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yè)學校 朱雪榮
應用文寫作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寫作應用文的能力也是促進中職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應用文寫作最為鮮明的特征就是實用性強,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有較高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同時應用文寫作也為各行各業(yè)的有序發(fā)展提供必要支撐。
正因如此,應用文寫作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成為中職語文教學的必修課程,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促進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現狀,引導學生掌握應用文寫作的方法與技巧,為學生適應社會打好基礎。
應用文寫作能提高中職生表達能力,是學生應對考試以及走上工作崗位必須掌握的技能。應用文的專業(yè)性以及實用性強,應用文寫作訓練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現代職業(yè)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
然而如今的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紤]當前的教學現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應用文有著固定的格式以及語言規(guī)范,具有很強的程序性特征。但是教師不能用機械的灌輸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否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給應用文寫作教學帶來阻礙。
為避免學生抵觸應用文寫作,教師可恰當運用操作導入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與技能。也就是說,在新課開始之前先為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因為新鮮感以及疑問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學應用文文體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以下作業(yè):請你聯系校園生活的具體情況,撰寫在校中職學生消費情況、課外閱讀情況、上網時間等情況的調查報告,請自選方向;為自己設計制作的產品寫廣告文和說明文;向某用人單位寫求職信;假設自己正在銷售崗位工作,設計書寫購銷合同。通過這樣的實踐任務,讓學生對應用文的實用價值產生更深刻的認識,進而讓學生產生成強烈的寫作愿望,主動投入到應用文寫作活動當中,并帶著一定的問題與任務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確保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效果。
比較法在認知事物特征方面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也是把握事物特點的科學方法,實施起來非常簡單。通過對比,事物的特征便會顯現出來,讓人一目了然。
應用文寫作同樣需要引入比較法,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當中加強對應用文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也讓學生在對比當中發(fā)現自己在寫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避免在應用文寫作中出現文體不清的問題。
例如,針對問題:應用文的語體有怎樣的特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其和議論文、文藝作品的語體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把握應用文的語體特征。對不同類型的應用文進行對比,也能發(fā)現它們的異同。比方說同樣都屬于新聞,綜合新聞和述評新聞在具體的寫作要求、結構特征與主要特點方面是有共同之處的,但是在內容和語體應用方面則有差異。另外,在涉及通知、通告、通報這些容易混淆的應用文寫作時,教師就可以引入比較法,讓學生在對比中學會區(qū)分。
歸納概括能力是中職生的必備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對同類別事物進行概括分析,找到共性進而把握規(guī)律,得出相應的結論。大量的教學研究顯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概括水平和對知識的掌握水平成正比,也就是概括能力越高就越能把握事物本質,掌握知識也更為牢固。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經驗與方法的積累,教師也要在以人為本理念的基礎上,基于學情鼓勵學生概括總結,讓學生在自主歸納分析的過程中掌握寫作要領,找到自己更加擅長的寫作方法。
例如,在教學新聞這一應用文類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接觸動態(tài)新聞、評述新聞、綜合新聞的例文,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體會與研究,認識到這幾篇例文雖然在內容與語體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是在整體特征上是相同的,都有內容新穎、事實準確、篇幅短小等特征。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歸納概括的方式了解新聞這一文體,并在實際寫作中運用相關經驗提高寫作效果。
為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發(fā)展,體現中職教育的特色,教師要在教學中把應用文寫作作為重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針對學生在應用文寫作中的不足以及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積極調整教學思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實踐的平臺,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應用文寫作環(huán)境,促進學生寫作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