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慧敏
摘要:本文從用戶體驗的視角出發(fā),將用戶的體驗維度分為功能性、可用性、愉悅性三個維度。通過分析三個維度的用戶體驗特點及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總結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色彩設計的意義,分別從功能性、可用性、愉悅性三個維度提出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色彩設計策略。針對用戶體驗的研究,進行產品色彩設計,發(fā)掘用戶需求,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關鍵詞:用戶體驗;產品;色彩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11-0066-02
色彩作為產品設計中重要的產品元素,是用戶感知產品存在和產品特質的重要入口。根據美國流行色彩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表明,人們在挑選琳瑯滿目的商品時,只需7s就能確定他們對這些產品是否感興趣。而在這短短7s之內,色彩的作用達到了67% 。色彩以產品為依托,通過材料、場景所賦予的不同表現形式,通過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因用戶的個體差異(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得到的用戶體驗層次也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化體驗的同時也受時間維度的影響,因為在產品生命周期內,產品的CMF特征會因用戶的使用程度而發(fā)生變化。文章通過分析用戶對色彩的體驗過程和心理活動,探究色彩的體驗維度,闡述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色彩設計意義,總結用戶體驗下的產品色彩設計策略,達到提升用戶良好體驗的目的。
1 用戶體驗概述
用戶體驗是指用戶使用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純主觀的心理感受,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素。用戶在產品體驗過程中,受環(huán)境和個人因素的影響,產品本身的功能屬性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在此背景下產生了不同的體驗維度。喬丹金字塔用戶體驗維度模型將體驗分為三個維度:功能性、可用性、愉悅性。這三個維度,由底層功能性維度到愉悅性維度是逐漸上升的,愉悅性是體驗的最高維度(如圖1),在這個體驗維度又可以分為視覺層面、關聯(lián)層面和行為層面。
1.1 功能性維度
用戶體驗的首要目的是提高產品帶來的功能體驗,其中功能性主要表現在產品的設計階段,產品圍繞前期調研定義的產品功能,通過產品設計要素中的色彩、材料、表面處理的產品形態(tài)的塑造,形成特定的產品語義,實現產品的功能,這就是用戶在初次使用產品的功能性體驗維度。用戶體驗的功能性廣泛地分為操作功能和先是功能,即用戶在進行產品體驗時對產品的操作和用戶操作后產品的物理反饋。功能性維度是用戶在進行產品的使用操作過程中的最基本體驗。
1.2 可用性維度
用戶體驗的可用性維度是指產品的設計可以幫助、引導用戶,不需要通過機械化的學習來完成產品的初次使用,也就是可用性維度保證用戶使用產品的流暢性。在視覺、觸覺、嗅覺等多感官體驗上,提高用戶在使用時視覺辨識度、觸覺辨識度和嗅覺辨識度等,拉低用戶初次使用產品的陌生感和距離感,能夠幫助引導用戶更好地使用產品,同時也是用戶是否推薦產品和二次使用產品的關鍵。相較于功能性維度,可用性維度對用戶使用產品時的導向作用更具有用戶體驗性。
1.3 愉悅性維度
Paul Robert在《IMPULSE SOCIETY》一書中提到“隨著不受任何限制的消費行為逐漸變成商業(yè)經濟的主流模式,并且成為生產者利潤的主要來源,這種完全不受限制的消費模式已越來越多地被我們的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所認同和慶祝。”文化程度和意識形態(tài)是影響消費者體驗層次的核心,這也就表現在體驗維度的最高維度――愉悅性維度。
愉悅性是用戶體驗中最高層級的體驗,色彩在產品呈現以視覺傳輸被用戶接收,用戶在接受到產品色彩時會產生與之相關聯(lián)的人、事、物,幫助用戶重新構建或加深產品印象,當用戶在特定場景使用產品時,用戶的行為因上述心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根據用戶在接收到色彩信息后,自身對信息的處理產生的信息反饋,將愉悅性體驗分為感覺層面、關聯(lián)層面、行為層面三個層次(如圖2)。
愉悅性體驗中的三個層面是遞進的。感覺層面是指產品在與人的互動過程中,感受產品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觸覺,視覺感受是通過產品的色彩、形狀傳遞的,同時表面處理會影響色彩的呈現,產品不同的色彩和肌理體現產品的不同特質,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觸感也不同,帶來的心理感受也隨之變化,這種變化伴隨著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顏色和肌理都會發(fā)生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也決定消費者是否會有二次購買的欲望。用戶通過視覺捕捉到產品主要信息后,對產品會進行聯(lián)想,這種聯(lián)想一般是對生活所居的自然環(huán)境的聯(lián)想,令一種是由非自然環(huán)境形成的人文、習俗、民族文化等,也就是愉悅性體驗的關聯(lián)層面。用戶由上述過程產生的感受感受、聯(lián)想決定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的行為。用戶在與產品接觸的過程中行為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2 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色彩設計意義
