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瑩
古詩文是中國數千年來形成的典雅、凝練、簡潔的書面語言,興于周,盛于漢唐,延續(xù)至近世?!对娊洝分艠愕溲?,唐詩之宏大開闊,宋詞之錯落情深,明清詩歌之哲理閃爍……這些詩篇是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歌教學向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古典詩歌教學仍然保持了一種較為傳統(tǒng)的樣式,學生往往習以為常,對老師的講解興味索然。因此,我和本校語文教師對古典詩詞的教學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實踐。
一、走近吟唱,為傳統(tǒng)發(fā)聲
在給我校C1512班上語文課時,我嘗試運用吟誦法去教授辛棄疾《破陣子》一詞。學生剛開始接觸吟誦這一形式,好奇心很強。我播放完《破陣子》的吟誦錄音后,教室里議論紛紛:
“不好聽!”
“聽起來怪怪的……”
“這什么腔調啊,好笑死了?!?/p>
學生的反應有些出乎我的預料,但是我仍然愿意將本節(jié)課按照原有的思路上下去,期待學生反復感受、自己嘗試后會對吟誦感興趣。于是我給他們講了古人的“吟嘯”,講了讀書人要“弦歌不絕”。果然他們似乎有了一定的興趣,不再覺得吟誦很奇怪,難以接受了。
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按照傳統(tǒng)的吟誦方式去吟誦,就要給學生講解許多古代音韻學的知識。在這方面,我明顯知識儲備不足,回答起學生的問題捉襟見肘:有哪些入聲字?入聲字古代人怎么讀?現(xiàn)在不押韻,但古代押韻的字有哪些……這些問題我無法準確回答出來,更覺得有些知識不必要給初中生講解。如何去解決呢?我的教學陷入了僵局。
在同課題組其他老師進行溝通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并非我一個人難以解決,而是大家共同的問題。于是進行了一番討論分析后,我們決定在學生中開設幾節(jié)專門的吟誦教學指導課,給學生統(tǒng)一講授關于吟誦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另外,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決定將吟誦中對古音韻的要求適當放松,曲調上的要求也更自由些。變吟誦為吟唱,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結合自己興趣去運用這種手段。
在大家的精心準備、共同備課后,第一節(jié)吟唱課開講了。為學生上課的是我校李雅嫻老師。李老師年輕而富有活力,嗓音甜美動聽,唱起歌來十分專業(yè)。她在一開始上課時便給學生講了《我的老師》一文中的例子:蔡蕓芝先生帶著學生“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
圓天蓋著大海,
黑水托著孤舟,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李老師生動的講述以及她甜美的聲音把學生帶入了吟唱的神奇世界:原來字正腔圓的漢字還可以這樣去演繹,這比他們平時熟悉的朗讀更加有情味,更加有內涵。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點燃了,每一個人都在專注、認真地傾聽著。到下課前,已經有愛好歌唱的孩子跟著老師輕聲吟唱,哪怕是平時性格內向、常常羞澀的同學也不自覺地輕輕翕動著嘴唇。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我們感受到了古典吟誦在年輕的孩子們中的生命力,也看到了教授吟唱的意義。
二、奇思妙想,注入新活力
在學生掌握了一些吟唱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并且培養(yǎng)起一些吟唱的興趣后,課題組的老師們開始嘗試將吟唱延伸成一種日常的語文學習活動。
在我校C1503和C1512班中,與吟唱有關的活動豐富多彩。每每遇到語文課本上有古典詩詞教學的篇目,同學們總是格外興奮。無須老師提醒,同學們便開始早早準備吟唱課文了。同學們把將要講的古典詩詞篇目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預習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自己開動腦筋,選擇曲調,將這些詩詞唱出來。
學生在實踐中有不少創(chuàng)新式的發(fā)現(xiàn),一群女生對我說:“老師,我們有一個大發(fā)現(xiàn),《甄嬛傳》里有好多歌曲都可以作為吟唱的曲調,簡直是個大寶藏!”她們如數家珍地報出了這部電視劇中的許多歌曲:姚貝娜演唱的《菩薩蠻》和《金縷衣》的歌詞每句都是七言,《采蓮曲》以五言為主,由劉歡演唱的片頭曲《鳳凰于飛》歌詞則以四言為主……只要把這些歌曲的原詞用課內和課外接觸到的古典詩詞替換掉,就可以唱出很多新的吟唱作品了!
