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秦嶼中心小學 張小燕
新媒體技術是現(xiàn)今人們接觸較多的技術之一,在小學語文誦讀教學中進行應用,不僅可以使整個誦讀教學變得相當有趣,還能夠打破傳統(tǒng)語文誦讀教學的局限性,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新媒體技術在小學低段語文誦讀教學中的應用,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不可以超出學生的語文認知,否則很難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可能出現(xiàn)不好的狀況。教師需要盡可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誦讀習慣,借助新媒體技術來呈現(xiàn)不一樣的語文課堂,改善語文教學成效。
現(xiàn)階段的小學低段語文誦讀教學開展,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都是以自身的認知為基礎,要求學生簡單誦讀一兩遍課文,緊接著便進入了知識講解環(huán)節(jié),這樣的語文教學不僅很難提高學生的語文認知,還容易出現(xiàn)盲目的誦讀狀態(tài),僅僅閱讀完文字卻不知道課文的中心思想。而且,許多教師所展開的誦讀教學都是在講解自己所知道的語文知識,雖然一些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一定的見解,但是并沒有表達出來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下降,整個課堂也過于枯燥乏味。
從本質上而言,小學語文誦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導開展的教學,但現(xiàn)階段的教學狀況卻是以教師的講學為主導,學生的誦讀學習并沒有占據(jù)太多的課堂時間,甚至只有一節(jié)課開始的前幾分鐘。雖然學生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也能夠獲得一定的語文知識,但是這樣的學習本身過于被動,難以培育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甚至會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形成一定的阻礙。在新課改的逐步落實當中,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也針對誦讀教學做出了多方面的調(diào)整,但多數(shù)調(diào)整集中在教學方法上,對于學生主體性的關注度依舊很少,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正處于語文認知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在面對形式各異的語文課文時,容易迸發(fā)出多種不同的見解,但是在傳統(tǒng)課堂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下,這些閱讀見解不容易得到表現(xiàn)出來的機會,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
隨著國內(nèi)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教育領域也開始廣泛融入各種新型技術,以推動教學的全面改革。但是小學階段的教育卻沒有加大新型技術的應用力度,之所以不選擇新型技術,除了一部分教師年齡較大的原因以外,多數(shù)教師的主要見解在于小學生的基礎認知度較弱。事實上,這樣的認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忽略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缺乏相應的認知。小學生雖然基礎的認知水平不高,但是對于新鮮事物的接收能力卻是非常高,即便對于一些全新的新媒體技術,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加以了解,并且會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產(chǎn)生更加良好的語文學習狀態(tài)。為此,新時期的小學低段語文誦讀教學有必要做出多方面的教學調(diào)整,加強對新型技術的科學應用。
由于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誦讀課堂較為枯燥乏味,新時期的小學語文誦讀教學應當合理應用新媒體技術,盡可能帶給學生全新的閱讀和學習體驗。在小學生誦讀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影音技術來適當播放一些相關視頻,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視頻中的內(nèi)容與課文進行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視頻內(nèi)容與課文的一致性,并嘗試著分析課文與視頻內(nèi)容中的思想情感。由于已經(jīng)接觸過視頻內(nèi)容,因而小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也會迅速發(fā)現(xiàn)課文與視頻內(nèi)容的關聯(lián),并且會跟隨視頻內(nèi)容的基調(diào)展開誦讀,相應的語文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小學語文教師在將電子白板運用到誦讀教學中的時候,需要借助電子白板重點分析課文中的某些段落或者句子,以加深學生對這些內(nèi)容的認識,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思想。通過電子白板的集中展示,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及情感,由于電子白板與黑板有所區(qū)別,整體顏色鮮明、條理清晰,學生能夠迅速尋找自己所關注的知識點,并獲得相應的語文認知。比如,在誦讀《黃山奇石》的時候,有一段內(nèi)容是“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這一段本身非常有趣,教師可以加以重點分析,并與學生探討這是怎樣的一幅景象,接著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搜索相關圖片,讓學生結合更多的圖片來對照,進而確定他們所構思的畫面是否正確。再如在誦讀《荷葉圓圓》的時候,有一段內(nèi)容是“小魚兒說:‘荷葉是我的涼傘?!◆~兒在荷葉下笑嘻嘻地游來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這段主要描繪了魚兒在水中游的場景,但其中運用了擬人手法,閱讀起來有著不一樣的認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重點分析這一段落的寫作手法,并在誦讀的過程中品味不一樣的思想感情。
雖然誦讀是一個淺顯的閱讀學習流程,但對學生的語文思想培育也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僅僅集中在課文的誦讀上,學生很難真正感受到誦讀的重要性,教師應當在新時期的誦讀教學中合理加強對云課堂的運用,并通過云課堂來強化學生的語文誦讀思想。在對云課堂的運用上,教師一方面需要展示更多的誦讀教學案例,提高學生的語文認知;另一方面應當展示更多同主題的文章,讓學生感受不同文章所能夠帶來的語文誦讀感受,進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對《小馬過河》這一課文進行誦讀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云課堂將一些優(yōu)秀的誦讀案例展示出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誦讀過程中的基調(diào)、轉折以及情感,然后再對這篇課文進行誦讀練習。在學生誦讀完成以后,教師還可以展示一些其他課文的誦讀案例,不斷強化學生的語文認知,拓展學生的語文誦讀思想。
總而言之,新媒體技術在小學低段語文誦讀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夠帶給學生全新的閱讀體驗,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認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誦讀習慣。在新時期的小學低段語文誦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新媒體技術作為主要的教學輔助方式,結合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需求,將新媒體技術切實融入課文教學中,持續(xù)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