所有的產品都是一種功能與形式的載體,用戶對設計評價就在于產品能否帶來他需要的功能與形式。用戶需求的表達集中表現在產品上,這部分需求是用戶主觀表達的需求,被人所共知的。用戶在使用產品的前中后過程中的需求也屬于產品需求,這部分需求不輕易被用戶察覺和表達,在用戶體驗產品的過程中這些需求才被發(fā)現?;谟脩趔w驗的產品色彩設計可以在產品設計的前期用戶調研階段更準確地挖掘用戶需求,定義產品功能。
從用戶角度出發(fā)的產品色彩設計旨在幫助用戶快速地認識產品和使用產品,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色彩本身隨著時代和文化的沉積被賦予了多種含義,在產品色彩設計中,不僅僅要表現產品本身價值,還要創(chuàng)造其延伸價值。也就是在滿足人們對產品的基本需求外,還旨在帶來產品以外的(包括文化、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俗等)表現,每個產品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審美以滿足各異和自我的需求,以提升用戶的產品體驗。
色彩設計作為產品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有力地塑造產品特點,從用戶體驗出發(fā)的產品色彩設計,更加明確用戶特征,篩選用戶群體,進行分類、分層用戶需求處理,讓用戶在追求各異的產品時代,享受產品帶來的愉悅感體驗。
3 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色彩設計策略
3.1 產品色彩設計策略――功能性
從用戶體驗的功能性維度來說,產品本身要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及產品要素中的色彩、材料、表面處理三者的關系要把握好。其中產品色彩設計的功能性首先要考慮色彩是否對用戶生理產生影響,長時間處于大面積的明度和飽和度較高的色彩空間會使人產生生理上的不適,并伴有焦躁、厭煩的心理產生。通過色彩設計塑造產品形象,達到提升用戶體驗的目標。色彩設計中還有一些常用的色彩指意來保證用戶在使用產品的流暢性,這些色彩指意已經默認成為色彩使用規(guī)則。例如,紅色和綠色常常在產品中指意關和開,藍色則表示產品處在工作狀態(tài)。用戶根據以往使用過的產品總結的經驗,不斷積累反饋到下一個產品,對下一個產品的認知和使用產生影響。
3.2 產品色彩設計策略――可用性
產品在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用戶體驗到了可用性維度,可用性維度是產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要充分考慮到聲音、光照、地理環(huán)境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色彩是產品視覺設計的第一要素,它通過抽象的形態(tài)表達出各種感覺和復雜的感情。從色彩本身來說,色彩以有彩色和無彩色的表現形式通過材料、環(huán)境等一定介質呈現出來,通過光傳到人的視覺系統(tǒng)。色彩表現方式不同給用戶帶來的視覺感受也不一樣,吸引用戶的程度也各有所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有彩色對用戶視覺的吸引力要大于無彩色。色彩的呈現受產品設計時的材料和表面處理的影響,所以在進行產品的基本設計階段要考慮到產品與環(huán)境相容性的關系,保證產品在特定(產品通用環(huán)境)或非特定環(huán)境下(例如產品運輸、回收環(huán)節(jié))的可用性。
從用戶體驗的可用性層面,產品的色彩設計要保持一致,在進行色彩設計時,保證部件產品色彩是統(tǒng)一的,即同一功能或操作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顏色,可以幫助用戶記憶產品的使用方式,產品的外觀上也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同一品牌的系列產品,也采取相同配色原則和配色風格,也會給用戶留下深刻的產品使用印象,提高用戶二次使用該品牌產品的概率。
3.3 產品色彩設計策略――愉悅性
產品、用戶、環(huán)境之間達成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也就是用戶體驗的最高維度――愉悅性維度。受文化程度、經歷、年齡等個體因素的影響,用戶在色彩關聯(lián)的形象上也存在差別而帶來的不同層面的色彩解讀,這也就是用戶色彩愉悅性體驗的關鍵影響因素。產品是否能為用戶帶來愉悅性的產品體驗,關鍵在于產品是否滿足用戶需求,提升了用戶滿意度,所以在前期調研發(fā)掘目標用戶的需求后,將需求通過形容詞匯表達描述出來,色彩被賦予了多種多樣的情感,根據產品色彩的情感化描述,進行符合用戶心理特征、行為特征、生活環(huán)境的產品色彩設計。
4結語
產品的色彩設計直接影響了用戶體驗,同時也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產品,為用戶帶來愉悅性的產品體驗,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以用戶體驗為前提的產品色彩設計,實際上也是在是探索用戶、產品、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根據用戶體驗的三個維度提出產品色彩設計策略,對提升用戶體驗更具備針對性,所以在進行產品色彩設計,充分考慮到用戶體驗是十分重要的。