這個發(fā)現(xiàn)一下打開了孩子們吟唱的新天地。這些曲調優(yōu)美動人,學生們耳熟能詳,所有學生都聽過,甚至可以哼唱出來。很快,同學們開始用《鳳凰于飛》吟唱曹操的《觀滄?!罚谩督鹂|衣》的曲調吟唱許多七言絕句,旋律優(yōu)美動人。同時,受到啟發(fā),大家找到了很多適宜吟唱的曲調: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可以用來吟唱所有詞牌為“水調歌頭”的詞,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片尾曲《滿江紅》適合所有詞牌為“滿江紅”的詞。吟唱的內容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興趣也更加高漲了。
不知不覺間,孩子們的作文里邊出現(xiàn)了更多古典詩詞中的名句、典故,很多學生對古典詩詞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能夠脫口背出很多課外詩詞。“我為中國風代言!”成了他們的口頭禪。
古典詩詞本來就有著經歷千年而不磨滅的魅力,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初中生一旦消除了與古典詩詞的隔閡,很快就可以領略其中的美。
三、青春綻放,提升新素養(yǎng)
在部分班級的帶動下,許多班級都開展了吟唱活動,班與班之間不斷交流。在前期講授、實踐的基礎上,我們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了數次大型的吟唱展示活動。2018年4月,我課題組教師開始策劃初一年級組的大型吟唱展示活動,作為吟唱學習成果展示。
接到展示任務,班級許多熱愛吟唱的孩子都開始了熱火朝天的準備。大家積極尋找想要吟唱的詩詞內容,尋找合適的吟唱曲調,不斷練習,準備演出的服裝、道具等。看著孩子們認真而投入的樣子,我的心中有著一種別樣的感動:這些孩子有的成績優(yōu)異,但是我們卻從不知道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才華;有些孩子成績并不好,但是他們也不應該因此而失去綻放才華和光芒的機會;還有些孩子默默無聞地配合他人,也是天空中一顆微亮的小星……年輕的他們湊成滿天繁星,星光熠熠。只要給孩子們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是明星。當青春和傳統(tǒng)相遇,必定收獲別樣的光彩。
在各班的準備過程中,C1512班的一名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名女生身上有一種男孩子的性格特點,她不像大多數女生那樣喜歡手拉手,喜歡輕聲細語聊些自己的小秘密。她的父親是一個軍人,與父親的親近使他繼承了父親身上雷厲風行的軍人風度,總是理著短短的運動頭,她高傲地對別人宣稱:我從不穿裙子!
在吟唱活動里,“從不穿裙子”的她遇到了難題。嗓音動聽的她入選了班級的吟唱組合,成為領唱。試穿服裝的日子到了,演出的服裝經過了孩子們精心挑選,漢服的顏色是鮮艷而不浮夸的粉紅色,兩邊飄逸的廣袖,長長的佩帶,顯得美麗而端莊。試穿服裝的女生興奮得嘰嘰喳喳,我也在為她們青春的美而感動。但是第二天,負責排練節(jié)目的同學卻愁容滿面地來找我:“老師,馬上就上臺演出了,她卻不上了,這不是拆我們班的臺嗎?”我想了想,心中明白了幾分,就決定找她聊聊。
節(jié)目組排練的時候,我先聽了她們的吟唱,還用手機錄下了她們排練的視頻,將這名女生叫到一邊,我先讓她看了排練的視頻,然后說:“演出在即,如果你現(xiàn)在撤出來,會影響整個隊形。再說,你還是吟唱的主力,少了你真的不行?!彼秊殡y地看著我,“老師,我真的覺得自己穿著裙子,表演柔美的舞蹈動作會很別扭?!薄皼]關系,我把你安排在稍微靠后的位置,你只要表演出大概動作就可以了?!彼徽f話了,但還是沒有答應。我說:“你看,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可以女扮男裝,為了咱們班的整體,就嘗試一下,哪怕你覺得自己更喜愛干練英氣的男孩子裝束,也可嘗試一下漂亮的裙子!”她低著頭,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比賽的日子到了。中午,一群登臺的小演員們忙忙碌碌,換服裝、梳頭發(fā)、化妝。登臺之前,小演員們來到了班里。她們身著漂亮的漢服長裙,頭帶著漂亮的花環(huán),青春的靈動中加入了傳統(tǒng)的端莊與穩(wěn)重。每一個孩子都對她們的美好報以真誠、熱烈的掌聲,穿著美麗漢服的女孩們羞澀地笑著,也包括她。
舞臺上的她是自然的,大方地展示她美好的聲音,舞姿雖不完美,卻也舒展。我可以想象她的感受:燦爛燈光的照射下,帶著自豪,全情投入到她們所喜歡的吟唱中去。我悄悄地給舞臺上的她拍了一張?zhí)貙?,留作永久的紀念。
之后的她還是梳著短短的運動頭,言語舉止間一股男孩子的英氣,但是我卻明白,在她的心里,她走過了一段長長的路,從此在她心里,不僅僅有金戈鐵馬的陽剛氣魄,更有風花雪月的柔美情懷。
這樣的收獲讓我感覺意外而驚喜。如果說吟唱活動的開展帶給孩子什么,那決不僅僅是致敬傳統(tǒng)的傳承精神和走近詩詞的學習精神,更重要的還有審美意識上的提升。在同學們不斷感受吟唱魅力的過程中,我漸漸感受到了她們的變化。例如:每當吟唱開始之前,我總要提醒同學們端坐或直立,頭正肩平,效仿古人的言談之姿,漸漸地養(yǎng)成了她們讀書談吐時良好的儀容和姿態(tài)。還有,借集體演出的演員們身著漢服的機會,我專門安排了一次班會,主題是“禮儀之邦的服飾文化”,孩子們找來了豐富的資料和圖片,分享了關于傳統(tǒng)服飾的知識以及傳統(tǒng)禮儀的要求,感受著古人對儀容姿態(tài)的苛刻要求,孩子們在自己的穿著和言談中也不自覺地規(guī)范、美觀起來。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當孩子們愛上了字字珠璣的古典詩詞,她們的言語談吐、待人接物怎么能不被書香墨韻浸染,變得文雅而謙遜呢?
在與學生一起進行吟唱活動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和學生一樣,也成為感受吟唱魅力、體會詩詞之美的一員。在學生不斷深化對古典詩詞的認識,感受古典文化魅力的過程中,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升。吟唱活動對于初中生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變化也鼓勵著我們,引導青春的他們去和更多古典的美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