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520)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的開展學習活動。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身體素質較差的現(xiàn)象,開展課外體育運動的鍛煉是十分重要的,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但是,課外體育運動鍛煉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只有進行良好的管理,才能使得各方機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正常的運營體系,使得課外體育運動發(fā)揮鍛煉意義。
首先,高校對學生開展課外體育運動鍛煉與管理能夠有效提升體育教學質量,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與此同時,開展課外體育運動鍛煉過程中需要學校進行科學的管理,以制度為保障,推動體育鍛煉進行;其次,開展課外體育運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加鍛煉次數(shù)和時長,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健康的體魄,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課程學習中。此外,課外體育運動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組織和體育工作者不斷提升自己,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與措施,使得課外體育運動迸發(fā)出最大的力量,從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達到當前時代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
步入大學,部分學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面對新的環(huán)境,常常過度放飛自我,忽視對自己身體的要求。雖然高校開設有相關的體育課程,但是在老師教學過程中,大多同學常常出現(xiàn)應付的現(xiàn)象,缺乏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從而導致老師的教學質量不高,使得自身的身體素質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體現(xiàn)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下,要求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把學生放在課堂主體,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的大多時候仍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中處于被動地位,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厭煩的學習心理,從而減少對體育運動鍛煉的欲望,不僅達不到教學要求,反而會體現(xiàn)出當前體育教學中的弊端。
產生缺乏鍛煉意識的原因有:第一,缺乏體育經(jīng)歷。由于我國是應試教育,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大多學生只注重提高文化課成績,忽略體育鍛煉的意義,久而久之,逐漸喪失對體育運動的欲望,最終錯誤理解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與此同時,部分同學還認為體育課就是單純的玩耍,不僅會導致自己身心疲勞,還會浪費學習時間,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放棄體育鍛煉。第二,在大學時期,學生不僅要學習,還要參加社團活動,使得自己能夠達到學校學分要求,而后順利畢業(yè)。日常時間都被各種社團活動所被填滿,拖著疲憊的身體,更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
學校不僅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打造健康身體的重要場所。為此,面臨當前學生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的鍛煉問題,高校需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改變學生觀念,使得學生主動加入到體育運動鍛煉的隊伍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以更加健康的體魄進行校園內的學習生活活動。
開展課外體育運動鍛煉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進行合理的組織與規(guī)劃,保證訓練能夠有效實行。首先,學?;蚶蠋煈摳鶕?jù)學生實際身體素質制定科學的學期目標,而后根據(jù)學期目標制定合理的課外體育運動項目,由此保證體育課外運動鍛煉能夠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與此同時,也需要結合學校體育老師自身專業(yè)綜合素質和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制定相應的體育鍛煉目標;其次,需要建立優(yōu)秀的課外體育運動鍛煉隊伍,讓品德兼優(yōu)、學習與身體條件都較好的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學生之間樹立楷模,讓學生通過對優(yōu)秀運動楷模的日常觀察和學習,來提高自身的課外體育運動鍛煉欲望;最后,可組建相應的課外體育運動鍛煉的運動隊,以隊為基本單位,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訓練欲望。
眾所周知,身體機能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課外體育運動鍛煉管理的過程中,高校體育老師應認識到這一點,而后實施計劃管理,一步一個腳印的邁向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若此學期的教學目標為:提高學生耐力,增加學生肺活量,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課外體育運動鍛煉。此時體育老師可進行以下活動,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又或之,為體現(xiàn)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可讓學生自行組隊,而后讓學生進行相應討論,最后提出一個讓全體學生覺得大致滿意體育運動項目。以學生的角度制定相應的鍛煉內容,提高學生興趣,在鍛煉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耐力。由于是學生集體討論的結果,也能夠有效增加學生對體育運動鍛煉的耐心,長此以往,形成自主意識,主動走入到課外體育運動鍛煉過程中。但是,老師也需要體現(xiàn)出自己的教學地位,如告知同學每周或每月進行定期的檢查,告知學生本周或本月需要完成的課外體育運動鍛煉內容,讓計劃管理真正落到實處,減少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的弊端。
由于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日常生活被學習以及各種社團活動填滿,為有效避免學生產生應付鍛煉的心理,老師可通過相應的制度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鍛煉質量的管理。但是在實施這一管理時,老師也需要體現(xiàn)出人道主義,預留適當?shù)恼n下體育鍛煉內容,保證不耽誤學生日常學習的同時,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對場地器材進行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危險隱患的出現(xiàn),保證學生能夠安全地開展課外體育運動鍛煉。以羽毛球為例,在大學生群體中,羽毛球是最受歡迎的運動形式之一。從淺層來看,打羽毛球中存在的危險因素較少,但是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在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中,也應該深度考量運動場地。如,對羽毛球場地進行檢查,保證地面的平滑,有效減少學生在打球過程中出現(xiàn)摔倒的狀況,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相反,學生在鍛煉中受到身體傷害,不僅會對自身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也會增加其他學生對鍛煉的恐懼感。若是做好場地管理,當學生在課外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未出現(xiàn)受傷情況時,可增加自身的鍛煉欲望,也可減少其他學生的心理壓力,從而增加對課外體育運動鍛煉的興趣。
在大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運動鍛煉過程中,老師要承擔起相應責任,在關注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時,更要關心注重學生的日常起居,加強對學生的生活管理,幫助學生打造健康的行為習慣,從而更好地生存與生活。當前,在高校中,大多學校允許外賣進門服務,與此同時,快餐以便捷、味美吸引著學生的味蕾。通過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的肥胖人數(shù)每年處于增長狀態(tài),若出現(xiàn)過度肥胖,不僅會損害身體機能,還會影響日常生活。因此,為保證課外體育運動鍛煉的效果,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理念,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減少學生對外賣的依賴,達到吃的健康要求,使得訓練效果能夠達到理想目標,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的體質,打造良好健康體魄。
獎勵雖為是最老舊的教學方式之一,但也是最為有效的管理措施。當高校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時,體育老師可制定獎勵機制。進行體育評比時,可依照以下幾點進行:第一,根據(jù)學生本周的實際鍛煉效果進行判定;第二,通過體內脂肪測試深度了解學生身體素質發(fā)生的變化,體內脂肪減少最多者(正常范圍內)可入圍得獎名單;第三,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和身體本身情況,以科學的角度進行評比。相比初中生和高中生,雖然大學生思想相對成熟,但是也渴求老師的表揚與獎勵,通過在課外體育運動鍛煉過程中進行獎勵機制管理,可以在心理層面激發(fā)學生鍛煉的欲望。在日常的校園生活過程中有意識地減少玩游戲、看電影的時間,真正投入到課外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來,使得自己的身體機能得到提高,最終得到老師青睞,領取相應獎勵,而后在接下來的課外體育運動鍛煉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訓練,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和老師的課程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高校開展體育課外運動鍛煉與管理是順應當下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體育課外運動鍛煉過程中進行科學的管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理想效果,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真正提高。但是,在課外體育運動鍛煉中也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展開個性化課外體育運動訓練,保證學生能夠全部參與,促使課外體育運動不斷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