戰(zhàn)4例,惡心嘔吐5例,血壓升高4例。對照組面色潮紅3例,腹瀉5例,寒戰(zhàn)2例,惡心嘔吐4例,血壓升高2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8.33%(23/60),對照組為26.67%(16/60)。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雖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并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33%,其中顯效29例,有效24例,無效7例,對照組為66.67%、22例、18例、20例。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治療結局情況比較 對觀察組止血時間為(18.6±12.2)min,輸血例數為3例。照組止血時間為(45.8±15.9)min,輸血例數為17例。觀察組止血時間、輸血例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產后出血多見于產后2 h內,且發(fā)展迅速,必須要及時采取措施治療,否則情況嚴重者會危及到產婦生命安全,是產科臨床常見的并發(fā)癥。產后出血臨床癥狀包括陰道流血、繼發(fā)性貧血、失血性休克等,如果失血過多將會彌散性內血管凝血,一直以來都是產科主要關注的要點之一[5]。產婦在分娩后出現(xiàn)大量的出血或者明顯出血傾向,積極主動干預治療,對產后出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預后創(chuàng)造更多有利條件,提高產婦生存質量[6-7]。
隨著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再加上生育觀念的改變,晚婚晚育的比例在不斷的增大,部分產婦在綜合分析自身因素后決定選擇剖宮產。相比陰道分娩,剖宮產出現(xiàn)產后出血的概率更大,已經發(fā)展成為導致產婦死亡的根本因素。依臨床資料來看,前置胎盤、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因素均會增加產婦剖宮產大出血的概率,如果出現(xiàn)產后出血問題,甚至會導致產婦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給予治療,對產婦生命安全也有較大保障[8-9]。
臨床上治療產后出血,多是選擇以宮縮素為主的藥物治療,其多為肽激素類藥物,以肌內注射給藥治療效果最佳,給藥4 min內便可見效,但是該藥物在人體內起作用的時間比較短,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因宮縮乏力造成的產后出血,面對其他因素導致的產后出血效果不佳,無法滿足臨床治療需求[10]。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子宮收縮的關鍵藥物,能夠充分降低產后出血,其為前列腺素衍生物,收縮效果強,并且作用時間和半衰期更長,可有效作用于軟化與擴張宮頸,促使子宮表面創(chuàng)傷面血竇關閉,增強子宮肌肉縮宮素受體數量,將其與縮宮素聯(lián)合用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促進子宮收縮,對治療產后出血效果良好。本次研究結果證明,縮宮素聯(lián)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要比單一使用縮宮素的效果更好,不僅能減少術后出血量,還可以縮短出血時間,降低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產婦生存質量。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33%,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產后出血臨床效果顯著,極大的縮短了出血時間,減少出血量,預防產后大出血危機到產婦生命安全。并且,在面對特殊產婦妊娠時,包括巨大兒、雙胎妊娠、羊水過多、三胎妊娠等產后出血傾向時,需要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預防出現(xiàn)大出血,并降低預后后遺癥,臨床應用優(yōu)勢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